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日,艾米李畫廊成立十年特展:“十年一劍”在北京艾米李畫廊開幕。展覽展出了畫廊十年間合作的二十三位藝術家的作品。5位法國藝術家,1位美國藝術家,17位中國藝術家,足夠國際化的了。此次展覽特邀著名批評家慄憲庭擔任學術主持人。

  參展藝術家:陳琦,陳太陽,高茜,韓婭娟,金沙,劉玉潔,馬丹,瞿倩梅,孫浩,沈勤,童雁汝南,他們+,王鑑爲,王野夫,蕭戈,許仲敏,張見,讓·雅克·阿爾蓋勒,克萊爾·巴斯勒,瑪麗昂·巴達雅爾,馬克·帝格朗尚,伊格爾·奧澤裏,皮耶裏克·索朗 (按姓氏首字母排序排列)

  艾米李畫廊成立十年特展現場

  艾米李畫廊成立十年特展音樂會現場 攝影Nick Song

  十年一劍——一個人的多元與國際化之路

  慄憲庭

  Amy推出自己的艾米李畫廊十年特展,讓我寫點文字。我沒有資格也沒有能力對一個畫廊做出任何的評價,在我眼裏,藝術就是藝術,藝術市場屬於商界,我雖然經常強調藝術價值決定藝術品價格的看法,但藝術價值與藝術市場不可能是一種直接的關係,藝術價值系統屬於意識系統,藝術市場更多的屬於市場的系統,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一種非常複雜的關係,我不是專家,不敢妄言。所以,我只能就這個展覽說一點自己的感想。

  我使用“十年一劍”的題目,是因爲這是Amy爲自己的畫廊策劃的一個十年特展。俗話說十年磨一劍,這把劍的鋒利程度,有待畫廊系統去評價。副標題有“多元與國際化”的字樣,指的是Amy特別的法國背景,這使她多年在國際和中國藝術界之間遊走,觀看和選擇自己喜歡的藝術家。我在“多元與國際化”前面又加了“一個人”的定語,因爲這是她探索的一種帶有她個人的價值觀,與國際、中國藝術大的價值系統,相互交融、磨合的藝術展覽和經營系統。

  這次展覽一共展出23位藝術家的作品。5位法國藝術家,1位美國藝術家,17位中國藝術家,足夠國際化的了。所展出作品來自6位油畫家,5位使用水墨媒介的藝術家,2位使用紙本媒介的藝術家,1位影像裝置藝術家,1位水印木刻版畫家,1位攝影藝術家等等。這些藝術的語言、風格、觀念,包括關注傳統與當代的關係等等,涉及的面也很寬廣,各方面都足夠多元。所以,如果我們要找到一個詞能夠概括這個展覽的特點,幾乎不太可能。但從這些藝術家作品來看,對於傳統的挪用,以及對傳統與當代關係的關注,我想大概是這個展覽的一個主要看點。

  這個展覽中的大多數藝術家,都在艾米李畫廊做過個人展覽或者聯展,畫廊對於他們的作品也曾有過詳盡的介紹。所以,我只能就這個展覽說一點個人的看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大概就是對於傳統的挪用,以及關注傳統與當代關係的作品了。如新工筆的代表人物張見和高茜,他們都對中國古典詩詞有深入的研究,作爲現代人,他們善於把體會到的傳統詩詞境界,結合今人眼中的現實物象,“發古之幽情”;同是使用中國傳統媒介,金沙卻借用西方文藝復興大師的名畫,抽離其中人物的肉身形象,只保留一個衣服殼的外形,嘲諷和寓意都很明確;孫浩的馬,使用水墨畫法、造型、構圖,西體中用,皆宗近代從西方引進的現實主義傳統,造型上有種雕塑的感覺;劉玉潔挪用浮世繪、中國傳統山水等圖像,把完全不同的時代、不同類型的圖像,通過拆解、拼接、植入到所挪用的傳統經典繪畫裏,創造了一種穿越、重疊、錯亂的時空感覺。其中本次展覽的作品,拆解了元代畫家錢選的《山居圖》,重新拼接了山和水的空間位置,甚至把裝置的因素帶進繪畫;童雁汝南看似帶有表現意味的油畫肖像,借用的是中國傳統山水畫的筆觸意味,仔細看他畫的每一幅肖像時,你會發現它們都隱藏着一些中國山水畫的圖形因素。

  法國藝術家讓-雅克·阿爾蓋勒 (Jean Jacques Argueyrolles)的傢俱設計,把法國巴洛克、現代極簡、乃至東方的一些傢俱因素,拼接爲極具超現實主義風格的作品,以及將鐵、銅、木材,與東方傳統傢俱普遍使用的大漆進行混用,尋找傳統與當代的關係和契合點。“他們+”,是賴聖予和楊曉剛的合作小組,作品既是他們兩人在繪畫技巧、觀念上的對話,畫面也將不同時代、不同文化的經典形象,融合在同一場景中,讓所有因素穿越時空在同一個“舞臺”上對話,使得場景富於一種特別的戲劇感。許仲敏的“盒子”系列,採用機械控制方法,做成類似在岡仁波齊轉山的裝置,而裝置中行走的小人造型,形成一種永無休止循環的效果。“行走”、“繁衍”、“循環”,一直是他不變的主題,他把傳統佛教觀念呈現給今天的人們,讓人去思考:一方面,世界在不斷地發展和變化,但人類其實永遠擺脫不了循環往復的命運。沈勤是這個展覽中我唯一熟悉的藝術家,他的創作道路讓我想起林風眠——從現代派開始,使用水墨媒介,進入禪一樣的寧靜境界。作品從80年代的超現實主義開始,繼而出現抽象水墨,黑白分明的硬邊,與邊緣線曖昧不清的陰柔造型,交織出一種神祕畫面。後來的創作,多以風景、園林爲題材,詩意般的幽靜、淡泊,總會讓人想起宋畫,或者更確切地說,一種形而上的悠遠和疏離,讓你的腳步悄然停住。

  繼承傳統繪畫因素,表達個人感覺的作品,在這次展覽中也很突出。如法國藝術家馬克·帝格朗尚(Marc Desgrandchamps),瑪麗昂·巴達雅爾(Marion Bataillard)以及克萊爾·巴斯勒(Claire Basler),還有美國藝術家伊戈爾(Yigal Ozeri),中國藝術家陳琦,他們都在繼承傳統技藝上,無論題材、造型,以及畫面處理上都找到自己獨特的個人風格。這幾個藝術家的作品,都給人一種在情感表達上非常細膩的感覺,而且作品都有一種技藝完美和精緻的特徵。

  抽象作品是這個展覽的第三個看點。中國藝術家王野夫,使用最簡單的鉛筆,把黑與白的對比,硬邊與類似中國水墨暈染的柔和、豐富、多層次的對比,和諧地處理在同一幅畫面裏,讓作品產生一種神祕的意味。與王野夫安靜的畫面相比,身爲女藝術家的瞿倩梅,作品氣勢恢宏得更像一個“爺們兒”。她使用紅木屑,混合巖彩,然後一遍遍用大漆罩染,打磨, 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尋找和建構出畫面或圓或隨意潑出的造型,簡潔大方,又斑駁陸離。藝術家說自己的創作靈感來自於大自然,如同山河大地經年累月地風雨侵蝕,人生的坎坷不平,留下的都是說不清楚的痕跡。王鑑爲出身書法世家,自己也曾練習書法,抄寫經文,然後他放棄書法,使用日本巖彩,結合多層畫法,把佛教中的各種形象概括、抽離出各種具有象徵含義的幾何符號,畫面在抽象和象徵之間尋找一種歷史感覺。90後的中國設計師陳太陽的作品,把硬邊和簡潔的幾何造型,與輕靈、有空間感的造型串聯起來,讓作品有了一種建築的感覺。

  韓婭娟的作品初看有點卡通化,但畫面意味卻並不卡通,反而帶有一種形而上的嘲諷和荒誕,畫面色彩單純、鮮豔甚至有些時尚,充滿了耐人尋味的冷冷的理性,似乎有意且不動聲色地把時尚的快樂和理性的距離感合併處理。馬丹的畫面,色彩也有種卡通意味,鮮豔的顏色,童趣般的造型,讓整個畫面充滿一種童話般的氣氛,一塊塊的紅土和一團團的白雲,自然來自於她雲南家鄉的印象,尤其是每幅畫面都有的那個穿紅衣服小女孩的背影,也許是作者本人,也許是作者心意的化身——意欲帶領人們走進美麗、純淨的童話世界。

  還有這個展覽最爲特殊的兩位藝術家,一位是法國著名全息影像藝術家皮耶裏克·索朗(Pierrick Sorin),一位是生活在南京的攝影藝術家蕭戈。看過前者的作品,你才知道什麼是高科技的全息影像;而後者是馬格南圖片社風格的紀實攝影,展現的是世界各地街頭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小人物和場景。一個是依賴高科技創造出來的幻象;一個是世俗社會的人文景觀,都是藝術家想要表達的感覺中的真實,有的可以讓觀衆觸摸到,即便是司空見慣;有的是關了電源,就什麼也沒有了。

  藝術真奇妙,因爲世界更奇妙。

  展期 : 2018年9月1日-10月28日

  此次展覽部分作品:

  陳琦 不確定的真實 No.2 木板水印 164x181.5cm 2017

  高茜 莊周夢 32x47x8cm 2018

  韓婭娟 知遊者 布面油畫 200×120cm 2011

  伊格爾·奧澤裏(YigalOzeri) 無題:梅根( Untitled:Megan ) 布面油畫 91x137cm 2017

  陳太陽 不告訴你的蛋糕烤盤 60x90(X2) 綜合材料 2018

  金沙 勃魯蓋爾的陷阱 絹本水墨 38cmx64cm 2018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