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八年總投資額超過1300億元人民幣、行業企業獲得投資幾率高於其他行業2-3倍,BAT與VC紛紛押“重注”入局……如果說能確切預見到的未來趨勢,人工智能是熱點之一。

從IT(Information Technology)轉向DT(Data Technology)的當下,任何行業和企業面對人工智能的發展都不敢怠慢,而就在今天宣佈“退休”的馬雲老師,也曾在演講中公開表示,希望倡導教育改革,幫助年輕人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

人工智能到底是什麼?

人工智能正在切實的解決哪些問題?

當下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趨勢和投資方向?

近日,在2018“創響中國”創新創業大賽複賽頒獎典禮暨“人工智能&大健康”論壇上,華映資本合夥人章高男圍繞以上三個問題展開了分享。他認爲:AI不是風口,是現實。人工智能可以簡化成四個層次:

首先,人工智能需要利用已有的經驗, 這個經驗的載體是海量數據;其次,有了經驗以後,要通過各種數學模型去逼近這些經驗,即算法和算力層;通過模型預測未來,將預測應用到不同的領域,就是各種學科;把學科應用到場景,就變成了商業應用。

面對人工智能的發展,章高男看好以下三大投資方向:

AI+行業:強場景、強剛需,AI賦能升級產業模式。如智能物流,自動駕駛,無人倉儲,安防;無人零售(深蘭科技)等;

AI paas 平臺:能夠降低AI使用門檻,提升效率。如天雲大數據,第四範式等;

底層技術:AI 芯片,前端傳感器等。

以下爲章高男演講實錄(經整理):

大家下午好,很高興今天能夠在這裏跟大家做一個關於人工智能的探討,其實人工智能對很多人來說已經是耳熟能詳了,但每個人對人工智能的理解以及層次是不一樣的。因爲今天在座的很多都不是技術出身,所以我儘可能把人工智能這個技術領域簡化成一個模型,方便大家去探討。

人工智能到底是什麼?

我把人工智能簡化分成四個層次:

首先人工智能要利用已有的經驗,而這個經驗的載體就是海量數據。大部分的人工智能依靠的機器學習方法,都是有監督的學習,或者半監督的學習。當然也有一些簡單的強化學習,但效果相對有限。既然是監督學習,首先要有數據,要利用已有的經驗。

第二步有了經驗以後,要通過各種數學模型去逼近這些經驗,這就是算法和算力層。算法是理論基礎,算力是工程實現。算法框架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所以國際領先的大公司都在不計成本打造,例如Tensorflow,Torch等。

第三步有了模型,下一步就是通過模型預測未來是怎麼樣的,這個預測應用到不同的領域,就是各種學科。例如,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NLP,推薦,動態規劃等。

最後把學科應用到場景,就變成了商業應用。例如自動駕駛,滴滴的路徑動態規劃,頭條的信息流推薦,智能音響等等。今天下棋人類已經下不過機器,不僅是下棋,AI還可以去幫你做詩做曲,還有精準營銷,安防等等。

有人說AI是泡沫,有人說AI是風口,如果你真正瞭解什麼是AI,你會發現其實AI不是風口,AI已經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有了大量實際的應用,而且是廣泛的應用。按上述四個層面分類,如今每個層次都已誕生出百億千億級的大公司。比如數據層的雲計算,算法算力層的Tensorflow,TPU;學科層的商湯科技;應用層的今日頭條等等。

AI不是風口,是現實

我判斷AI已經成爲現實,有如下理由:

第一,在技術層面,AI行業已經高度工程化。首先AI需要海量數據,今天企業擁有TB (Trillionbyte:萬億字節)級的數據已經很容易,大量小微企業都擁有足夠多的數據,這在十年或者二十年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所以這是一個巨大的改變。今天企業擁有數據已經不是一個很大的門檻,都可以去做AI。

另外算法和算力也實現了大規模工程化。算法算力有國際大的公司的支持,他們已經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和應用的框架,這都是已經可以工程化的框架。所以我們使用AI的門檻會大大降低。

當然這些算法的能力是有限的,今天我們想指望AI去產生思想和思維還不太現實,但是你只要給它一個明確邊界,很多場景AI會比人做的好。譬如下棋是在死活約束和方格約束的前提下,需求最優面積的動態規劃問題。有了這個邊界,AI可以遠超於人。而且最重要的是隻要給出邊界,它們的算力算法都有很好的工程化的方案,所以今天應用AI已經不是很難的事情。

第二點,除了技術工程化,AI要被廣泛應用還要有剛需。事實上目前AI已經是企業裏最大的剛需之一了。主要有兩個原因:

首先,今天企業擁有的數據的維度,跟過去比,已經大大豐富。過去十年二十年前,企業裏的數據很簡單,無非是ERP和財務數據,擁有這些數據的企業已經是很好的企業了。但今天不一樣,譬如企業要通過線上去賣東西,那麼你選擇天貓還是京東,產品的排位等等, 都有大量的數據需要商業決定。

當企業的數據維度有幾百維的時候,很難用簡單的BI(Business Intelligence)用因果關係類來分析了。這個問題要去解決,就必須應用到機器學習的方法了。

另外,今天企業擁有大量非結構化數據。比如說語音、視頻、文字,圖象,這些非結構化的數據只有機器學習的方法去做,用BI是沒法處理這些數據的。比如我們的客服對銷售的影響越來越重要,但是客服的通話記錄是文字你怎麼去優化呢?如果會用NLP和分類的方法,它可以產生更多的銷售。

所以從上述兩點講企業對AI有強烈的需求。我們也看到很多傳統行業,會有很多優化的需求。

這是我剛纔的一個觀點,這個觀點還需要有一些數據的支持。下圖是整個AI在過去幾年投資的金額和項目數,黃色的曲線線是投資金額,去年已經投了將近600億在AI相關的企業。

再看第二個圖,是從16年跟17年一對比,就會明顯發現,16年投資集中在在早期,B輪、C輪,而17年到高點是C輪、D輪,這說明他們成長的很好,行業向成熟發展。

再看一下人工智能公司,是資本的絕對熱點。人工智能獲投的公司以及未獲投的公司,它的比例已經超過50%,也就是意味着每兩家人工智能公司,就有一家會融到錢,這個在別的行業幾乎無法想象的。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投資機構都在對AI下重注。如果是一到兩家這樣做,那可能是去賭,但如果所有人去做,這說明了什麼?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再從另一個維度,即企業端的態度來看AI。大家印象最深的是百度all in AI,其實何止百度,谷歌,跟微軟, IBM,還有國內的阿里,包騰訊都在AI是全產業鏈佈局的。無論從最底層的算力層,還是核心的到基礎框架層,再到應用層,今天國內外最值錢的公司,他們都是在AI不計成本去投資佈局的。

尤其在算法框架層,因爲算法框架層是機器學習的核心,整個AI裏面最核心的部分,但是這部分基本上由國外巨頭主導,這個差距我們必須得認。當我們發現全球所有最成功的企業都在AI做大量佈局,而不是一兩家公司在賭,這說明AI的趨勢確定性。

作爲頂級的企業,你重注AI,你未必能夠成功,但如果你不部署AI,你一定不成功。未來誰佔裏這個高地不知道,但是如果你不佔領的話,也許很快會被被顛覆。

AI領域投資,我們看好三大方向

既然AI是剛需,大公司有都重注投入,那麼從投資的角度,大企業都在部署AI,應該怎麼去投呢?

我給一些自己的理解和建議:

第一,是跟場景結合。

目前,在國外多出手純技術類公司,不考慮短期商業模式,因爲他們相對鼓勵原創,有很強的技術辨別和趨勢預測能力,而目前中國的投資還是以商業模式判斷爲主。

所以在中國,AI企業要想存活,必須要跟一些場景結合。在投資AI企業的時候,建議去找一些傳統行業,AI只是一個技術,我們要找那些行業裏面做得比較好的,創始人可能不是做AI的,但他用到了AI,而且AI給產生很好的效果,這種公司值得我們去關注。這種公司有可能通過這一輪技術創新,對整個行業某種程度上進行革新和洗牌。所以不要爲了AI去看AI,你要去行業裏面看AI的因素是不是很強,真的幫企業提高效率,產生更大的價值。

第二,是利用AI幫企業賦能,降低企業使用AI的門檻。

這些企業主要是技術驅動,雖然沒有直接的場景,但是能在不同垂直行業賦能,或者幫企業降低使用AI的門檻。因爲AI要用好它,對企業還是有較高門檻的,首先要有數據的存儲和分佈,把它變成一個分佈式系統。其次,還得懂算法和業務,算法和業務結合通常要花較多時間成本。第三,最重要的是工程實現。如果你沒有做過,會趟無數的坑。這層面的人才都集中在之前擁有大量數據的大公司,人才很難獲得。所以現在市面上出現一些做AI的中間件,讓企業接近傻瓜式的使用AI。比如做物流,需要大規模路徑規劃,只要告訴目標,提供數據源,可以直接幫企業優化這個業務。華映最近投資的天雲大數據,就是做AI paas平臺,幫助企業降低AI的使用門檻。

第三,底層技術也值得關注,譬如算法芯片。

任何算法的硬件實現都有一定的侷限性,很能適用所有的算法,所以大公司不會那麼激進,這就給初創公司很好的從邊緣切入中心的機會。

以上就是我對人工智能發展的一些觀點,再次感謝!

(編輯:冉一方)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