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2018東亞港口聯盟大會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隆重舉行,來自中國、德國、法國、日本、韓國等10餘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150餘位港口航運專家學者及企業界代表等齊聚一堂,共謀21世紀港口建設。論壇上,嘉賓們縱論未來港口發展模式與智慧港口建設,以期充分發揮東亞港口聯盟優勢,優化配置港口資源,深化東亞海洋合作平臺建設。

2018東亞港口聯盟大會。

嘉賓對話。

建全球智能港口“鏈”

智能港口是未來港口的發展方向。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是全球領先、亞洲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碼頭,於2017年5月份正式投入商業運營,開創了低成本、短週期、全智能、零排放的自動化碼頭“青島模式”,在國內外引發廣泛關注。此次大會上,專家們就如何通過智能港口建設,打造數字化的“海上絲綢之路”進行了探討。

全球物流協會首席執行官凱倫·瑞表示,“我們的調查顯示,智能港口相比傳統港口,有8%至12%的效率提升。”目前該協會正在建立全球智能港口“鏈”,包括上海、深圳、安特衛普、巴塞羅那、新加坡等在內的11個世界前列的大港已經聚集起來,力爭 “智連”全球。“如果港口更加智能,而且有世界統一的標準,將更便捷、更有效率地實現物流運輸。”

“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將使港口從單純的交通運輸環節轉向營建開放、高效的平臺,成爲‘新產業走廊’的平臺,使相關業務的組織從碎片化到系統化。”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綜合交通規劃院院長張國華提出,業務模式的變革和創新已成爲港口發展的必然之舉,智慧港口將讓全球港口從“航線”上的競爭向“網絡”競爭轉變,這種轉變雖然複雜,但對發展而言卻更爲有效。

馬士基碼頭亞洲區業務發展總監蹇丹表示,“我們正在進行碼頭資產智能化,70多個碼頭正在推進智慧互聯,希望能探索出一條數字化的 ‘海上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倡議中,與泰國息息相關的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泰國港務局副總經理頌斯瑪·乾塔帕瑞斯特說,泰國目前正在打造東部經濟走廊,與“一帶一路”建設不謀而合,在這條走廊上就有泰國最大的集裝箱深水港蘭查邦港。“我們將利用後發優勢,打造智慧港口、提高工作效率,爭取與中國上海、青島等著名港口互聯互通,打造出一條數字化的‘海上絲綢之路’。”

馬來西亞凱旋資本投資公司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米佔·馬哈迪表示,“一帶一路”促進了貿易、金融聯繫以及人民之間的聯繫。“我們希望加強兩國,包括加強兩地之間的合作,港對港之間的合作,同時希望能夠實現與其他港口之間的合作,起到一加一大於二的作用,服務全球市場,而不僅限於中國市場。”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

發表演講。

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綜合交通規劃院院長張國華髮表演講。

參與全球供應鏈規則制定

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讓更多的國人重新認識了中國企業融入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性、複雜性、艱鉅性和長期性。唯有構建起一個強大的、能夠有機聯繫的賦能生態,爲中國企業進行全方位賦能,才能夠快速、深入推動中國企業融入全球供應鏈網絡體系。

在2018東亞港口聯盟大會上,有專家表示,要推動供應鏈協同製造,應用供應鏈理念與技術,積極融入全球供應鏈網絡,參與全球供應鏈規則制定,努力構建全球供應鏈。

港口在全球供應鏈中佔據着重要地位,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認爲,港口發展的路徑主要是在港口區域以及港口輻射的周邊兩到三百公里的城市,構建一個依存港口的產業生態圈。“傳統的方法能用,但不好用。以青島港爲例,要實現由大變強,就要由單純的碼頭裝卸中心向服務供應轉型,打造港口服務生態圈。”汪鳴表示,我國港口必須加快改變產業轉型升級方向和路徑,着力突破能夠有效提升國際分工地位和價值鏈層級的制約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環節,加快產業向高端化、信息化、集羣化、融合化、生態化和國際化方向發展,進一步拓展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供應鏈,積極發展大網絡、大平臺、大通道、全鏈條、新模式的物流樞紐經濟。

專家認爲,要提升我國港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必須努力提高服務水平。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徐萍說,總體上看,我國港口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建設發展,從縱向和橫向比較,基礎設施和運輸生產都達到了較高規模和水平。我國與歐盟、美國、亞洲典型國家在碼頭基礎設施能力適應性上基本相當,裝卸效率方面我國港口居於全球領先地位。“但港口強國不只是要求設施好、效率高,我國在集疏運體系的結構和銜接、口岸服務水平、港口綠色治理和安全生產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

徐萍表示,在設施、技術、管理、服務四大方面對標世界一流水平,無疑是建設港口強國的有利保障。“在設施建設上,應在做好整個港口規劃的基礎上,長遠規劃建設一流設施;技術上,優化港口基礎設施結構,提升專業化智能化水平,創新自動化碼頭技術,打造智慧港口;在管理上,應深化改革,依法治港,推進一流管理,目前我國正在進行《港口法》修訂的相關研究,以完善港口法律法規的體系,出臺港口發展的激勵政策;在服務方面,要推進港口轉型升級,打造綠色平安港口,推進港產城融合發展,加快港口從大到強。”

張國華也認爲,港口以前以運量爲標誌,現在則要以服務爲標誌,提供航運、金融、法律等方方面面的服務。“青島以港興城,要以前灣綜合保稅區爲基礎,推進青島逐步向自由貿易港轉型,整合山東半島港口航運體系。要加強金融、航運服務等國際化高端服務對外開放,推進多式聯運,強化對腹地製造業的專業服務、物流貿易的區域化服務支撐。”

上海海事大學研究生青島實訓實踐基地

揭牌儀式。

注重可持續發展

會上,國際港灣協會祕書長成瀨進以“世界港口可持續發展進程”爲題作了主題演講。他表示,爲推動港口可持續發展,國際港灣協會提出了全球港口氣候倡議,且在大部分港口都取得了顯著成績。“國際港灣協會通過對港口可持續發展的研究,獲得瞭如何通過相關措施提高空氣質量的方法,並贏得了很好的消費認可。”

成瀨進表示,現在新形成的全球港口可持續項目,從氣候變化、能源保護以及未來的基礎設施優化和提高等方面,爲港口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參考。

“亞洲佔了世界集裝箱運輸量一半以上,我們將通過可再生能源、岸電、液化天然氣船舶等,努力推動亞洲港口實現可持續化發展。”

目前,東亞地區港口包括我國港口在節能環保上與歐美典型港口存在一定技術上的差距。“像安特衛普、漢堡等歐洲港口在進行規劃和設計時充分考慮港口與城市的協調發展、港口可持續發展和港口資源合理配置等問題。”徐萍建議,我國港口應向世界先進港口學習,推進港口轉型升級,建設綠色平安港口。

張國華則建議,建立綠色物流機制、設立綠色運輸標識。他表示,注重綠色平安港口的打造,要在體制機制改革中發揮政策導向作用,倡導社會宣傳,在增加港口社會責任感的同時,提升貨主企業的環保意識。

來源:中國水運報

作者:甘琛孟君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