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位於靈武市濱河大道東側的梧桐湖湖畔,不少市民前來遊玩。沿着清澈的湖面望去,翠綠的蘆葦隨風盪漾,成對的野鴨水中嬉戲,古老的風車輕輕轉動,一派靚麗的溼地風景。“這裏風景真美!”9時許,攝影愛好者馬先生帶家人到梧桐湖遊玩。由於市區公園晨練人較多,他更喜歡到風景優美人又少的地方拍攝。

近年來,我區大力實施生態立區戰略,把制定溼地生態紅線、加強規劃建設作爲重點工作,啓動“全國溼地產權確權、溼地年度動態監測試點工作”,通過完善溼地保護法規、加強溼地保護區和公園建設、開展溼地產權確權試點等措施,實施恢復植被、修復鳥類棲息地、清淤疏浚湖泊等溼地保護恢復工程,基本形成了銀川、石嘴山、吳忠、中衛四個“水韻城市”。

作爲全國唯一一個獲得“國際溼地城市”之稱的西部城市,銀川市通過修復、清淤、擴湖、植綠,實現了大小湖泊間的互聯互通,構建了一道水不斷流、綠不斷線、景不斷鏈的溼地生態屏障。目前,銀川市區溼地率達10.65%,溼地保護率超過78.5%,6處國家溼地公園、近200個自然湖泊和沼澤溼地,有野生鳥類200多種。閱海、鳴翠湖、寶湖等溼地公園,成了市民的熱門打卡地。

“每天到‘天然氧吧’吸吸新鮮空氣,心情都不一樣。”6月初,在吳忠市區人工溼地公園的人行綠道上,三五成羣的市民信步閒庭,舒心愜意。該市有溼地77.38萬畝,羅家湖、乃光湖等大小湖泊、溼地星羅棋佈,黃河溼地公園等3個國家級溼地保護區內灘塗遼闊,鳥類最多時達到百萬只,豐富的溼地資源成爲市民休閒的好去處。

截至2018年底,我區溼地面積達310.8萬畝,有河流、湖泊、沼澤和人工溼地4類,已建立溼地類型自然保護區4處,建成國家級溼地公園14個、自治區級溼地公園10個,建設國家級城市溼地公園1處,溼地保護率達到51.6%,溼地資源已成爲重要的生態和景觀資源。(記者 馬照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