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訾利利 记者 刘慧丽 马俊峰 见习记者 李志远 文 唐韬 图/视频

教育就是一个圈,铁打的班主任,流水的学生。

2016年的教师节,河南商报记者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了郑州第四中学的一名女班主任老师的一天:

从早上六点多踏入校园,到晚上10点多离开校园,连轴转的一天引发了无数老师的共鸣,赢得了无数学生和家长的感动。

今年,我们再次走进了这位老师的身边,听听她和她的爱徒的故事,看他们如何在高考战场上杀伐果断,拿下全班63人30个被985高校录取,30个考取211高校的战绩。

成绩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但成绩的确是学生回馈给老师的最简洁的礼物,祝福你们!最可亲可敬的老师们,节日快乐!

她的班级学霸成堆

两年前的教师节,河南商报记者曾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了一个班主任的普通一天,在学校十几个小时连轴转的一天。

这篇《太吓人了:郑州一老师连续十几个小时,居然敢这样待在校园!你绝对做不到》在河南商报教育微信公众号“家有考生”(微信号:jiayouks)推出后,收获了几十万的阅读量和几百条留言。

当时,故事的主人翁郑州四中英语老师张晓利,还是高二年级长、班主任,两年后的现在,刚刚送走自己的毕业班,重新回到高一年级,开始新一轮的征程。

“邻居知道我的职业是老师,有一天,我晚上9点多下班回家。小区里邻居跟我打招呼说‘张老师,这么晚才下班啊……’其实,他们不知道,那次是我最早回家的一次。之前回家时,我是见不到小区里散步的人的……”张晓利感叹道。

铁打的班主任,流水的学生。

看着一批批青葱年华的少年们,和自己朝夕相伴3年,在高考后各奔东西,离情愁绪不可避免,但也是一件充满成就感的事情。

而我们记录的张晓利老师和她担任班主任的2018届高三九班,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惊人的好成绩。

高考录取接收后,张晓利和河南商报记者分享了自己的喜悦:

“我的学生龚晟源裸分677分(该同学另有30分加分),裸分全省第7名,郑州市区文科第1名!全省裸分前100名,我班2人,全省裸分前200名,我班5人,全省裸分前500名,我班12人;全省裸分前1000名,我班24人!”

而这个只有63人的班级,被985高校录取的有30人,被211高校录取的有30人,

学校老师戏称高三9班:天王盖地虎,30个985,宝塔镇河妖,全部211!

看看这份录取名单:

1、龚晟源北京大学

2、王丹曦复旦大学

3、史硕琳中国人民大学

4、李元中国人民大学

5、刘笑语香港大学

6、蔡思嘉香港城市大学

7、陈滢、郭文清、刘锴、刘珂南开大学

11、吴茹梦、何雯婷、高黎辉、刘翼如武汉大学

15、李蕾、林子颖西安交通大学

17、楚玙潞、程旭锐厦门大学

19、王怡心、刘玮、赵文可四川大学

22、王冰北京师范大学

23、王楸萱北京外国语大学

24、余笑嫣上海外国语大学

25、孙洁梦四川外国语大学

26、李卓群中山大学

27、赵紫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27、张文斐、吕晓雯、焦思李昱桐山东大学

32、周辰雨吉林大学

33、于欣琳中国传媒大学

34、马松涛、贾亦真、于千涵华中师范大学

37、杨妍闵、焦昀芃南京师范大学

……

要求学生的,她必然先做到

学霸扎堆的班级,必然是很多人艳羡的对象,要求传授经验就更正常了。

可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张晓利还没回答,她带的班级班长赵文可先说了:

“想和我们张老师一样,其实很简单,每天早上6点多到班,坚持让每个孩子讲题和背书给自己,坚持在每次考试后给每个学生做成绩分析,就够了。”

确实,像赵文可说的那样,这些事情每一个做到都不难,可难的是每一天坚持如此,对每一个学生坚持如此。

在张晓利心里,在班里和学生们在一起是基础,但用心去陪伴才是最重要的。

2018年高三一测时,班里的成绩不是很好,尤其是文综成绩。

张晓利没有批评或者讽刺孩子,而是分科目和所有老师谈话商量对策到深夜,找学校领导资深老师取经。

从一测开始,她协商了所有老师之后,决定每天拿出3个时间段来给文综科目,专门用来读背,站起来读背知识点。

“我们在座位上站着读背资料,张老师就在讲台上站着读背自己的资料,一直陪着我们。”

今年高考被南开大学录取的刘珂,对张晓利老师,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每天早上走进教室,都能看到班主任的身影。

老师不说什么,她只是去做了。

“每天一进班,发现老师坐在班里,带领大家激情读书,我就问自己,张老师不用高考,都能做到,我自己有什么理由偷懒?”

确实,如果你自习课和早读路过高三九班的教室,必然能看到讲台上挺立读书的倩影,即使穿着高跟鞋,身姿也佁然不动。

二测后,成绩果然上来了,而这个习惯坚持到了高考,高考时,全班的文综平均分考到了233.8分,让所有人惊掉了下巴。

而张晓利任教的英语科目,高考中班里140分以上的就有16人。

而打开她的工作电脑,全部是密密麻麻的数据分析,每一个同学的科目分析,纵向和横向比较,全班的各科目成绩变动分析,应有尽有。

在张老师的班里,玩的人会有负疚感!

王丹曦是个腼腆的女生,可她的腼腆仅限于学习以外的场合。

“我学习时,有人在边上讲话,我会制止他,可能在同学心里,因为影响学习而和别人吵架的我,也是个奇葩吧。”她笑着说。

她曾经很困扰,自己一直很努力,为什么成绩就是不够优秀呢?尤其是她最喜欢的班主任张晓利任教的英语科目。

曾经一次考试,她的英语仅仅考了110分,沮丧的找到了张晓利寻求帮助。

张晓利给了她两条建议,一是每天去给老师讲题,二是建议她买些优质的试卷练习。

上了高三的她开始没完没了的刷题、给老师讲题的日子。

她给自己定的任务是每天做一套英语试题,如果白天没有时间,晚上熬夜完成,通常要忙到凌晨十二点半才会上床睡觉。

“张老师说,既然英语不好,那就给我讲题吧。”每天早上,张晓利进班坐下来后,她就雷打不动的去给老师讲题。

就这样讲题、刷题、讲题、刷题,半个多月时间过去后,她发现自己对英语的感觉好了很多,知道如何去学习了。

结果就是那之后的英语考试,她基本上都考了135分以上,高考时,更是考了自己的最佳成绩141分。

在她眼里,班主任张晓利美丽温柔,但也是个非常严格的人,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对学生亦然。

“在张老师班里,老师时刻陪着我们上课、上自习、早读,大家都很努力,如果你今天玩了,会有满满的负疚感。”她说。

张晓利一直用‘卓越’的标准要求同学们,必须做到极致。

比如她任教的英语学科,她要求学生前边的客观题不能出错,要求所有人练字帖,要求英语作文在尽力的基础上再探上上一个层次的评分标准。

而让赵文可印象深刻的是张晓利对学生的熟悉程度,她了解每个人的缺陷,大家犯了错,她一般不说,一旦开口,一定一语中的。

“比如对不同学生上考生的态度,赵老师会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决定是不理他还是鞭策他,亦或是鼓励他。”

比如刘珂每次考试前一谈成绩就考不好,张晓利找她谈话都会放在考试后。

相信老师,才能从相信的老师身上学到东西

作为孩子们心中的女神老师,张晓利也是有自己的‘偶像包袱’的,比如每天穿着漂亮的连衣裙来上班。

“我们刚认识张老师时,女生们最大的乐趣就是猜张老师明天穿什么裙子,有多少条裙子。”赵文可是张晓利的铁杆粉丝。

一袭藕粉色针织连衣裙穿在张晓利身上,让她温婉的气质尽显,在她眼里,学生们的宽容和感恩才是这个班级这么优秀的原因。

她说,班里的孩子心态都很向上,碰到任何问题,总能很快调整自己,用宽和的心态对待学习。

比如班里谁的成绩好,大家会羡慕,会积极赶超,但不会嫉妒。

“孩子们愿意相信我,我唯有尽其所有才能回报,只有相信老师,才能从相信的老师身上学到东西。”她说。

作为一名成功的老师,经常被同事取经。

张晓利认为,老师的引领对于学生很重要,尤其是心态、心理上,指导到孩子们心灵能达到的程度,比学习的指导更重要。

比如,她坚持‘亲身示范’。

她认为自己做到了,孩子们看到了感受到了,就会更严格的要求自己,把追求卓越刻到骨子里。

“学生看到老师要管理班级要教学,要兼顾家里的孩子,会受到老师的影响,从老师身上获取力量,学生就能做得更好。”

比如,她坚信班主任只有团结好各科老师,才能一起使劲。

他们班级一测成绩不太理想,她们六位老师沟通多次啊,分析每个学生,坚持不放弃,才获得了最终的成绩。

比如,她庆幸碰到了好的学校领导。

学校的副校长会为每个孩子做成绩分析,包括每个科目的分析,然后与班主任沟通,比如校长会积极肯定孩子的进步。

从上到下的层层影响,缔造了良好的氛围。

张晓利说,如果要给新同学一句忠告的话,她想用自己教过的一个孩子的话来表达:

高中多重要,你心里清楚,不在于你每一分钟都在学习,而在于你学习的每一分钟。

假努力、伪努力,骗的不过是自己罢了。

(编辑 吕瑞天 施尚景)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