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星人,是依图工程师们的自称,也是依图人的通用形象,来源于“理性”的谐音。依图人普遍强调逻辑思维缜密,面对任何目标,有自己独到的方法论。

今天做客“狸星人谈”的三位同学来自产品部、业务技术部以及依图医疗,愿这些可爱的成长和思想能给年轻的同学们带来启发~

星云:比起做什么,我更关心和谁一起做

项目经理

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系本科

Q:你当时为什么加入依图?

A:我觉得是选择跟这一群人共事和相处。正式加入之前我在这里实习了三个月,就发现这里和之前实习的大公司很不同,大家会把每件工作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特别特别努力地想做好,互为战友,这种感觉会让你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非常好。那个时候我妈会说银行多稳定呀,但我在这边确实开心非常多。所以后来也就没想那么多,直接加入了。

事实证明,这几年在这个地方和这一群人,经历了很多很刺激的事情,感觉无愧青春。

Q:在依图,我们经常说要先“定义”,依图项目经理的定义是什么?

A:在超高速发展的公司,任何一个岗位的定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项目经理这个岗位的变化就更快了,因为它本身是一个串联各个部门去组织协调的工作,每一个部门的变化都会影响它去变化。

general 地说,任何一件有明确目标的事情都可以看做是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可能是拿下某个客户的合同,也有可能是在展会上展示公司,甚至有可能是公司内部产品的某次集中测试,或者公司运转层面的流程机制的改进等。

项目经理工作的本质就是做项目管理,完成上述这些各种各样的目标。虽然随着目标的不同,管理手段和重点有差异,但是本质的方法论是很共通的。项目经理就是在一个个项目的实践中,不断去训练,积累经验、提高能力,更好地识别风险,把控时间、成本和质量。同时不同的项目会让你接触不同的话题,项目中的各方带来不同的视角,这对你自己视野的提升和思考的加深都是很有帮助的。

Q:很多在校的同学可能会好奇,依图项目经理比较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A:思路一定要清楚,要有逻辑思考、结构化的能力,然后尽量要能够想得比较深,能够去洞察本质。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想要达到目标需要很多人参与其中做很多事情;项目经理是给这些人指明方向的,所以你的思路要特别清楚,要能定出合理的计划。执行计划途中遇到困难时,要能够想明白根源里困难是什么造成的、怎么才能够解决,否则你就没有办法把事情往前推进。

还有就是沟通能力。你知道问题是什么了,不代表你就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因为解决问题的不是你自己,而是你项目组里面的这些人;确认你问题解决目标达成了的,往往是客户或者内部的项目发起人。你怎么让项目组里面A的想法能够被B理解,怎么能够让大家合力来把问题解决掉,怎么能让客户认可你的思路和建议,就依赖沟通能力了。

Q:听起来项目经理的工作很难啊,应届生可以胜任么?

A:可以的。Leo和晨曦(依图科技联合创始人朱珑、林晨曦)一直有一个观点,什么事情都是可能被教的。他们很会教人。

我觉得这也是依图可以招很多应届生且都做得不错的原因,只要他资质不错,进来都可以被教做事的办法。比如我们做项目管理,就会有很多标准动作,你接到项目以后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要做什么,每一步谁参与谁决策,产出什么交付物,什么情况该向谁求助。

Q:你来依图有四年了,最大的收获是?

A:在依图待了一年之后,周围的人都说我跟没来之前完全是两个人,人自信了很多,也变得更有办法了。我觉得是因为自己掌握了一些做事情的方法,会觉得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有机会去做,都有成功的可能。我几乎没有再遇到茫然若失,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每件事,就算我从来没有做过,我也至少知道该怎么启动、有几种可能的方向等,也可以一步步调整着更接近成功。

另外很重要的,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实力相当的朋友。不仅仅是工作的关系,而是休息时间也会很想一起玩耍,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想一起分享和寻求帮助的长久的朋友。和他们相处能够感受到智慧的火花,他们能够想到你所不能想到的东西,会指出你想法中有错误和不完整的地方,你们可以用几句话精炼地讲清楚很复杂的话题,这是种我很珍视的乐趣。

PSY:个人理想和团队使命深深连接

产品经理

武汉大学心理学本科,浙江大学心理学硕士

Q:你是如何来到依图的?

A:王坚博士(阿里云创始人,原浙江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是一个我非常尊敬和向往的人,不只是成就和影响,我觉得他是一个能让沉静的“道理”有生命的人,是一个有极强前瞻性和情怀的人。我非常为这样的人和工作骄傲,因此选择浙大心理学系做相关领域的工业心理学的研究,系里王坚博士的个人魅力和思想架构影响一直很深远。

而晨曦之于王坚博士就引用博士自己的一句话,“多年前,创办阿里云的时候,和一批视ACM竞赛为乐趣的年轻人一起工作,虽然我年纪长他们100%。他们用飞天代码告诉我,没有年轻人,就不会有阿里云。” 非常激动人心,恰好刚来依图实习时要做城市大脑,也是跟王博士一起实现有趣有纯粹的利民工程,感到机会千载难逢。

Q:经过这两年的时间,你对 AI 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有什么总结吗?

A:做人工智能产品跟传统互联网产品有非常大的差异。因为我们是AI+行业,这要求你对扎根的行业、对技术的发展和实践原理有比较好的理解,所以依图对产品经理的要求首先就是学习能力要非常强。

公司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你适应变化和抗压的能力也要比别处更强。产品经理的工作范围会随着所在的纵向行业、产品不同成熟程度和发展阶段、目标客户不同诉求有很大的弹性空间,要适应变化,不断学习。

依图有很多可能性,更重要的是你能胜任什么,并不是个那么给你严格定岗定职的地方。

Q:你更享受的是依图这样一个组织?

A:比起“做什么”,我更关心“和谁一起做”。公共空间那句话我特别认同。

既使是有各种各样的困难,Leo和晨曦对于自己想要实现的那个梦想非常执着。你会感到,依图对于终局有着强烈的深刻的愿望,对待行业和技术都抱有非常真诚的态度,不会随风口而摇摆。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大家真的是为了理想而在非常坚定地走着。

依图人非常有好奇心。以及非常的冷静,也可以说是 honest,对于自己哪里是弱项,能够非常冷静和直观地去看待,加上执行力很强,就能够去补回来。

Q:听说你本科时组织了不少哲学讲座,有比较喜欢的哲学家吗?

A: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较亚里士多德、康德更“前驱”,虽然后者也有丰富的成果和颇负盛名,但是苏格拉底对我更灵动和易读。他的一些辩证法的、批判性的思维,让我耳目一新。比如,凡是可能都需要去问一下,比方说问我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到底是要做一个痛苦的苏格拉底还是做一只快乐的猪。还包括一些对内心底线的坚守,到最后有别人愿意把苏格拉底搭救出来,但他不愿意践踏自己所坚守的东西,坚持在狱中,然后被处死。

Q:做快乐的猪还是痛苦的苏格拉底,你有自己的答案吗,或者有过一个思考的过程吗?

A:思考的过程还是挺有趣的,但是好象思考到最后,觉得应该做一个痛苦的苏格拉底。虽然他很痛苦,但他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因为他坚持了自己认为对的东西,他的一生是非常值得的。不过猪好象也挺快乐的,也挺好。

Q:也就是说,你追求一种进步?

A:对,非常追求进步这个东西。人本主义心理学也认为追问意义是人生终极。

Q:你在依图经历了怎样的成长?

A:理性和逻辑思维会增长非常多。理性方面,会更加冷静地看待自己有很多的缺陷,不太会有情绪上面的干扰。逻辑思维方面,因为以前我是一个偏感性的人,会写很多散文,来了这里的话,都会先讲观点、摆事实,开会基本是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结构就是,首先讲出你对整体的判断,然后分哪几个大的方面,大的方面有怎样的事实支撑,最下面补充一些别人的态度或者你对他的推测。

瓦力:既低头拉车,也抬头指路

医学 AI 经理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

Q:当时是怎么来到依图医疗的?

A:我2014年毕业之后去了一个重点医疗机构从事疾病防控,做了两年后就一直在医疗信息化行业,也联合组建过自己的创业团队。在这个圈子里面,依图医疗是明星企业,所以我对这家公司一直比较好奇。

医疗信息化这个行业其实蛮复杂的,一些公司的产品都停留在PPT层面,经常大家聊得很开心,但真正落地的其实很少很少。后来接触到依图,看过依图医疗落地三甲医院的产品,又跟升哥(依图医疗副总裁郑永升)聊过,觉得确实是一帮做事情的人。

Q:你是医学院出身,经过毕业这几年,在职业路径选择上有什么心得吗?

A:我一直认为,一路走来最可贵的是沿途的风景。经历之于我来说,远比结果更重要。不停的寻找也是因为不停地发现自己可以为这个世界做更多。听一个投身AI行业的医学大前辈说过:“如果我还在医院干,我都能预见到我退休前治疗的病人数量,但是如果我把我的专业能力应用在AI上,教机器去看病,那我可能会服务不计其数的患者”。改变世界又有什么不可能呢?

不仅仅是医疗人工智能行业,当今工业界对复合型人才的渴望达到了新的高度,作为医学生中最懂数据、最有科研思维、最具IT思维的一个群体,公共卫生学院的同学比其他只有任何一种技能的同学更具优势。作为桥梁,这些同学缩短了医学和计算机专业之间学科距离和打破了专业壁垒。是懂计算机的人中最懂医的,也是懂医的人中最懂计算机的群体。

其实,人只要不断跳出当下,跳出自我,能看到太多选项。我觉得,无论选择什么道路,开放眼界、诚实对己,始终是最重要的前提。

Q:医学 AI 经理这个岗位比较新,是做怎样的工作?

A:医学 AI 经理目前分为科研、产品两个方向,我是科研方向。产品研发全链路都需要科研的参与。初期会通过科研去做产品新方向的探索,对一些潜在的产品方向通过科研的手段去做调研,给产品经理提供一些素材;产品研发过程中通过科研手段去提升产品性能;产品上线之后,评估产品实际使用性能。

我们进行医疗活动的时候,大多数的证据都是通过科研手段得到的,为什么用A药不用B药,要去回答这类问题;需要通过科学的手段、通过数据去论证你的结论。这整个行为统称为科研。

Q:在依图医疗工作了一段时间,对什么印象比较深刻?能力上有什么收获?

A:在依图,有一个 idea 之后我们得去论证去讨论,去把这个 idea 想明白。比如他的目的是什么,以及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做什么事情,做这件事情我们通过什么东西去评价。通过我们反复的推演,首先可以让 idea 更加成熟,其次有利于后期的实施。因此,我们一个 idea 不止于一个 idea,实际上是一套完整的实施链路。这也体现出了我们团队的耐心、专业和敬畏。

虽然来的时间不长,但我的逻辑思维和辨别能力提高蛮多的,对事物的理解越发深刻,所谓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乐于表达和善于表达将会成为你的标签。这是“道”的层面,而在“术”的层面,我也收获了扎实的项目管理能力、数据分析方法以及前沿的统计方法。

Q:想对学弟学妹说些什么?

A:这个时代特别需要理想主义者,大多数奇迹都是理想主义者创造的。刚踏出校门的你们,需要一个呵护自己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土壤,而依图是一片很好的土壤。

我比较欣赏这个团队的一个品质是:既低头拉车,也抬头指路。我们处在一个非常有希望的行业里面,有机会去深刻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一个有希望的领域其实也需要一群有希望的人,去把事情落地。

在依图,一个本科毕业两年的研发同学可以在全球最难的比赛中拿到世界冠军。

在依图,一个工作两年的工程师可以撑起一百个城市级的智能安防系统。

在依图,一个项目经理工作不到半年就能够肩挑国家级活动安保的重要职责。

……

依图相信年轻人,不仅仅因为这里的员工平均年龄是29岁,还在于这里的许多工作,是靠这些缺少经验的年轻人凭借自己的执行力和毅力摸索建立起来的。

作为一家年轻的公司,我们看见相聚在这里的每个人,都带给了依图无限的活力和想象。相信年轻人,是我们在这个无与伦比的时代乘风破浪的动力。

亲爱的同学们,欢迎加入狸星球,加入想要塑造时代的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