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一個領導者,最難的就是識人。正如諸葛亮所言:“有溫良而爲詐者,有外恭而內欺者,有外勇而內怯者,有盡力而不忠者。”識人不明,滿盤皆輸。

如何鑑別一個人是否可堪大用,諸葛亮教給你識人七招:一曰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二曰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三曰諮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四曰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觀其性,六曰臨之以利而觀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諸葛亮“識人術”!7招一眼看穿僞君子,很厚黑但很實用

一,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

志,志趣、志向和心志。志,決定一個人的做事態度和處事原則。志向高遠的人,一定是立場堅定,是非分明。志趣低劣的人,則是見風使舵,似是而非。

鑑別一個人是否有“志”,要考察其是非觀。是非觀是一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向對方提出是非不同的問題,通過與之交談,觀察其能否明辨是非。

一個人,是不堅定,非不鮮明,說明他的價值觀不對,要麼是一個庸碌之輩,要麼是一個騎牆小人,決不可委以重任。

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含混不清、模棱兩可,有悖於公司的文化價值體系,這樣的人,在關鍵時刻爲一己之私不惜損害公司利益。

諸葛亮“識人術”!7招一眼看穿僞君子,很厚黑但很實用

二,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

變,應變、通變和創新也。變,可以辨別一個人的思維,是不是頭腦靈活,思維敏捷。通變,是一種發散思維,乏變,是一種僵化思維。

怎麼考察呢?向對方提出一些較爲複雜的問題,並窮追不捨,刨根問底,看其是否能靈活應對,如果理屈詞窮,說明應變能力不足。

“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對考察一個銷售、市場、服務、公關類高階主管尤爲重要。沒有應變之才,很難勝任工作。

變,是機變,而不是詭變。機變是智謀,是王道;詭變是陰險,是詭道。一個人雖然巧言善辯,但辯據格調不高,這樣的人斷不可用。

諸葛亮“識人術”!7招一眼看穿僞君子,很厚黑但很實用

三,諮之以計謀而觀其識

識,指的是見識。也就是分析問題的思路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用疑難問題,向對方徵詢計策,考察其是否有智謀,有見識。

一個人品格再好,如果不會做事,終究難堪大用。用人,要德才兼備,德,是價值觀,決定能不能把事做對,才,也就是識,決定能不能把事做好。

考察一個人識見,要注意區別什麼是見識不凡,什麼是紙上談兵。如果立足實踐,則是見識不凡;如果空洞無物,則是紙上談兵。

諸葛亮“識人術”!7招一眼看穿僞君子,很厚黑但很實用

四,告之以禍難觀其勇

蘇東坡《留侯論》曰:天下有大勇者,驟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遇到困難的事,可以考驗一個人的勇氣。告訴對方即將面臨的困難,觀察其是否具有大無畏的精神和勇於接受挑戰的膽魄。

《亮劍》中,李雲龍很喜歡魏和尚。爲什麼?因其勇猛!反掃蕩的時候,李雲龍病重,眼看突不出去,用槍逼着和尚自己突圍。和尚臨危不懼,背起李雲龍就走。如此勇猛的下屬,哪個領導不喜歡呢。

諸葛亮“識人術”!7招一眼看穿僞君子,很厚黑但很實用

五,醉之以酒而觀其性

酒最能考驗一個人的人品。很多人,不喝酒的時候道貌岸然,儼然正人君子,喝了酒以後就原形畢露。

酒後失德,非酒之過,而是其人品德本來就不怎麼樣。酒不過是一個催化劑,讓一個人現了原形罷了。

人的本性往往藏得很深,故意讓其喝醉,在酒的麻醉下,看其酒後的言行舉止。其真正的品質和本性往往會暴露無遺,

庸俗之人,喝酒以後會胡言亂語;野心之人,喝酒以後會忘乎所以;虛僞之人,喝酒以後會放浪形骸。很多高明領導最喜歡在酒桌上考察人的品性。

諸葛亮“識人術”!7招一眼看穿僞君子,很厚黑但很實用

六,臨之以利而觀其廉

每個人都喜歡錢,但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該拿的,拿的光明正大,不該拿的,分文不取。而小人則是見錢眼開,見利忘義。

用利祿去打動他,觀察他是否能經得起誘惑,從而辨識其是否廉潔從業。有的人把錢看得很重,錙銖必較,這樣的人是不能重用的。

胡雪巖剛進錢莊時,有一次,看到地上有掉落的銀子,立刻拾起來交給師傅。他並不知道,這是錢莊考驗學徒的一個圈套。很多人因爲過不了廉潔這一關,而被錢莊辭退。

諸葛亮“識人術”!7招一眼看穿僞君子,很厚黑但很實用

七,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一個人能不能成就一番事業,信用是非常關鍵的。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鑑別一個人能不能擔當大任,可以委之以一件事,考察其能否言必行,行必果,正如韓非子所言:小信誠則大信立。

如果一個人承諾的事辦不到,事後既無解釋,也不道歉,說明其人在誠信上是有瑕疵的。這樣的人,哪個領導敢重用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