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愛奇藝後來也長了個心眼兒,去年《中國有嘻哈》改成《中國新說唱》後,愛奇藝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兒,提前用刺蝟兄弟簽下尚未有經紀公司歸屬的rapper。Rapper們從《中國新說唱》出道,加入刺蝟兄弟之前叫獨立音樂人。

(ID:jizhezhan001)

去年《中國新說唱》開播的時候,愛奇藝終於緩過悶兒來,覺得嘻哈這玩意兒確實是門生意,於是和一間藝人運營公司合作,新的公司叫“刺蝟兄弟”。

刺蝟兄弟誕生後,就簽下了《中國新說唱》的前三甲和節目中當紅的說唱歌手。

在這之前,《中國有嘻哈》選出的Rapper都投奔了諸如摩登天空這樣的唱片公司,期間說唱團體紅花會還鬧出了醜聞——地下的孩子來到地上還沒懂規矩就開始撒野,愛奇藝不僅失去了後期掙錢的機會,這檔節目還因此備受社會苛責。

刺蝟兄弟的另一個功能就是管理好愛撒野的Rapper們。現在《中國新說唱2》來了,上一屆的Rapper似乎沒出什麼問題,當然,好像也沒什麼太大動靜。

1、

Rapper們從《中國新說唱》出道,加入刺蝟兄弟之前叫獨立音樂人。

獨立音樂人這個概念很寬泛,基本上自編自唱自己灌唱片就算是獨立音樂人。比如在上一屆《中國新說唱》上爆火的滿舒克,很早就在豆瓣上以獨立音樂人的身份發單曲,順便圈了不少粉絲。

還比如出醜聞的“紅花會”,雖然標榜說唱團體,但並沒有得到經濟公司有效扶持,算是地下音樂。Rapper們以一種閒散的方式形成組織或自立廠牌,即便在相對成熟的搖滾樂圈,新晉樂隊也都是如此。

其實,音樂圈是明白這些獨立音樂人的價值。因此在初代《中國有嘻哈》剛結束時,摩登天空就找到了TT和紅花會等人,並給了他們一份合約。而其他選手也紛紛被另外的經紀公司籤走,或留在原本的廠牌繼續發展。

因此那一屆的Rapper大多消失在公衆視野了。

彼時愛奇藝眼看自己搭了一個火爆的嘻哈舞臺,卻把造好的明星拱手送人,估計也很着急。

所以愛奇藝後來也長了個心眼兒,去年《中國有嘻哈》改成《中國新說唱》後,愛奇藝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兒,提前用刺蝟兄弟簽下尚未有經紀公司歸屬的rapper。且爲了保證藝人不被挖角,愛奇藝規定合約到期前暫不能再籤其他公司,而已經有經紀公司的選手,其公司將與愛奇藝共享經紀合約。

但實際上,愛奇藝是不願意染指藝人經紀業務的。

愛奇藝高級副總裁,《中國新說唱》總製片人陳偉曾對媒體表示過他的擔憂,“對rapper們來說,知名度突然之間大增,出了負面輿情,這些孩子就消失在公衆視野,如果一茬接一茬都是這樣,中國的說唱是不是就沒人管了?”

想把來自地下的獨立音樂人管好,對愛奇藝來說並非容易。前車之鑑是擁有PGONE的摩登天空。PGONE的事兒到今天還是娛樂圈的大談資,被封殺時摩登天空也在苦笑中感慨“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現在“壞學生”到了愛奇藝手裏,對刺蝟兄弟和愛奇異來說,是個大考。

2、

Rapper與刺蝟兄弟的關係,在合約上僅維持一年。一年之後是否續約,由藝人自己決定。

這個消息公佈的時候,爭議聲音顯然很大。有人質疑愛奇藝利用旗下經紀公司賺快錢。

但由於優渥的條件,刺蝟兄弟還是簽下了節目中的23強選手以及一部分人氣選手。他們當中既有在這個文化中沉浸多年的OG,如派克特、功夫胖、馬俊、孫旭;也有中國說唱文化推廣者,如孔令奇、周湯豪,同時也有劉柏辛、李佳隆、ICE這樣新生代。

將這些人整合起來就會發現,刺蝟兄弟突然成了中國說唱屆的扛鼎廠牌。

這之後,刺蝟兄弟像偶像經紀公司那樣,爲選手開辦了一個創作訓練營。聽起來怎麼樣?Rapper們搖身一變成了“Rapper練習生”。

這些“Rapper練習生”們,需要接受“正規軍教育”——包括聲樂、說唱技術、編曲作曲等各種各樣的能力培訓。

同時,刺蝟兄弟還提供給“Rapper練習生”線下演出、出境、廣告代言等鍛鍊機會。而Rapper則要不斷創作新歌。要知道很多Rapper出道於民間,在參與比賽之前就已經擁有衆多作品,可這些作品的版權歸屬又非常複雜,對於愛奇藝來說,乾脆讓老炮變新手,重新創作一切。

總之,生於街頭的Rapper別管以前多麼硬核,在訓練營裏都過着每天打籃球、上課、寫歌的練習生生活。刺蝟兄弟甚至會爲簽約選手安排心理諮詢師做心理疏導,因爲這些選手“面對外界的關注,再加上湧上來的大量工作,這些人內心可能都還沒來得及適應”。

最終,你在屏幕中看到的“Rapper練習生”的作品,比如艾熱爲電影《風語咒》演唱了熱血版插曲《風語畫江湖》;那吾克熱給電影《蘇丹》唱了同名推廣曲;劉柏辛與王以太爲PUMA品牌創作了《PUMA》廣告歌,前者還登上了《大都市Numero》雜誌封面;周湯豪登上了《ELLE MEN》封面。

屏幕背後,刺蝟兄弟則衍生出“刺蝟現場”,爲Rapper們提供與粉絲直面的演唱會和Livehouse演出機會——說白了,一起賺錢一起花。

3、

接下來就是已經開場的《中國新說唱2》了。但刺蝟兄弟還是隱藏在背後,炮製練習生的規則,將上場的人氣Rapper收入囊中,如此往復,樂此不疲。

在一篇新聞稿中,刺蝟兄弟被稱爲“用互聯網思維做藝人經紀公司”。

瞭解一下:

以往傳統經紀公司運作模式更加偏向B端,面對的都是如影視製作公司和音樂製作公司等;而刺蝟兄弟則將重心放在“C端”粉絲和大衆上,以“多IP整合運營思維”用互聯網思維的新經紀模式來強化藝人品牌屬性、特色標籤。而所謂“互聯網思維新經紀模式”是指刺蝟兄弟在保證B端收入的同時,將更加面向C端,開發更多TOC產品,增加C端收入佔比,這也是“互聯網思維新經紀”模式的成立條件。

這一段說的就是,讓Rapper與粉絲們有更多的接觸機會,粉絲可通過網絡來見證Rapper的成長,通過互聯網拉近二者的距離,包括《中國新說唱》中的rapper們,已經通過一系列面向粉絲的活動,比如愛奇藝尖叫之夜和刺蝟現場等,獲得了大量關注和好評。

去年《中國新說唱》開始的時候,的確瘋狂了一陣子。

比如《Global Times》用了很大的版面對《中國有嘻哈》做了報道,並在標題中提出“《中國新說唱》節目以推廣中國元素爲特色。”China Daily則在報道中強調了這檔節目突出的“年輕氣氛”。

當時的數據統計是,《中國新說唱》首播4小時播放量破億。不過後來這檔節目的表現卻差強人意,一是來自很多人對“加拿大男孩”的做作過於反感;另外一點,不少人覺得節目失去了嘻哈的意義。

到了現在在豆瓣上,這檔節目的評分爲4.8分,幾乎到了慘不忍睹的地步。

雖然評分低,爭議大,卻不會撼動愛奇藝試水新的互聯網思維藝人經紀模式。爲了做好這塊業務,愛奇藝與《中國新說唱》藝人總監王甜甜的公司,一格傳媒合資成立了刺蝟兄弟——這就是這家經紀公司的前傳。

目前爲止,尚不知道簽約刺蝟兄弟,搖身一變成爲“Rapper練習生”各位選手是否榮升OG成爲大佬,但有一點直得肯定,rapper在商業化的路上必定會和曾經的理想產生衝突,這個時候,此爲兄弟的“互聯網思維模式”還能贏嗎?

或許陳偉的話可以回答這一點:“這些rapper,無論是新人還是很OG的rapper,他們也會經過這樣一個過程,他們也會理性的思考,我到底適不適合來做大衆化的傳播?在大衆領域的話,肯定要更符合大衆審美標準、大衆傳播的概念和邏輯,你的作品是要好聽的,健康的,積極陽光青春的,你要按照大衆歌手的標準規範自己,你才能走的更遠。”

今晚《中國新說唱2》已經開播,rapper們準備好和愛奇藝的刺蝟兄弟們Say hello了嗎?

閱讀更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