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財務行業已經八年整,做了三年出納,五年的會計,從一個會計菜鳥到現在的老鳥,經歷頗多,心得也不少。我入職的時候比較幸運,單位安排導師帶徒,也遇到了一個很好的師傅,所以上手比較快。下面就個人經歷說下會計新手的如何快速度過新手期。

1、查看往期會計憑證

剛進單位的時候,一般會計主管真的只會安排會計新手負責一些雜活,比如處理簡單的報銷、裝訂會計憑證,甚至端茶倒水的,爲啥?歸根到底只是不放心而已,所以要有點耐心,“心急喫不了熱豆腐”!

而這就是會計新手面對的第一個挑戰,但也是第一個機會。這期間最主要的就是查看往期的會計憑證,基本一個季度就是一個完整的結算週期,多看幾個季度,對單位的業務就能有一個大致的認識,起碼心裏也有譜了。

2、做賬、做賬、做賬,重要是事情說三遍

當查看完往年的會計憑證後,即使是會計新手也一定對單位的業務流程、會計分錄、會計科目基本上會有一個大致框架,當然這也只是個框架,要想轉化成自己的知識,動手是必須的,俗話說得好"實踐出真知”。

但作爲會計新手,基本上單位財務部的權限是相互獨立的,要保證不相容崗位的分離,不然出納、會計你全包了,最後單位的錢被你打到自己錢包,那單位不是虧大了?所以說要把握到第二個機會---實操做賬,就很關鍵了。

如果單位部門分工不是很細緻,而且人少業務多的情況下,那在會計新手在查看憑證的時候可記得嘴甜點,手勤點,有什麼問題多請教會計主管,讓他覺得你肯學上進,那麼時機到了,說不得他就會給你增加做賬的權限或者讓你協助他做賬,從而分擔他的一部分工作量,這樣的壞境是最容易成長的,在做賬過程中,通過對一條條會計分錄的編制思考,瞭解業務的實質,很快就能獨當一面。

當然如果進到的是大企業,這個實操難度就大了,一般這樣的企業專業化程度很高,出納、社保、固資、報表等都會有專人負責,這種情況下最好的辦法還是先把自己負責的業務學透再謀後動,因爲大企業的財務大多數會採用輪崗制,每隔一段時間會調整崗位。雖然不利於會計新手的經驗積累,但在規範化、流程化下,個人的基礎還是比較牢靠的。

當然,財務涉及的內容還是很多的,比如稅務、固資、社保、報表等等,就不一一細講了,大家有什麼財務的問題,也歡迎留言提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