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爲了學習成績而不斷勤奮時,應該要有兩條底線:充足的睡眠和自由的社交。

首先,充足的睡眠對學生很重要。在中國教育部印發的《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中寫着“家校配合保證每天小學生10小時、初中生9小時睡眠時間”。但在大中城市中,很少有學生能擁有充足的睡眠。談到睡眠對孩子的影響時,徐海娜引用了一些學者的研究。美國著名作家和教育研究者珀·布朗森(Po Bronson)說,全世界的孩子總體來說,比三十年前的孩子要少睡一個小時,這嚴重地影響了孩子在智力、情緒等方面的健康,也導致了更多的注意力失調症和肥胖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馬修·沃克說,孩子在白天學到的東西,需要在睡眠時得到大腦的進一步處理和儲存,“學習強度越來越大,睡眠時間越來越少,這樣下去很快就會崩潰”。很多科學家也指出,成長期的睡眠不足,會帶來大腦結構上的永久損傷。

第二,只學知識並不能令孩子長大,他們是在和別人的交往中長大的。徐海娜說,如今的孩子們有機會學習各種技能,發展各種特長,卻沒有足夠的時間和同齡人充分開展社會交往,“在學校裏有嚴格限制的小憩時間,放學後的補習班和特長班,都剝奪了孩子們在自由的相處中相互學習的機會”。

另外,在家長的教育和影響下,一些孩子的社交自由被嚴格限制,比如,“只能和學習好的同學玩”,勢力的交友觀會對孩子產生長久的影響。埃裏克森是美國一位精神分析學家和臨牀醫生,他曾把人類發展週期分爲8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會產生危機,而每一種危機的渡過都和人的社會性相關。埃裏克森提出,要培養孩子的“基本信任”,也就是能夠相信別人的能力。孩子間自由社交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交換信任的過程,只有彼此認可,才能玩在一起。如果能在早期的成長階段受到別人的認可,將來就不會勉強別人認可自己,反而還會具有認可別人的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