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结束的一场热身赛,主场作战的德国队在落后之下,凭借布兰特和舒尔茨的进球以2比1逆转击败秘鲁队。点评德国队这场比赛为何赢得艰难,可以说厄齐尔离开后,勒夫已经找不到发动机在哪里,除了克罗斯,他谁都不信。组织不力,就是导致德国队进攻乏力的根本原因。

这场比赛,勒夫对首发阵容做出了适当的调整,特尔斯特根轮换诺伊尔出场。防线上,聚勒和舒尔茨出战,只留下了博阿腾和金特尔。中场由克罗斯、基米希和京多安把持。前锋线上罗伊斯依然担任箭头,布兰特顶替穆勒轮换出场。

勒夫这样的首发阵容表现并不理想,一向以传控战术为核心的德国队,在积极的秘鲁队面前丝毫占不到便宜。一段时间里,秘鲁队的控球优势比德国队还更多。比赛在第22分钟时就被秘鲁队打破僵局。一次中场抢断后的快速反击,秘鲁队凭借阿德文库拉的进球率先取得领先。虽然仅仅三分钟后,德国队就借助布兰特的进球扳平了比分。但在整个上半场,德国队的表现甚至还不如上一场打法国队时好。

下半场,勒夫做出人员调整,换上德拉克斯勒出战。但德国队前场没有战术支点的弱点拖累了德国队的进攻,而进攻不顺就必然被对手打反击。结果是,下半场开场一段时间里,德国队不但进攻没有起色,反而因为失误更多而屡次被秘鲁队打出快速反击。结果就在全场临近结束前,德国队才凭借舒尔茨的进球几乎绝杀取胜。

点评德国队这场比赛为何表现跟上一场差距那么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勒夫现在都不知道德国队的发动机是谁,进攻的发动机该放在哪里?

世界杯期间厄齐尔表现低迷,回来后宣布退出德国队后又说了一番不理智的话。就此,勒夫表示,德国队以后不会再有厄齐尔。但所有德国球迷都知道,德国队在巴西世界杯之所以能夺冠,跟当时的厄齐尔有出色的发挥和出色的组织能力有很大关系。

没有厄齐尔,上一场打法国队,勒夫想竖立克罗斯为核心来作为进攻发动机,但效果并不好。这场比赛德国队上半场同样如此安排的,虽然布兰特打进扳平的一球是克罗斯的传球,但大家都看到了,克罗斯传球一刹那,其实并不理想,差点被对手拦截得手。所以说,把克罗地当作进攻发动机,是一个很不理想很无奈的选择。

然而,下半场换上德拉克斯勒后,德国队进攻发动机有了。可是,前面却没有一个战术支点,让德拉克斯勒的很多传球,都变得盲目。最后扳平的进球,就是来自于德拉克斯勒发动的进攻。但那样的进球,更多只能说是侥幸。

所以,事实证明,勒夫想要把克罗斯重点打造为进攻发动机的意图是不理想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勒夫该坚决的信任德拉克斯勒这个年轻组织核心才能让德国战车飙起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