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無法無法確定這是一次官方授意,還是二級市場的私自出貨,但可以確定的是,對於此次lEO,官方沒有出面任何表態,一個很大的可能性就是,迫於最近美國SEC乃至全世界對加密貨幣的監管力度逐漸加大,給項目方造成很大的壓力,避免陷入Kik同樣的麻煩當中。根據一位消息人士透露給TechCrunch的消息,Telegram官方對此是知情的,但他們沒有采取任何行動,官方也沒有出面,原因在於,加密貨幣市場中的現行法律監管處在一種模糊不清的灰色地帶。

此外,一系列Telegram的李鬼網站也相繼上線,根據Coindesk的統計,截止2018年3 月,至少出現9家以Telegram lCO的名義進行詐騙募資的網站。

佼佼者之一,是一家域名Gramtoken.io的網站。在短短兩週內,騙得超過500萬美元的資產。而其爲了獲得投資人的信服,複製粘貼了包括項目路線圖、團隊成員等在內的官方白皮書中的大量內容,看起來真的是如假包換。

根據TechCrunch報道,一位消息人士透露,有賣家以1.3美元的價格尋求出貨TON,作爲早期私募投資人,其購入價格大概是0.37美元,算下來大概是3.5倍的收益。對當時略微降溫的加密貨幣行業而言,這個回報率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根據一位消息人士透露給TechCrunch的消息,Telegram官方對此是知情的,但他們沒有采取任何行動,官方也沒有出面,原因在於,加密貨幣市場中的現行法律監管處在一種模糊不清的灰色地帶。

根據官方公佈的消息,Gram Token正式上線分發時間爲2019年10月31日,在TON Network上線之後,本輪銷售的Gram代幣將在未來18個月的時間內向投資者解鎖發放。

融資117億,如今Telegram的lEO卻是一次大鯨出貨?

那麼,趕在10月份全面上市之前,私募買家出貨套現確實是一筆不錯的買賣。

根據Cointelegraph報道,一位Telegram消息人士對此次IEO表示質疑,“Liquid出售Gram代幣和官方一點關係都沒有。”

“不是這樣的,”Liquid首席執行官Kayamori表示,並宣稱,這是官方計劃的一部分。

“這確實是Telegram官方授意的,而且打從一開始這就在計劃之中。”本週Kayamori在採訪中告訴TechCrunch。

“公開發售一直是計劃中的事,在官方路線圖中,TON計劃在今年10月份正式上市,而在測試網上線之後,主網上線之前,Gram Asia通過這種方式向部分公衆有限銷售,是整體戰略的一部分。他們想要和合規的交易所合作,測試全面上線之前的情形。”

可疑的是,對於此次公開發售,官方沒有任何表示,IEO宣發新聞稿中既沒有Telegram官方的引述,也沒有首席執行官帕維爾·杜羅夫(Pavel Durov)的背書。兩份媒體新聞稿中,與官方有關的論述,也只限於,Telegram測試網正按計劃如期進行中。

顯然,這是非常奇怪的一種現象。即使放在“沒有什麼不可能的”幣圈,在銷售代幣時得到來自官方的背書通常也是慣例。

逐漸加大的監管壓力

對於區塊鏈和加密貨幣來說,開放自由的市場,聽起來似乎很美好,但硬幣的另一面是,監管的缺位,現行法律界定的模糊,導致加密貨幣市場呈現出一種極度混亂的局面。

正因爲如此,這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加密項目,一度出現繁榮的二級市場和衆多李鬼騙局,導致一度混亂失控。

隨着最近美國SEC對加密貨幣的監管逐步趨嚴,也給這些項目帶來相當大的壓力。

2019年6月4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宣佈起訴加拿大加密貨幣公司Kik,指控其於2017年通過ICO的形式出售價值上億美元的未註冊證券,認爲“此舉Kik剝奪了投資者的合法知情權,並阻止投資者做出明智的投資決定。”

根據SEC發佈的一份法庭文件顯示,美國SEC認爲,即時通訊應用Kik在資金耗盡後,於2017年通過ICO向美國投資者籌集了超過5500萬美元的資金,稱“目前Kin代幣的交易價格僅爲當時公衆投資者支付的價值的一半。”

這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

沒錯,當年Telegram進軍區塊鏈和發幣,也被質疑是借區塊鏈概念發幣之名,行彌補Telegram財務虧空之實。

專注於隱私和獨立性的Telegram,擁有2億活躍用戶,每日發送消息數量達700億條,是最受歡迎的即使通訊應用程序之一。

儘管Telegram擁有數千萬用戶,但它卻沒有商業模式,因爲創始人篤信“快速安全的消息傳遞也是100%免費的。”

Telegram曾對外宣傳其沒有盈利的打算,永不銷售廣告,不接受外部投資,也不會被收購。

然而,日益增加的成本卻給團隊帶來了沉重的財務壓力。

根據CRV風險投資人Justine Moore和Olivia Moore透露,2017年,Telegram在服務器費用、用戶驗證、安全性和員工工資方面虧損了7000萬美元,對此,官方表示,如果出現資金不足的問題,將會考慮在產品中加入適量的付費功能,以此來彌補基礎設施的開發和開發人員的工資。

2017年下半年,在火熱的區塊鏈和ICO東風下,Telegram宣佈將於2018年推出TON,一個“快速,可擴展和用戶友好”的區塊鏈網絡。

可以想見,在發生美國SEC起訴Kik事件之後,Telegram的壓力有多大。即使出現私募買家出貨套現,官方也是能不出面就不出面,最好是不要牽涉到法律糾紛當中,避免陷入Kik同樣的麻煩當中。

事實上,Kik被美國SEC起訴,並不是體現美國SEC監管壓力逐步趨嚴的唯一事件。

6月11日,美國加密貨幣交易所Bittrex官方宣佈,從6月21日開始,將不再爲美國用戶提供包括QTUM、GTO、DNT、STORJ、FCT 等在內的32種加密貨幣,國際平臺Bittrex International和其他國家的用戶不會受到影響。

此次下架可被視爲是美國SEC針對加密貨幣證券管理法出現的大動作。這些被禁用的代幣被SEC視爲是證券的嫌疑,表明了美國加密交易所面臨不小的監管壓力。

事實上,早在今年5月底,加密交易所Poloniex也採取的類似的措施,向美國境內用戶禁用9種加密貨幣。

此外,幣安去中心化交易所Binance DEX近期也宣佈,將於UTC時間7月1日凌晨12點開始對美國在內29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實行“地域封鎖(Geo Blocking)”,但用戶仍可透過VPN或使用已支持幣安鏈(BNB)主網的錢包,作爲持有及管理資產的替代方案。

6月12日,國際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宣佈,將於6月21日發佈加密貨幣業務最終指導方案,在7月確定加密貨幣公司監管國際標準。

目前無法無法確定這是一次官方授意,還是二級市場的私自出貨,但可以確定的是,對於此次lEO,官方沒有出面任何表態,一個很大的可能性就是,迫於最近美國SEC乃至全世界對加密貨幣的監管力度逐漸加大,給項目方造成很大的壓力,避免陷入Kik同樣的麻煩當中。

質疑

明星光環加持和頂級投資人背書的Telegram,仍然面臨不少質疑。

雖然流量巨大,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不看好它發的代幣,質疑其底層技術的可行性,以及項目估值過高。

根據官方計劃,Telegram Open Network旨在通過Telegram結合區塊鏈,在聊天工具的基礎上建立一個包括TON 存儲、TON App Store 服務、TON DNS和TON支付在內的去中心化的應用程序生態系統。這些功能整合起來可以滿足大部分人日常生活的需求,只需要安裝一個 Telegram,從通訊到支付、從上網到娛樂應有盡有,基於去中心的區塊鏈能滿足對隱私的一切需求。

加密貨幣基金Pantera Capital的分析師認爲,Telegram的白皮書在底層技術方面的解釋特別蒼白無力,這個平臺是否能成功開發都是個問題。

另外一種觀點認爲,短短時間融資17億美金,高達2000億美金的估值實在是太高了,光靠發幣根本撐不起這個估值。

融資17億美金是個什麼概念呢?

10億美金的融資,Uber花了5年,而Facebook花了7年,而Telegram 17億美金的融資,只花了短短的3個月。

即使項目是個好項目,但是對項目過高的預期,加上本身是在牛市中獲得的融資,導致Telegram的估值虛高。

今年3月,美國網約車公司Lyft以72美元的發行價進行了IPO,籌集了23億美元。目前,其股價跌幅達33%。

此外,根據發送給潛在投資者的文件,Telegram計劃將4億美元投入到開發TON中,並承諾2019年10月推出,一旦逾期,將會退款給投資人。但是,在另一份文件中,該公司表示無法保證他們有足夠的資金來退款。

“根據購買協議的條款,無法保證發行人或 Telegram 有足夠的資金支付任何終止金額 (如購買協議中所定義)。無論是 Telegram 還是發行人,都沒有任何受託人或其他義務使用代幣銷售產生的資金爲買方的利益買單 ......“

這一次,Telegram官宣將於10月31日之前啓動主網,恰恰是協議中承諾的截止日,這個巧合,不禁讓人懷疑,項目進度是真的如期完成,還是爲了“履行”承諾避免退款?

這一次lEO,本質上是一種二級市場中出售SAFT的行爲。

SAFT即“ 未來令牌的協議”,根據SAFT的條款,賣方承諾在未來的日期以商定的價格將代幣交給買方,相當於是一份期貨合約。

法律上來說,SAFT在二級市場中出售是違法的。雖然違法,但這種模式不失爲一種“聰明”的營銷方式。

對於項目方來說,在全面上線之前,以lEO模式上交易所,試探市場熱度,炒熱項目的知名度,似乎並沒有什麼壞處。交易所當然也樂於參與,因爲對於提升交易所流量和品牌認知也是好事。對於私募買家來說,提前出貨賺差價也是一樁不錯的買賣。

Liquid首席執行官Kayamori對這次lEO銷售很有信心,雖然現在還不確定代幣數量,但如果供不應求,會考慮增加發行總量。

雖然無法確認Telegram這次公開發售到底是官方授意,還是另一次二級市場的買家套現,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這次試水被證明有市場,後續可能會出現更多早期買家以這種方式出貨。

如果想要參加此次lEO,31QU認爲,有幾點值得注意:1)目前Gram代幣在TON主網上線之前是無法進行交易,轉移和贖回的,主網上線後,分4個階段釋出。2)此次搶購GRAM需要進行嚴格的KYC認證,只對有限國家開放,包括美國、加拿大和日本在內的國家居民無法參與這次代幣購買(更多詳情看下錶):

融資117億,如今Telegram的lEO卻是一次大鯨出貨?

最後,31QU提醒您,請謹慎投資,擦亮雙眼,注意甄別風險,謹防代投和詐騙。

文 /小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