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晚清危亡錄》圖片:網絡

英軍堅船利炮施虐大清東南沿海,入侵大清城池。按理說大清應官民同心,保家衛國,一起抗擊侵略者。可事實卻十分打臉,民衆並沒有和官府同仇敵愾,齊心協力,反而出現了許多爲夷人提供後勤、刺探情報、引路,甚至直接參與作戰的漢奸。

據《道光朝籌辦夷務始末》記載,僅三元里一地,就搜出援助英夷的漢奸1200名。琦善在向道光皇帝上奏廣州“不堪作戰”的情形時說到,廣東民衆除已爲漢奸者外,其餘民衆鹹被英軍誘惑以助敵勢。後來戰局日趨不利時,浙江巡撫劉韻珂向道光上奏“十可慮”的奏章中說:“論者本謂該逆不長陸戰,而兩年之中,該逆之略地攻城,皆在陸路,且能爬越山嶺,又有漢奸爲之導引,各處路徑,較我兵反爲熟悉。”戰爭後期,在杭州主持戰局的揚威將軍奕經更是說,兩廣一帶“到處漢奸充斥,商民十有七八,皆爲奸匪”。

爲什麼會出現那麼多的漢奸呢,這些漢奸又是些什麼人呢?我們且分類論之。

第一類漢奸就是行商。廣州十三行和外國商人商貿往來,關係密切,這些行商們從一開始就有漢奸的嫌疑。欽差大臣林則徐初到廣州就聲稱:“本大臣奉令來粵,首辦漢奸,該商等未必非其人也。”爲了迫使鴉片販子繳出鴉片,林則徐更是用行商的性命相要挾,迫使英夷低頭。因爲在他看來,這些行商天天和洋夷打交道,天生就是漢奸坯子。整治他們理所當然,根本不需要有任何顧忌。

後來,戰事一起,沿海各地都明令不得向英人提供淡水、蔬菜等生活給養。英人生活陷入困頓,不得不出高價購買生活給養。因爲有利可圖,衆多的小商販和無業遊民進入到漢奸的行列中來。這些貪圖蠅頭小利的小商販和無業遊民,就成了第二類的漢奸。

只要能賺錢餬口,這些升斗小民纔不管做生意的對象是什麼人。《道光朝籌辦夷務始末》記載,在廈門,英軍“出重價買豬羊牛隻,圖利奸民及貧苦之人,亦肩挑瓜果蔬筍等,向鼓浪嶼岸邊昂價售賣”。從事漢奸行爲,可以讓這些人得到大大高於往日的銀錢收穫。林則徐禁止與英商貿易後,無籍遊民偷運糧肉蔬菜可以獲得五倍於平時的利潤,所以衆人趨之若鶩。

第三類的漢奸,就有些貨真價實的意思了。販賣生活給養可以賺錢,替英人走私鴉片、爲英軍提供情報等賺的錢更多。於是,沿海一些不法之徒就開始鋌而走險,投靠英夷,成了徹頭徹尾的漢奸了。

《道光朝籌辦夷務始末》記載,若爲英軍提供情報,“每紙賣銀二十元”。重賞之下,浙江曹娥江以東地帶的奸民,每日向英軍呈報的消息多達數十條。“該逆不論虛實,莫不犒給銀錢,以故此輩樂爲彼用。”在原本少有漢奸的寧波,“因鬼子佔據半年,卻被洋錢哄誘,處處都有(漢奸)”。

更有甚者,有許多不法之徒、亡命之輩直接參與了英軍的軍事行動。在虎門的大角炮臺,英軍在正面進攻的同時,“又撥夷兵漢奸數百名,由大角山後緣山而上,從牆缺處打進炮臺……其攻沙角炮臺也,逆先撥黑夷千餘名,漢奸百餘名,由穿鼻灣登岸,逆兵船則攻炮臺前面,黑夷從山後攻炮臺後面,我兵兩面受敵”。

林則徐在家信中也提及此次戰役中的漢奸之害,他們“或冒官兵號衣,或穿夷服,用梯牽引而上”,既爲英軍帶路,又幫助英軍作戰。

第四類的漢奸則是確確實實被冤枉的,他們是清廷官兵抓良冒功的犧牲品。他們本是無辜的百姓,卻被朝廷官兵制造成了漢奸。

鴉片戰爭開戰以後,一些被抽調到廣州前線的內地官兵,爲冒領軍功,對戰爭中避難的百姓下手。“兵將不相見,遇避難百姓,指爲漢奸,掠奪財物。”鎮海大戰之前,鎮江守將海齡親自下令“散佈旗兵,滿城捉路人做漢奸,付邑宰監禁拷掠,不容置辯”。

從以上分析看,所謂漢奸,有長期和洋人打交道的行商,也有貪圖小利的斗升小民,更有被抓良冒功的無辜百姓,而真正的漢奸,其實並不多。如果把以上四類都視爲漢奸,那麼大清沿海,可真就是漢奸遍地了。

英國佬用金錢誘惑,讓沿海居民爲他們服務,成爲漢奸。大清沿海各省,也同樣用利益引導民衆站在自己一方。雙方都在用金錢爭奪民衆的支持。

林則徐曾多次貼出佈告,公佈賞金,鼓勵兵丁壯勇斬殺洋人,懸賞按職級高下不等。斬殺逆首義律懸賞兩萬元,其下頭目依次遞降,官階每低一階,遞減五百元;斬殺白夷賞二百元,黑夷半之,中國漢奸與黑夷同價。

奕山開出的賞格更高:

義律,十萬元,奏賞四品翎頂;

伯麥,五萬元,奏賞五品翎頂;

白夷,每名二百元;

黑夷,每名五十元。

有高額賞金,沿海民衆對捉拿英夷的熱情自然高漲,有錢賺誰不幹!

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初三日(1841720日),英國全權公使義律和英國海軍總司令伯麥在澳門登上“路易莎”號去香港。途中遭遇颱風,“路易莎”號沉沒。義律和伯麥等二十人爬上一個小島,小島上的居民奪走他們的衣物。義律提出願意付一千塊銀圓,請小島居民送他們去香港。雙方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以三千四百塊銀圓成交。

小島居民不知道這些洋人的身份,也一定不知道在廣州的奕山開出的賞格。若是知道奕山開出的高價,只要把義律他們送到廣州清軍大營,那麼這些小島居民將最少得到十七八萬元的賞金,而且軍功、頂戴啥的,肯定一樣也少不了。爲了區區三千四百塊銀圓,就將升官發財的機會白白放棄了,這些小島居民真是虧大啦。

這裏關鍵中的關鍵就是沒有掌握信息,不知道這些洋人這樣值錢。在這些小島居民的眼中,只要給錢,一切都好商量,何必把洋人送給官府呢。哪裏來的愛國精神,還不是愛着白花花的銀圓。

出現如此多的漢奸,大清的顏面可以說是丟盡了。不過細細一想,如此局面也屬於正常。女真入主中原二百多年,一直防備漢人,視漢人如仇讎。所謂國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國。清王朝時代的中國,還沒有形成現代意義上的國家和民族觀念,讓當時的民衆和官府同仇敵愾,無非是一廂情願而已。

在鴉片戰爭時期,廣州城北四里多地有個村子叫三元里。當清軍被英軍收拾得灰頭土臉的時候,三元里附近的民衆卻奮起反抗,創造了大敗英軍的傳奇。

據茅海建先生在《天朝的崩潰》一書中考證,三元里抗英的直接原因有三:

一是英軍開棺曝骨。英方資料也證實確有此事。廣州停戰後,一部分英軍進入城北雙山寺。該寺暫存着許多客死的外地人的棺材,準備將來護送歸葬。英軍出於好奇,打開棺木,觀看屍體。此舉在中國民衆看來,是對逝者的極大不敬,是禽獸行徑,自然就引起民衆激憤。後來此事訛傳爲開棺戮屍、發掘墳墓等,民衆的激憤也因此不斷髮酵。

二是英軍劫掠財物。英軍在異國作戰,給養不足。在此情況下,徵發(強買)、劫掠的事情時有發生。

三是調戲、強姦婦女。中方因爲顧及受害人的名譽,隱去姓名、時間、情節,只是含混記載,英方後來也承認其印度籍士兵在三元里附近有強姦行爲。三元里村民韋紹光之妻李喜被英軍“恣意調戲”更是民間普遍的說法。李喜被調戲之事更是引發三元里抗英事件的最直接原因。

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九日(1841529日),一股英軍竄入三元里,對村婦李喜恣意調戲。當地民衆基於義憤,打死調戲者數名,其餘英軍倉皇逃走。

三元里民衆料定英軍一定會報復,於是他們在三元里古廟集合,商議對策。與會民衆商定,聯合附近一百多個鄉的羣衆組成義軍,以三元里古廟三星旗爲令旗,宣誓“旗進人進,旗退人退,打死無怨”,一起抗擊英軍。

四月初十日(530日),三元里附近一百多個鄉的數千民衆,手持鋤頭、鐵鍬、木棍、刀矛、石錘、鳥槍等武器,一起圍攻英軍佔據的四方炮臺。此後,附近團練也趕來助陣。見中方軍民裝備簡陋,英軍陸軍司令郭富(Hugh Gough,又譯臥烏古)親自帶兵出擊。

三元里義軍鳴鑼擊鼓、且戰且退,誘使英軍至牛欄岡丘陵地帶。埋伏於此的義軍四面合圍,和英軍展開激戰。當時大雨傾盆,英軍裝備的燧發槍受雨不能發射。三元里義軍趁機和英軍肉搏,擊斃數名英軍士兵。英軍派出兩個水兵連,帶着“雷管槍”(這種槍不怕雨水)前來增援。被圍困兩個多小時後,英軍突破包圍,狼狽撤退到四方炮臺。三元里義軍緊追不捨,再次包圍四方炮臺。

四月十一日(531日),英方揚言要將停戰協議作廢,並進攻廣州城。奕山是絕對不敢再和英軍打仗的,他派廣州知府餘保純(又是可憐的餘知府)出面,解散三元里的義軍。

三元里的義軍成分複雜,有附近鄉民、打石工人和絲織工人,有士紳發動的社學,有民間組建的團練,有官方募集的水勇,有藏匿民間反清復明的祕密會黨等。知府餘保純以議和已成,不可擅自爲戰爲由,要求義軍解散。

知府餘保純代表官府出面,要義軍解散,該幹嘛就幹嘛去。這時候義軍中各個階層的反應和表現就大不相同了。士紳們最先退卻,因爲他們和官府的關係最爲密切。如果不聽知府的話,不給知府面子,那以後就別在廣州官場上混了。這時候和知府大人保持一致,纔是最正確的選擇。

水勇、團練也有半官方的身份,也得聽知府大人的話。水勇由官府招募的,領着官府的銀子。團練是在官府的扶持政策和物質支持下,辦起來的;離開官府,壓根兒就存在不了。所以他們雖然心裏不願意,但也乖乖地散去了。

再剩下的就是普通的鄉民和工人了。這些人和官府關係最遠,完全可以不理會知府大人。但是沒了士紳領頭,沒有水勇、團練配合,他們就實力有限且孤立無援。最後,他們只好在罵罵咧咧中陸續散去。

三元里人民燃起的怒火,爆發出的反抗力量,就被廣州知府餘保純三言兩語,消弭得一乾二淨了。大清官府,對付洋人不行,收拾起老百姓,那是綽綽有餘的。

至此,三元里抗英結束。

對三元里的戰績,中方的彙報和記載出入極大。殲敵人數從幾十人到100人,再到200人,300人,直到700餘人。英方的說法是死5人,傷23人。中英開戰以來,雙方戰報出入甚大,三元里的戰績也難有定論。但就是以英方說法,三元里民衆的戰果也大大地超過了清朝的正規軍。這真是一件十分長臉的事情。問題是他長的是誰的臉面呢?

奕山覺得三元里給自己添光,爲大清長臉了嗎?

早在《廣州和約》簽訂的第二天,即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八日(1841528日),奕山就發出安民告示告諭軍民,現在息兵安民,不得妄生事端。三元里民衆抗擊英軍,擊斃數十人,這在奕山看來絕不是長臉,而是打臉,是民衆不聽諭令,妄生事端。

就老百姓來說,對英國人打開死人棺木,褻瀆逝者的禽獸行徑,萬萬不能答應!英國人以徵發爲名,強買強賣,甚至公開搶掠,此事萬萬不能答應!英國人調戲、強姦婦女,此事萬萬不能容忍!只是因爲英國人開棺曝屍,欺負了死人;英國人劫掠財物,欺負了活人;英國人調戲、強姦婦女,欺負了女人。

長期以來,中國老百姓被說成苟安、隱忍、溫順的懦弱者,但是從三元里抗英來看,這個民族從來不缺乏反抗的精神。由於反抗精神一直爲封建統治者所害怕,所以他們才千方百計地壓制、麻醉和愚弄百姓。把千千萬萬的老百姓壓制、麻醉、愚弄成爲千千萬萬的阿Q,他們才心安,纔可以肆意妄爲地作威作福。當國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國的時候,國已危矣。

三元里民衆拿起鋤頭、鐵鍬、木棍,幹了件非常長臉的事情。這事可以證明一點:這個民族並不都是苟安、隱忍、溫順的懦弱者,它有深蘊其中的強大的反抗力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