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蛋不在陰囊,那會跑哪去?隱睾症是小兒常見的泌尿科疾病,約有1%嬰兒的睾丸跑到腹腔或腹股溝;提醒家長,隱睾症的手術治療是越早越好,拖太久才處理恐導致生育力降低。

蛋蛋跑到腹腔去了!隱睾症最遲別超過2歲

什麼是隱睾症?

出生之前,男嬰的睾丸原先是在自己的腹腔內,在媽媽肚子裏第七個月開始下降到陰囊,出生前多數已經降到正常位置,但是有1%左右的嬰兒,出生之前睾丸沒有下降到陰囊,隱睾的睾丸位置可能在腹股溝,也可能在腹腔裏面,所以我們並無法在陰囊內觸摸到睾丸的構造。

隱睾症如何診斷?

隱睾症的診斷並不難,通常父母親在幫小寶寶洗澡時,可以順便摸一摸陰囊內有沒有兩顆睾丸,如果有一側或者兩側摸不到睾丸,應尋求小兒科或小兒外科醫生再做進一步檢查。

隱睾症有哪些後遺症?

1、生育力降低

睾丸在腹股溝或腹內因溫度較高,會影響睾丸發育,生育力因而下降。單側隱睾約有80%受孕力,雙側僅有50%受孕力。

2、惡性腫瘤風險

沒有正常下降到陰囊內的睾丸,發生惡性腫瘤的機會約爲正常睾丸的40倍。

3、睾丸容易受傷

睾丸在腹股溝,比較容易受到外力充撞而受傷或發生扭轉。

4、腹股溝疝氣

隱睾症病患有80%伴有腹股溝疝氣,嚴重恐變成嵌頓性疝氣造成臟器及睾丸壞死。

蛋蛋跑到腹腔去了!隱睾症最遲別超過2歲

發現隱睾症,最好2歲前接受治療

原則上,隱睾症的治療是越早越好,在1歲前,約有1/4的機會,睾丸可以自然下降歸位,因此在這之前的隱睾症只要觀察即可;如果1歲後睾丸仍未下降至陰囊,最好能在1歲到1歲半手術矯正,最遲不要超過2歲。

因爲研究發現,1歲前,正常睾丸與隱睾的製造精子細胞數量約略相等;但2歲後,隱睾的造精細胞數量明顯減少,8歲以後,隱睾就會完全失去製造精子的能力,因此建議要儘早開刀處理。

隱睾症治療方式有哪些?

對於隱睾症治療,可分爲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兩部分:

1、荷爾蒙治療

藥物治療目前常用的是荷爾蒙如LHRH及hCG,可以幫助睾丸下降,對於原本睾丸位置較低者較有效,但整體來說成功率僅有25%。

2、中低位隱睾症

可以在腹股溝處切開找到睾丸,小心保留血管與精索後將睾丸下拉至陰囊固定。

3、高位隱睾症

在腹股溝無法觸診到睾丸,睾丸位置在腹腔內,則屬於高位隱睾症。如果睾丸睾丸大小正常,可觀察精索長度是否足夠下拉至陰囊,再決定要做一階段或兩階段的睾丸固定術。如果睾丸已萎縮變形,則須將萎縮的睾丸切除,預防日後癌變的機會增加。

容易混淆的疾病:伸縮性睾丸

還有另一類的小朋友並不是真正的隱睾症,而是因爲提睾肌太過敏感,受點天氣冷、緊張或焦慮的刺激而有睾丸上提的反射動作,造成暫時性陰囊內摸不到蛋蛋,稱之爲伸縮性睾丸。通常伸縮性睾丸不需要治療,到了青春期開始後睾丸就會乖乖的留在陰囊內。

蛋蛋跑到腹腔去了!隱睾症最遲別超過2歲

要怎麼區別隱睾症和伸縮性睾丸呢?提供了一個簡單的方法,如果是伸縮性睾丸,小孩在洗澡時,睾丸會因泡熱水後溫度上升,自動下降到陰囊內,這時就可以摸到睾丸。如果是隱睾症,不論怎麼泡熱水,睾丸還是下不來,陰囊還是空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