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露西:想回家的奇女子

端木露西是一位散文家、女權主義者,可惜一生留下的作品不多,以至名隨身去,只有打上“儲安平前妻”的標籤,才被後人提及。

1940年7月6日,端木露西在重慶《大公報》上發表了題爲《蔚藍中一點黯淡》的隨筆,由此引起思想界的大討論,端木露西也因此被視爲“女性回家”的代言人,招致各方抨擊。

作爲一代才女,端木露西爲何想要回家?家對她來說,真是寧靜的港灣嗎?

選擇儲安平

端木露西出身蘇州富家,本名新民,生於1912年,其父端木邦藩早年留學國外,後任天津電報局長、上海電話局局長等。端木露西上有兩個哥哥,下有兩個妹妹。

端木露西的兒子、音樂家儲望華曾回憶說:“母親在蘇州讀中學時演過話劇,她演女主角,而男主角就是蔣緯國,可以想見母親那時候也是頗爲出色的。”

端木露西:想回家的奇女子

1930年9月,端木露西考入光華大學英文系。在大學,端木露西成績不佳,英文、國文、體操、社會學成績都是C,衛生、演講是D。

入校不久,結識了正上大三的儲安平,雙方相識不過30余天便確立了戀愛關係。

儲安平幼年喪母,父親不務正業,由祖母帶大,14歲時祖母、父親去世,伯父又擔負起養育之責,動盪的少年經歷給儲安平一生留下心理陰影。

端木露西接受儲安平,有看重其相貌的因素,儲安平將個人照片寄給端木露西,端木的妹妹們看到後說:“阿姊,梅蘭芳送你照片呀!”(儲安平相貌近似梅蘭芳)

端木露西:想回家的奇女子

在“三閭大學”告別舊愛

1934年,儲安平與端木露西正式結婚。讓端木露西失望的是,婚後不久便有了孩子,只好當家庭主婦,她寫道:“這些孩子多討厭,女人真不該結婚,但憑生育子女這件事,已使我覺得結婚是無幸福可言的。”

1936年,德國主辦奧運會,蔣介石撥款17萬元,組成140多人的奧運代表團,並派儲安平隨團採訪,儲安平在柏林共發回20多篇、4萬多字的報道。在完成奧運報道任務後,儲安平赴英留學,拜在著名政治學者拉斯基門下。不久,端木露西亦赴英國。

因抗戰爆發,儲安平中斷學業,於1938年回到陪都重慶,端木露西留在英國,不久便陷入經濟困境,恰好《中央日報》的社長程滄波正在意大利,端木露西便到意大利找他求援,沒想到雙方產生私情,開始同居。

端木露西:想回家的奇女子

端木露西原準備在英國完成學業,不料她和程滄波的孩子提前降生。回國後,程滄波與端木露西在雲南昆明同居,直到1939年夏,儲安平才知真相。

儲安平先是將程滄波告上法庭,後又有傳聞說,他通過同鄉吳稚暉向蔣介石告狀,蔣將程滄波叫去大罵一番,程只好辭職。

1940年11月儲安平與端木露西一起去了湖南安化,儲安平在藍田師範學院當教授,這個學院就是錢鍾書在《圍城》中所說的“三閭大學”,端木露西則在該學院附中教書。二人還合夥開了一家出版社,叫袖珍書店,出版了儲安平編輯、端木露西寫的第一本書《海外小箋》,“本書集有書信十一封,系作者赴歐途中所作,文筆雋永”。

然而,書還沒賣完,兩人就離婚了。

想“回家”卻成衆矢之的

1940年,給端木露西惹來大麻煩的文章《蔚藍中一點黯淡》公開發表。

在文章中,端木露西反思了“五四”以來婦女解放運動的弊端,指出,婦女運動過於注重形式,“形式的結果,可以力爭幾位議員席。或者解放了青年女子的私人的縱慾”,但是“疏忽了婦女跑進社會以後更重要更基本的做人的態度和知識”。這些評論引發了婦女是否應該回家的激烈討論,鄧穎超、周恩來先後撰文駁斥。1941年2月至3月,以《力報》的副刊《新墾地》爲陣地,聶紺弩、邵荃麟等人在一個月內發表了40多篇文章,對“婦女回家”予以輪番批駁。

端木露西:想回家的奇女子

1938年起,陳儀主政的福建出現了一系列裁撤女職員事,陳儀提出他心中的“理想國”就是男女各司其業,陳儀曾留學日本,娶了日本太太,所以認爲應訓練每一個女子燒得一手好菜,會照顧孩子,性情柔順,對丈夫要“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引起女界的高度關注,端木露西恰在此時提出被“五四”徹底否定的“女性回家”,結果引火上身。

離婚後,端木露西轉向中學教育,後與上海水產學院的孫西巖結婚。

晚年端木露西很少提及儲安平,偶爾提到,也總是說儲安平不好的地方。

1998年,端木露西在上海逝世,終年86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