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第五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在北京啓幕

領導巡館

2019年6月14日上午,以“共建綠色和智慧的未來城市”爲主題的 2019(第五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在北京展覽館隆重開幕。政府領導、知名企業家和國際機構代表等各界人士1000餘人齊聚一堂,共繪智慧城市未來藍圖,聚力推動新型智慧城市高質量發展。

2019第五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在北京啓幕

開幕式及主論壇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欽敏,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祕書長任志武,十二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天津市政協副主席李紹洪,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金融和信用建設司副司長張春,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理事長、首席經濟學家李鐵,中美綠色基金董事長徐林,韓國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權大鐵,中國歐盟商會副主席Massimo Bagnasco,麥肯錫全球研究院院長華強森等嘉賓出席本次開幕式。

2019第五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在北京啓幕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欽敏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欽敏在開幕式上作主題講話,他對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給予高度評價,同時,結合推動智慧城市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內容談了四點認識:一是智慧城市建設要着力爲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二是智慧城市建設要着力推動城市治理邁上新臺階。三是智慧城市建設要着力推動城市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四是智慧城市建設要着力於推動城鄉一體化融合發展。

2019第五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在北京啓幕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祕書長任志武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祕書長任志武致辭。他表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近年來各相關部門和地方積極探索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在公共服務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細化、生活環境宜居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他提出,下一步,要着重從以下五個方面推動新型智慧城市高質量發展:一是要着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二是要着力提升便民惠民水平;三是要着力發展融合創新的產業經濟;四是要着力構建安全可靠的防護體系;五是要着力打造互利共贏的新局面。

2019第五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在北京啓幕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史育龍

開幕式以上環節由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史育龍主持,史主任代表主辦方對出席本屆智博會的各位嘉賓表示熱烈歡迎。

接下來,《中國改革報》副社長、中央電視臺特約評論員楊禹,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主持人、達沃斯青年領袖田薇共同主持開幕儀式,王欽敏副主席、任志武副祕書長、李德仁院士、史育龍主任、苗建華會長、韓葆霜董事長共同啓動開幕,宣佈第五屆智博會正式開幕。

2019第五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在北京啓幕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

隨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在開幕式上做了題爲《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的精彩主題報告,他從三方面進行解讀:一是從數字城市進展到新型智慧城市。他指出,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重點要抓三件事:抓政務、抓產業、抓民生。二是讓數據活起來的城市運營大腦。他認爲,通過利用城市“雲平臺”形成大數據生態,驅動政府各個部門科學協調工作,從感知、分析、推理、認知到行動的過程,稱之爲城市的大腦。三是城市建設中的問題。他表示,只有抓好城市實際規劃、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才能讓智慧城市落到實處。

在之後的“數字經濟與高質量發展”主題演講環節,十二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金融和信用建設司副司長張春、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理事長李鐵、中美綠色基金董事長徐林、中國歐盟商會副主席Massimo Bagnasco、麥肯錫全球研究院院長華強森發表主題演講。

趙白鴿圍繞“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如何建立企業和產業的平臺”這一議題分享了三個觀點:一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最大的特徵是跨界、綜合和呈幾何式增長,在此過程中要注重技術和產業的組合。二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綜合性的技術,可能爲城鎮化的全面智能化轉軌創造條件。三是在新型全球化機遇與挑戰並存的今天,如何組織產業的平臺並讓這個平臺整建制的走向全世界,是我們接下來需要考慮的問題。

2019第五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在北京啓幕

十二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

雷朝滋圍繞“積極發展互聯網+教育”這一主題,分享了關於“城市發展中的教育”的三個觀點:一是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隨着網絡強國戰略和國家互聯網行動地不斷實施,智慧城市建設進入新階段,教育信息化邁入2.0階段。二是能夠爲城市快速發展提供創新創業人才支持。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部署了八大行動,目前均已經全面展開。三是推動實現智能時代教育變革。核心是推動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轉變,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對教育思想轉變的推動作用。

2019第五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在北京啓幕

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

張春表示,智慧城市是新興城市的發展業態,要求信息化、工業化和城鎮化深度融合。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提升城市管理、服務的智能化水平,信用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高質量發展智慧城市,離不開信用基礎設施的互聯。海量信用信息的互通,各類信用主體的互信,這就需要我們發揮好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基礎作用,打牢智慧城市的地基。

2019第五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在北京啓幕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金融和信用建設司副司長張春

李鐵做了題爲《智慧城市經濟學分析》的報告,他提到,智慧停車技術不僅節省了大量的就業和乘車人交費的負擔,還讓政府有了更大可收益空間去更好進行城市治理。他指出,技術更新必須是在市場實踐中才能得以推進;企業通過智能化管理,可以爲城市進行增值服務;真正的智慧城市要爲政府服務,爲居民服務,爲廣大的市場需求服務。

2019第五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在北京啓幕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理事長李鐵

徐林表示,智慧技術可以推進中國城市高質量發展。中國城市高質量發展目標是使中國的城市更加的智慧、綠色、低碳,更加宜居,更加開放、包容。實現這一目標,技術可以給我們提供了強有力的手段。他認爲,過去的動力技術是解放我們的雙腿,使得我們更有力量,而智慧技術將釋放我們的智能或者腦力,使得城市在智慧技術、深度管理方面會走的更好。他從三個方面做了進一步的解釋:第一,智慧技術使得城市規劃和建設變得更加規範、高效;第二,智慧技術可以解決因城市人口增加而導致的城市優質公共服務資源不足的問題;第三,智慧技術催生了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的強大的動力。最後他還強調:政府應在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應該進一步加強統一加強規劃和引導。

2019第五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在北京啓幕

中美綠色基金董事長徐林

Massimo Bagnasco代表中國歐盟商會做了發言,他講述中國歐盟商會的發展過程,強調了城市是歐盟和中國合作非常重要的領域,肯定了與中國的務實的合作。此外,對於中歐合作,他提出了以下幾點:第一,希望中國政府能夠參於到中歐企業合作中來;第二,希望中國有關於網絡安全方面政策的落實;第三,中國需要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第四,希望中歐雙方能在開放、包容、公平的合作原則下有進一步的發展。

2019第五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在北京啓幕

中國歐盟商會副主席Massimo Bagnasco

華強森講述了麥肯錫智慧城市研究的4個方面:第一,城市經濟發展核心在於提高城市工作效率,提高效率的核心是技術,而智慧城市就是經濟發展的技術。第二,每個城市應配有城市發展的基礎設施,比如鐵路,智慧城市應建立在城市基礎設施之上,此外,智慧城市還需應用智慧城市的軟件系統。第三,智慧城市技術應用分三個方面:軟件、硬件、客戶。第四,合作,政企合作是智慧城市發展的唯一辦法。

2019第五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在北京啓幕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院長華強森

論壇上還舉行了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和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合作諒解備忘錄簽約儀式、信用建設信息化工作委員會成立儀式和智慧城市發展聯盟成員單位入盟儀式。

2019第五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在北京啓幕

合作諒解備忘錄簽約儀式

2019第五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在北京啓幕

信用建設信息化工作委員會成立儀式

2019第五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在北京啓幕

智慧城市發展聯盟成員單位入盟儀式

發佈儀式後,舉行了兩場高端對話。在以“共贏發展•共享未來”爲主題的高端對話上,來自科大訊飛、平安智慧城、浪潮集團、浙江大華、華爲、愛泊車、南京萊斯、港中旅等智慧城市領域領軍企業高管同臺論道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中政府、企業、學術界間的協同與創新、機制與動力、熱點與難點問題。在“未來城市未來生活”爲主題的高端對話上,來自深信服、亞美科技、華厚能源科技、賽爲智能、廣州凡拓、英特爾、正元地理、泰豪的企業家圍繞多元普惠的民生服務、系統高效的信息治理框架、融合創新的數字經濟和科學規劃智能基礎設施等方面,暢談“數字賦能”下的未來城市和未來生活。

2019第五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在北京啓幕

“共贏發展•共享未來”高端對話

2019第五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在北京啓幕

“未來城市未來生活”高端對話

據悉,本屆智博會展出面積23000平米,展期3天,多位國家部委領導和兩院院士、40餘位城市主管市長、600餘個地方政府組團、200餘個知名企業、近2000名相關企業機構代表、50餘位國際嘉賓出席,參會參展人數預計將達10萬人次。

本文來源:城市中國網

:本公衆號轉載文章僅用於分享,不用於任何商業用途。如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後臺聯絡授權或議定合作,我們會按照版權法規定第一時間爲您妥善處理。

————————————

微信編輯:今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