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政局動盪席捲金融市場 歐元區持續下行壓力

  本報記者 周智宇 深圳報道

  導讀

  意大利、西班牙的政治動盪讓歐元非常受傷,過去三週內兌美元匯率跌逾8%。29日,意大利組閣失敗、重新大選的消息更是刺激了全球市場的避險情緒。德國和意大利10年國債息差擴大至逾300個基點,美元指數觸及95關口,美國10年期收益率跌12個基點至2.80%,創一個半月新低。

  意大利和西班牙政治風險正讓歐元區陷入泥沼之中。

  5月29日歐洲早市,意大利遭遇股債雙殺,連帶着歐元兌美元直線跳水。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飆升至3.388%,漲幅超過15%,意大利富時MIB指數則開盤大跌1.9%,截至記者發稿仍跌超過2%。歐元兌美元則刷新了自2017年7月以來的新低,一度下探至1.1511。

  消息面上看,意大利自3月4日大選結束後,新政府遲遲“難產”,近日終手提交了一份組閣名單。但隨着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日前否決了有着明顯反歐盟傾向的財長人選後,該名單不得不“流產”。隨後馬塔雷拉於5月28日宣佈,將由IMF前官員 Carlo Cottarelli任過渡政府總理,待到2018年8月後再重新進行大選。

  這引發了投資者對意大利政治危機升級的憂慮。加上西班牙議會同意對首相拉霍伊進行不信任表決,拉霍伊可能面臨下臺,歐盟兩個主要經濟體政治風險的不確定性讓歐元非常受傷,過去三週內兌美元匯率跌逾8%。

  重新大選的消息更是刺激了全球市場的避險情緒。29日,德國和意大利10年國債息差擴大至逾300個基點,美元指數觸及95關口,美國10年期收益率跌12個基點至2.80%,創一個半月新低。

  瑞信分析師也在回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時表示,由於歐洲市場的波動可能仍會保持高位,不排除未來幾天歐元及瑞士法郎存在繼續下行的壓力的可能性。

  一部反斗劇

  空懸超過兩個月的意大利新政府原本已接近組閣,但隨着馬塔雷拉的一紙否決,議會將重新大選。

  被馬塔雷拉否決的是組閣兩黨——五星運動黨和北方聯盟黨共同提名的財政人選,前工業部長Poaolo Savona。Savona被認爲有着明顯反歐盟傾向,他曾公開表示,意大利進入歐元區是一個歷史性錯誤。

  否決遭到了五星運動黨和北方聯盟黨的抨擊。兩黨批評稱,馬塔雷拉的決定使得意大利的主權已交給了歐盟和國際金融市場。五星運動黨領導人邁耶甚至提出,將會在議會對馬塔雷拉發起彈劾。

  但作出否決的馬塔雷拉早有準備,他強調,他只是在履行憲法賦予他的權力,維護一個能夠保護意大利人民利益的政府。意大利是歐盟的創始成員國,這對意大利和意大利的年輕人是根本重要性的選擇。

  馬塔雷拉指出,希望會是一名支持意大利留在歐元區的人選擔任財長,如果Savona獲選,會讓意大利經濟陷入不穩定之中。

  馬塔雷拉的選擇也獲得了資本市場的短暫認可,5月28日開盤,歐元兌美元單日一度上漲0.6%至1.1728,幾乎創下近兩個月來單日漲幅的紀錄。

  而被任命爲過渡政府總理的Cottarelli也表示,會在過渡期內對意大利公共債務進行“謹慎”管理。歐盟數據顯示,目前意大利的債務佔整個歐盟政府債務的23%,而意大利的GDP佔歐盟GDP的比重約爲15%。

  Cottarelli還表示,會維護意大利作爲歐元區成員的地位。此外,如果過渡政府未能通過議會的信任投票,過渡政府會即刻提出辭呈,並在2018年8月後再次舉行議會改選。如果過渡政府能夠獲得信任,同時意大利政府2019年的財政預算案能夠通過,則議會選舉會於2019年初再舉行。

  但無論過渡政府是否能夠獲取信任,在分析人士看來,下一次的選舉時意大利選民的反歐盟民粹主義傾向將會較2018年3月選舉時進一步提升。牛津經濟(Oxford 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尼古拉·諾比爾(Nicola Nobile)預測,“下一次選舉可能成爲對意大利留在歐元區的實際公投。”

  這種可能性使得投資者對於意大利的經濟前景持懷疑態度。前述瑞信分析師指出,意大利股市和政府債券的持續下跌,是民粹主義聯盟垮臺引發的。人們越來越擔心,該國面臨着提前選舉將難以控制,儘管新選舉的時間會給市場帶來額外的喘息空間,但兩大民粹政黨支持率較高,不會對意大利國內資產上漲形成支撐,因此,對意大利債券持負面看法,對意大利股市持中立態度。

  意大利央行行長兼歐央行委員Ignazio Visco也在5月29日舉行的意大利央行年度會議上發出警告稱,“意大利必須進行改革。意大利離失去國際信任僅幾步之遙。”

  雪上加霜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全球市場策略師Kerry Craig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開玩笑稱,意大利政府就像一碗果凍一樣穩定,在市場消化可能的影響的時候,新一輪的選舉和新的政府卻即將到來。

  自意大利自1946年成爲共和國以來,目前已是第66屆政府,Kerry Craig指出,平均每隔13個月便會有新的政府。

  Kerry Craig指出,鑑於意大利經濟、債務負擔和債券市場的規模,意大利政府向民粹主義政府的轉變可能帶來更具破壞性的影響,市場對此感到擔憂。目前意大利佔歐元區經濟的15%,是第三大經濟體,但債務佔GDP的比重爲130%。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希臘,它是唯一一個債務負擔高達176%,債務佔GDP比重較大的經濟體,但這個比例卻不到歐元區經濟的2%。

  Kerry Craig認爲,自歐洲危機爆發以來,該地區已走過了漫長的道路。經濟增長更加健康,失業率下降,消費者信心也接近歷史最高水平。即使意大利國債收益率上升,該國對歐盟的威脅也比過去要小得多。

  毋庸置疑,意大利選舉的走勢將會成爲貫穿未來一年的歐盟經濟的“不確定”。而意大利的鬧劇還未結束,西班牙首相拉霍伊麪臨的不信任投票再次將歐盟拉下水。

  有媒體報道稱,因執政黨人民黨內部受賄案,西班牙反對派計劃針對首相拉霍伊發起不信任案投票。這被資本市場認爲是歐元區的另一大“災難”。

  瑞信分析師指出,不信任投票會危及西班牙的中右翼政府,這可能會導致對有關歐盟完整性和改革道路能否持續的更根本問題產生日益惡化的情緒。

  但這種情緒對亞洲市場影響將會逐漸地降低。摩根大通資產管理亞太市場首席策略師Tai Hui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來自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政治不確定性對亞洲市場的影響可能是有限的。來自歐洲的政治頭條已成爲常規,亞洲投資者正在越來越擅長區分真正影響當地基本面的因素。

  Tai Hui指出,亞洲投資者將更加關注近期油價下跌和美國債券收益率的下降,以尋找近期市場對新興市場的壓力是否會緩解的跡象。

  本週的美國就業數據和即將召開的美聯儲會議,在影響亞洲市場表現時,應超越意大利政治。Tai Hui指認爲,美聯儲加息25個基點已板上釘釘,下一個焦點是FOMC是否會在政策趨於中性的情況下開始顯示政策利率的峯值。

  (編輯:張涵)

責任編輯:張國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