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大麦网联合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日前发布了《2017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移动支付已从“山珍海错”变成了“家常茶饭”。由此衍生出来的电子票消费及无设备验票也逐渐规模化的应用到了演出市场。报告显示,目前最大的票务平台、国内领先的现场娱乐综合服务商大麦网的电子票覆盖率超40%,无纸化已成大型赛事节展的“标配”。

  图说:便捷的电子票受欢迎 官方图

  人工智能赋能现场演出

  9月7日,在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主办的2018中国(北京)演艺博览会开幕论坛上,大麦网场馆事业部总监宝玉透露,目前,大麦在北京国际长跑节、郑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杭州中国国际动漫节、新疆库尔勒“国际军事比赛-2018”、上海ChinaJoy游戏展、大连青岛啤酒节等多个大型项目中都采用了无纸化操作。宝玉表示,电子票是在纸质票基础上推出的一种方便、快捷的电子认证形式。以往用户只能通过快递或上门取票的方式获取纸质门票,现在用户可以凭借二维码,直接扫描入场,极大的简化了入场流程。与此同时,随着电子票及无纸化的普及,门票的流转过程可被追溯到源头,对于不法分子投机倒把兜售假票能够起到重要的防范作用,有助于进一步规范票务市场。报告指出,未来,云计算、人脸识别技术也将广泛应用于大型演出现场,提升用户入场便捷性,提高安保防范,领跑“智慧现场”时代。

  图说:中国现场娱乐观演人群中女性居多 官方图

  年轻“高知女”领新风尚

  数据显示,2017年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489.51亿元,相较于2016年的469.22亿元,上升4.32%,变化并不大,但近年来,中国现场娱乐消费市场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以男性主导的消费格局正逐渐被高学历、高收入女性日渐提升的消费需求刷新。报告显示,中国现场娱乐观演人群中女性居多,占比达61%,远高于男性的39%,尤其在话剧歌剧、音乐会、舞蹈芭蕾等剧场类演出中,女性用户更是高达64%,票房贡献度几乎是男性的2倍。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剧场观众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高达93%。

  从年龄上看,95后现场娱乐消费升级提速最快,特别是在演唱会品类上,几乎是每10个观演用户中就有3个是年轻学生。当然,消费能力最强的还是25岁-39岁的中青年家庭用户,占比达55%。

  图说:现场娱乐消费正在“亲民化” 官方图

  三四线城市下沉提速

  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演出市场,大型演唱会、音乐节演出达2400场,较去年上升了14.29%,票房收入37.64亿元,较去年却只提升了7.91%;剧场演出9.3万场,较去年上升了5.48%,票房收入77.21亿元,较去年只增了4.27%。由此可见,现场娱乐消费正在“亲民化”。某种意义上,这也促使了演出市场的下沉。

  以演唱会市场为例,头部艺人资源从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青岛等一二线城市,向台州、镇江、衡阳、安顺、达州等三四线城市的下沉。以张学友“A Classic Tour学友·经典”演唱会为例子,两年的时间去到了全国100多个城市,9月7日刚在贵州遵义结束第184场,现场4万歌迷座无虚席。与此同时,焦作、咸阳、安庆等场次已在火热销售中了。而业内资深人士人分析认为,“优质口碑剧目”的“下凡”是剧场类演出向二三线城市下沉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经过多年的市场积累,一些优秀的戏剧演出团体已经形成了IP化的品牌影响力,同时,热门小说、影视剧、游戏的舞台化改编热潮也迎来了预想的口碑炸裂。例如开心麻花、孟京辉、赖声川等话剧,几乎拿下了话剧市场的半壁江山,《巧虎》《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等儿童剧则备受二三线城市家庭消费喜爱。(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孙佳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