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始shí、饲sì、一yì)是由仓的省形“人”和粮的省形“良”结合而成的字。仓为收藏谷物的库房;粮为可以吃的谷物或豆类。食为收藏米粮的过程。借“始”声,表示食为万物(生物)之始,凡是生物豆需要食物。民以食为天,食为人之本,本为根,根为始。借“饲”声表示食可喂养动物。借“一”声说明始数为一,体现食为本之意。始作偏旁,简化为“飠”扩大了可食范围,“”为竹笋,意为不仅粮食可吃,某些植物的根牙也可使用,草书简化为“饣”更加扩大了储藏方式和可食范围。食物不仅有粮食还有水果、肉类等。采用了横钩“乛”表示横向相对、水平相对;竖钩“亅”表示纵向相对、垂直相对。把可食范围扩大了。只要相对能食用的物质,都可做食物。

食的本义为储存粮食的过程。引申为1.饭,如食次(酒菜和点心之类)、食店(饭店)、食垒(一种有几层屉的食盒)、食嗓(食道)、食膳、食为民天(饮食是人民最重要之事);2.粮食,如口中食、食地;3.食物的通称,如猪食、鸡食;3.食禄,俸禄; 4.特指日蚀或月蚀,如‘日中则昃,月盈则食’;5.吃,如废寝忘食、吞食、食藿悬鹑(形容贫穷困苦)、食肉寝皮(食其肉而寝处其皮,形容痛恨之极);6.靠着吃饭,赖以为生,引申为依赖、依靠,如食力(依赖民众的赋税生活)、食邑(卿大夫的封地);7.享受、受,如自食其果、食德(享受先人的德泽);8.垦耕,如食力(依靠自己劳力而生活);9.背弃[诺言],如食言而肥;10.接受,采纳,贤圣不能正不食谏诤之君。—《盐铁论》;11.祭献,享祀,如食监(掌管晦时祭祀的官)。食 [sì]1.拿东西给人吃,后作“饲”,如食监(监督做饭的官)、食饥息劳(使饥饿者饱肚,使劳累者得到休息);2.使鬼神享受祭品,如食祭(用酒饭祭祖);3.饲养、喂养、供养,如食马(喂马);4.引申为喂奶,如食母(乳母);5.宴请,‘饷食宾射,共其膳羞之牛’。食 [yì]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