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勁松怒斥某些演員不要臉,32年的黃金配角教你做人

“但願這些角色一直不會讓你忘記,但願我可以以我的職業爲驕傲,因爲我的每一個角色都在嘗試給予他生命的重量。”

|作者:阿曄

“什麼時候演員成了一個背臺詞都要被表揚的職業了?背臺詞是你上戰場的那支槍,你能告訴我說你到了戰壕裏沒拿槍嗎?你多不要臉哪?”

昨天,在上海電視節的論壇上,演員王勁松怒斥如今一些年輕演員不專業,還吐槽現如今的朋友圈也令人感到困惑——

比如,很多人說自己參演的劇又破了多少億、某電視劇全國收視第一,可奇怪的是,有時一天內他會看到好幾部劇都是第一,“每個人都是第一,到底誰是第一,我真的不知道。”

作爲一個演技“炸裂”的老戲骨,又有一堆經典角色傍身,王勁松說這話底氣十足。

這番發言也獲得網友力挺:“老戲骨,懟得好!”

昨天,王勁松在上海電視節論壇上發言。

王勁松怒斥某些演員不要臉,32年的黃金配角教你做人

用32年才讓人記住

如果你看過前不久熱播的《破冰行動》,那麼一定也曾爲王勁松的演技折服。

第一集開頭,警察雨夜抓捕,陷入毒品村千人圍堵,槍掏出來都震懾不住衆人,就在此時,伴隨着一聲“東叔到”, 王勁松扮演的族長林耀東從雨傘下款款走來,上千人規規矩矩地讓出一條道兒。

然後,他不緊不慢地擦了擦鏡片上的雨水,動作輕巧,眼神堅定。

王勁松怒斥某些演員不要臉,32年的黃金配角教你做人

這個出場讓人驚豔,林耀東也被大家“蓋戳”:大反派無誤。

除此之外,王勁松塑造過的經典形象還有很多:《大明王朝1566》中的太監楊金水,《北平無戰事》裏的保密局站長王蒲忱,《琅琊榜》中的侯爺言闕,《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裏謀略過人的荀彧……每個角色都紮實而生動,可他卻始終是“被遺忘的人”。

用王勁松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一直在邊緣,從來沒有在一個特別輝煌的場合成爲萬衆矚目的焦點”。

在從業的30多年中,王勁松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演“一堵牆”。

彼時,他還是剛剛進入南京話劇團的小年輕,基本上沒角色可選,大都是羣衆演員。“懵懵懂懂的,反正就是跟着走,讓你演什麼就演什麼。”

在那場戲裏,他被套上一件大袍子,從頭到腳,衣服一邊是黑的,一邊是白的。“演一堵壞的牆時,把黑的一邊轉向觀衆;當牆變好,再把白的一面轉過來。就是一道具,不需要你出一聲,一個字也不用說。”

這個角色給他最大的收穫是意識到自己無比渺小。此後,這種“渺小”幾乎貫穿了他的演員生涯——他演了一個又一個配角,直到有一天人們發現,躲在角色後面的人叫“王勁松”。

對此,王勁松並不失落,反而覺得很高興。“只有把角色推到前面,舍掉你自己,角色的光芒才能出來。”

也正是因爲這種心態,當“林耀東”這個角色名字上熱搜時,王勁松才特意發了一條微博表示感謝。

王勁松怒斥某些演員不要臉,32年的黃金配角教你做人

不過,早年間,王勁松也不是沒有懷疑過自己。

在劇團的那段日子裏,他被安排的第一份工作不是演戲,而是裝臺、卸車,“沒有人來告訴你怎麼演戲,只有人催你去出苦力。”

再加上當時入不敷出的工資、居無定所的生活,還要被各種人各種鄙視,王勁松曾懷疑自己是不是沒有喫這碗飯的命。

然而,多年後再回想起那段青澀時光,王勁松更多的是釋然。

“幾乎沒有人看過上個世紀我演的電視劇,但並不代表那段時光不存在,即使是卑微的存在,也必須要承認那個人是我,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我。”

“這條路是沒有盡頭的”

說到王勁松,傅彪和張黎是繞不開的兩個重要人物。

上世紀90年代中期,電視劇市場開始興起。劇團允許演員在沒有演出時自己接活兒,王勁松開始接觸影視行業。

1999年,《等你歸來》劇組在南京拍攝,傅彪演販毒團伙的頭目,王勁松演團伙的境外聯絡人。有一天晚上,傅彪泡了一大壺鐵觀音,找王勁松聊戲。聊到最後傅彪問:“你有想過去北京嗎?”

“不想去,我覺得在南京挺好的。”王勁松答,“我又不認識人,到北京去還得拿着照片到處給人家送,太沒面子了。”

“你覺得你現在很有面子嗎?”

傅彪的一句話懟得王勁松啞口無言,他後來才意識到,“這一針扎得挺準的”。

2000年春節剛過,傅彪再次打電話邀請,王勁松便坐着火車來到北京,開始了北漂演戲的生涯。4年後,傅彪病重,王勁松去醫院看望。傅彪對他說:“勁松,你演老生,這輩子就有飯喫。”

至今王勁松都很感念傅彪在彌留之際那樣囑咐他,而他也真是在一個個“老生”的角色中走了過來。


王勁松怒斥某些演員不要臉,32年的黃金配角教你做人

他和張黎的緣分開始於2005年的《錦衣衛》。當時,王勁松飾演崇禎皇帝朱由檢,其中有一場很經典的戲:

還是“信王”的朱由檢派錦衣衛去刺殺懷孕的假奉天夫人,臨行前,他擺了一桌宴席,在飯桌前說了錦衣衛之前犯下的7宗罪,一步步將對方逼到“我沒有顏面面對你,我死給你看”,之後他才話鋒一轉說:“你先把這個事情做完,看看你還行不行!”

在王勁松的理解裏,朱由檢應該以高官厚祿、金銀財寶相許之,如此逼迫要是把錦衣衛嚇跑了怎麼辦?相當納悶的王勁松便去找導演張黎理論,張黎不理他,他只好回去自己琢磨。

慢慢地,他想明白了,“古人和現代人是有區別的,古人重名節而輕生死,這纔是他的思維方式”。他後來總結說,“應該反向思考。”

這次合作的成功,直接把他推到張黎2007年導的另一部戲《大明王朝1566》中。

在這部劇裏,王勁松飾演陰鷙狠毒但對家人朋友重情重義的太監楊金水——一個戲份不多的小人物,上通下達,左右逢源。

王勁松怒斥某些演員不要臉,32年的黃金配角教你做人

該劇播出後,在網上引起討論最多的就是楊金水,他如何用不同的手法端蓋碗茶,如何給乾爹捶腿,如何裝瘋……幾乎細緻到每一幀表情。

這次表演被觀衆奉爲經典,但是據王勁松形容,拍這部劇的時候,導演張黎的手上像是有一個魔咒,無論自己怎麼準備,總是逃不脫導演的手心。

當時,王勁松每天埋頭研究人物,就是想得到張黎的認可,想聽他說一句“你準備得真好”或是“真讓我刮目相看”,但每一次王勁松都會發現,自己的提議總是在導演的考量和預期之內。

“那一刻,你會覺得這條路是沒有盡頭的,這麼美,這麼神祕。生命有限,你要學的東西卻是無限的。”

也是自這部戲起,王勁松覺得自己演戲開了竅。“作爲演員,你不能只想你的這幾步,因爲你是一個環境下、一整盤棋中的一顆子,必須整盤下完纔可以做好這個事情。”

“角色是演員生命的重量”

王勁松今天的紅,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他在細節上較真。

比如,常規來說,影視劇中服裝會把上衣做短一點,褲子做長一點,這樣在鏡頭裏會顯得演員比例好一點,腿長一點。但是王勁松在《破冰行動》劇組時,卻向服裝組提出:衣服要長。

“我就要衣服得長,不要腿長,沒有意義,腿長他走路重心高,顯得不穩重。上衣長的時候呢,這個人重心低,特別穩,每一步都是穩穩地在走,這纔是林耀東。”在他看來,敢拿掉修飾性的東西,最真實地貼近角色,纔是職業演員。

再比如,拍電視劇《推手》時,需要一個被打碎的古董茶杯,由王勁松飾演的角色在劇中反覆粘合。

爲此,王勁松自己準備了一個有300年曆史的真古董茶杯,當他把杯子遞到道具手裏時,對方都驚呆了,反覆跟他確認是不是真能按劇情需要把這杯子掰破。

王勁松怒斥某些演員不要臉,32年的黃金配角教你做人

電視劇《推手》劇照

還有去年,拍攝古裝劇《鶴唳華亭》時,需要一個表現宋代點茶的茶盞,裏面用的盞也是他買的——宋代的,只爲帶到劇組去拍一場戲,“我堅持認爲,應該用最準確的方式獲得完美表達。”


王勁松怒斥某些演員不要臉,32年的黃金配角教你做人

王勁松有自己的堅持,但也能感覺到表演行業正在塌陷。

“現在的節奏太快了。”王勁松說,有時一個月要拍20集甚至更多,在這種節奏下,人心是浮躁的,少有劇組圍讀劇本,也少有人爲一個道具爭論不休。“一部戲接一部戲演,甚至同時在幾部戲上,演員根本沒有呼吸的時間和空間。”

直到現在,王勁松最念念不忘的依然是當年拍攝《大明王朝1566》時的情形。

他還記得飾演嚴嵩的倪大紅有場戲,他身披朝服,頭頂相冠,長跪不起。等到換機位了,他仍保持着那個姿勢。沒有人去打擾,大家都安靜地繞着走。一個燈杆不小心碰着了他的帽翅,帽子略歪斜了,他竟一言不發,以一個80歲老年人的狀態,緩緩舉手扶正帽子……

如今,那樣沉下心拍一部戲的日子似乎再也沒有了。

但他不喜歡去抱怨這個事,他信奉的是,有話說話,不要無病呻吟,身體力行地去做自己該做的。“讓大家知道還有人在堅持。我把自己的戲演好,就做我自己的那條河,哪怕小一點沒關係。”


王勁松怒斥某些演員不要臉,32年的黃金配角教你做人

前不久,王勁松在微博上發了一篇長文,結尾是:

“我希望把多層次多變的角色呈現出來,而不是讓你們看到簡單平面符號的人物;我希望我厚重的時代特徵和民族記憶呈現出來,而不是雜亂無章的五顏六色都有低級品;我希望把難以言說的靈魂解讀出來,而不是簡單粗暴的你看後即忘記的人物。但願這些角色一直不會讓你忘記,但願我可以以我的職業爲驕傲,因爲我的每一個角色都在嘗試給予他生命的重量。”

現如今,是時候恭喜他了——演員王勁松,你做到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