摘要:小學生:有一半被調查家庭,媽媽跟孩子談心的佔比爲45%,爸爸跟孩子談心的佔比爲9%,相差5倍。爸爸VS媽媽。

“騎大馬,背高高,那些會玩的,都是別人的爸爸”

“平常照顧你最多的是誰”

“媽媽,大姨,奶奶,姥姥”

“有人說現在的男孩越來越娘,你怎麼看”

日前,小喜探醫號和著名心理學家王紀瓊走進鄭州市40多所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通過2600份調查,得出一系列驚人的數據:

小學生:

近半數的爸爸沒陪上小學的孩子看過書

5個爸爸裏,只有2位給孩子說“bye,bye,寶貝,加油”

初中生:

44%的被調查學生稱,爸爸基本上沒有給他過過生日

57%的孩子基本不想成爲爸爸那樣的人......

父親不再是孩子眼中的“蓋世英雄”

這一系列驚人數據的背後

是一個驚人的問題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

爸爸去哪兒了?

心靈成長

“小熊,今天有人欺負我”

“他把我攔到廁所門口,問我要錢”

10歲女孩小美抱着玩具小熊,目光呆呆地說着。

這樣的劇情並非虛擬,或許就發生在這個世界某地,但家長卻不一定知道。

在對小學生的調查中,只有36%的同學在遇到問題時,選擇跟爸爸商量。

在對初中生的調查中,有46%的同學遇到事情經常和爸爸商量解決。

其餘的近2/3小學生、超50%的中學生中,或許就有“被欺負的小美”。

孩子爲什麼不去找爸爸呢?

因爲,他不相信爸爸會爲他解決問題。

即使給爸爸說了,結果怎樣呢?

64%的被調查初中生,基本不會模仿爸爸的做法。

小時候孩子眼中的父親是“蓋世英雄”,而調查結果顯示,初中時期的孩子有57%基本不想成爲爸爸那樣的人。

悲傷的數字背後,是悲傷的過往。

另一組數據,或許能從一個側面佐證,“蓋世英雄”形象爲什麼崩塌。

被調查小學生稱:爸爸從來沒有跟他玩過遊戲。

被調查的初中生稱:爸爸基本上沒有給他過過生日。

這樣的數據,實在是驚嚇了小喜一大跳,也值得爸爸們深深反思……

81%的老師同意父親陪伴的缺失會對兒童的發展造成影響。

君不見,校園之中“女漢子、男娘子”越來越多了。

爸爸VS媽媽

和孩子談心,5倍差距

小學生:有一半被調查家庭,媽媽跟孩子談心的佔比爲45%,爸爸跟孩子談心的佔比爲9%,相差5倍

中學生:和媽媽談心佔比51%。約爲孩子和父親談心佔比的5倍

教育參與

晚11點,女孩小樂還在證明幾何題

好難!!!可是“學霸”爸爸在哪兒

小樂的生活場景,也就在這夜幕下的城市裏。

而小樂的爸爸則在數公里、數十公里之外,忙着碼字、忙着報表、忙着酒場……

“初中以後,是爸爸必須出手的時候了”,小喜的同學、鄭州某著名初中老師這樣說。

可是爸爸們似乎都很忙。

爸爸每次都參加學校家長會的佔比爲24%,參加家長會在6次以下的佔比69%

爸爸在參與孩子家長會方面的角色缺失現象很普遍。

在鄭州,這個比較重視教育和陪伴孩子的地方,仍有43%的爸爸每週陪伴孩子的時間小於6小時

爸爸VS媽媽

小學生:

被調查家庭媽媽輔導作業佔比爲53%,爸爸輔導作業佔比18%,3倍之差

中學生:

沒有家長輔導作業的佔比43%,媽媽輔導作業佔比爲33%,爸爸輔導作業佔比14%。媽媽的佔比是爸爸的2倍還多。

家長:

在閱讀教育孩子書籍方面,媽媽的佔比達到了63.9%,而父親的佔比爲34.9%故父親在教育孩子方面是存在缺失的

家庭氛圍

“老公,你把地拖一下,好不好”

“我累了一天,就不能歇一會?”

“我帶孩子一天,難道就不累嗎?”

.......

這樣的火藥味十足的語言,哪裏還有當初愛的模樣?

完全不顧在寫作業的孩子。

男主外,女主內,就應該這樣嗎?調查顯示,55%的老師不同意這樣的觀點。

支持“父親負責賺錢養家,母親撫養孩子”的家長也只佔約1/10。

男人除了是員工,還更應該是老公,是爸爸,是兒子。

爸爸VS媽媽

家長:在家中做家務74%的媽媽比爸爸做的多,有5%的家庭中爸爸做的比媽媽多。

爸爸和媽媽一起分擔家務有利於爲孩子樹立榜樣,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身體成長

10歲的小華高燒不退

但媽媽實在扛不動他40公斤的身體

孩子生病時,帶孩子去醫院的一般都是媽媽,相信一定會有小華媽媽一樣的人在心裏念着:

“老公,你在哪兒?我實在扛不動了……”

調查顯示,孩子生病,只有8.9%的爸爸帶他去醫院

看到這樣的數字,小喜眼圈泛紅。

難道是父親的撫育能力比母親差嗎?

77.6%的被調查者選擇“不同意”

爸爸與媽媽擁有同等的撫育能力,只是他們需要更重視這項能力。

如何成爲一個合格的家長?

如何不再當“見習爸爸”?

家長會、家長培訓課,爸爸媽媽同樣需要參與。

數據顯示,79%的被調查對象同意“爸爸媽媽同等需要參加家庭系統教育培訓”,其中,爸爸更需要。

童言無忌

“平時誰陪你比較多?”

媽媽、奶奶、姥姥……

“爸爸呢? ”

爸爸很少見,爸爸太忙了,嗚嗚……

“你想對爸爸說什麼?”

爸爸,我很想你,什麼時候能見到你。

“你爸爸平時到家幹什麼?”

玩手機。

“玩兒手機幹什麼你知道嗎?”

打牌,打遊戲,看視頻。

“你想讓你爸爸陪你玩兒嗎?”

特別想!

“爸爸在你面前抽過煙嗎?”

抽過。

“經常抽嗎?”

嗯,很難聞,我一聞到那個味道就會打噴嚏。

“晚上睡覺前,誰給你講故事呀?”.

媽媽、姥姥、奶奶……

“爸爸呢?”

我睡覺的時候爸爸還沒回來,爸爸還要玩兒手機。

問卷數據

調查範圍:

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學生、家長、老師。

小學:工二村小學,五里堡小學,陽光實驗小學,灕江路小學,十八里河小學,還有京廣路小學,政通路小學,淮河東路小學……

中學:63中學,52中學,103中學,80中學, 77中……

共有鄭州40多所學校

導師語錄

王紀瓊

中國心時代父母研究院院長

中國心理學會心理講師總督導

全球華人傑出心理講師高峯論壇發起人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EAP專業諮詢師

中國心理學生活化講師培養體系標準制定者

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大河商學院首席心理學家

河南省教育廳《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學習能力指導師》課程主講專家

鄭州市心理諮詢師協會副理事長

全亞洲規模最大的心理學盛會——中國心理學家大會中唯一一名河南籍專家

在新加坡、日本、韓國、泰國、哈薩克、德國、烏克蘭、俄羅斯等十幾個國家講學,學員遍佈世界各地。

導師語錄

01

王紀瓊:

我要做父親課堂,我知道這些男人們非常不配合,非常難請,但是我還是要去做這件事,因爲它對於家庭幸福意義重大。

要改變問題孩子,就要改變他們的父母。

男人才是教育的根源,中國的家庭教育,只有男人們出手了,纔是有力量的。

02

王海勇:

改革開放40多年,父親用離家出走的方式創造了富裕家庭,富強中國,但是卻以犧牲孩子成長,家庭幸福爲代價的。

母親帶給孩子以溫暖,父親給予孩子力量,溫暖和力量是一個孩子健全人格的保障,二者缺一不可。

03

張朝陽:

校園裏,女漢子多,男孩子反而很弱。這是因爲父愛的缺失,爸爸陪伴的少,造成了男孩子個個都像病貓一樣,沒有男人應該有的氣概。

說起來很痛心,因爲要賺錢,要養家,壓力大。

所以,我更堅定了要做“中國心時代父母研究院家庭系統班父親節專場”的信心。

課程時間

6月15日~6月16日(本週末)兩天

課程地點

鄭州火車站天泉酒店4樓國際廳

可直接去,說是小喜探醫號的粉絲即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