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美国和英国,有1100万孩子在学习编程。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也在过去的两年里把编程列为了小学生的必修课。不少西方国家的教育界受到英国美国的启发,也逐步在自己的中小学中引入计算机编码教学内容,从澳大利亚到荷兰,加拿大,这些国家普遍都将在3-5年内将编程引入小学教材。当前中国学编程的孩子还不多,但国家也已经充分重视了起来。

核桃编程成立于2017年7月,课程体系参照麻省理工学院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在学习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设计,主要为6-12岁的提供在线在线少儿编程教学服务和课程产品。

创始人曾鹏轩在教培领域成功创业后,于2011年赴美留学,主攻学习与教学科学,曾师从美国Scratch图形化少儿编程奠基人物,并亲身参与少儿编程在美公立学校实施落地。

核桃编程采用人机互动双师课的授课模式,通过动画视频讲解+针对性辅导+家长社群运营的线上方式完成授课与服务。在给“孩子更多的思考和自主空间”和“适时给到支持辅导”的平衡里,核桃编程采用了真人讲师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方案,这种模式也降低了规模化成本。

另一方面,核桃编程的课程之轻,还体现在教学流程中降低对教师的人力依赖。

据曾鹏轩介绍,一节课通常在1小时左右,常见的学习顺序是,首先学生统一观看10分钟录播视频,然后通过15分钟左右的练习实际上手操作。期间如果遇到阻碍,可随时要求老师答疑,获得反馈后再修改直到成功完成。接着会播放下一个教学视频,重复以上流程。在此基础上,完成较快的学生可以选择附加挑战进行能力拔高。

从以上授课形式可见,基于对课程教和练环节的标准化设计,核桃编程大大提升了单个教师人效。但当面临学员人数激增,一个老师对多个知识基础、学习能力迥异的学生时,人效方面仍然存在明显天花板。

由此,核桃编程考虑借助智能化手段,引入AI系统实现学生个性化辅导。基于编程的天然优势在于实时的人机交互状态。通过将AI应用于教学辅导,核桃编程希望未来始终能将教师成本控制在40%以下。

低价入口课程降低了首次获客难度,但低价用户往往黏性不足,存在短期体验后复购动力不足的问题。初次课程质量至关重要。

在课程体验上,核桃编程采用游戏化通关方式激发儿童兴趣;在课程体系上,Scratch图形化编程用于启蒙,后续将有Python、C++这类正式编程语言作为承接,出口可延伸至相关奥赛辅导。目前核桃编程的整套课程体系仍在研发中,成熟后课程将覆盖4-5年用户生命周期。

源码资本合伙人黄云刚表示:“核桃编程的团队拥有强大的少儿教育基因,拥有卓越的课程及技术研发实力。在少儿编程这个新兴崛起的细分领域里,核桃编程选择了一条独特且有效的切入方式并迅速在课程体系及运营服务方面建立了壁垒,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核桃编程的各项数据都表现出了领跑行业的速度。我们看好这个团队。”

7月9日,少儿编程品牌核桃编程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源码资本领投,Pre-A轮投资方XVC跟投。今年3月份,核桃编程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由XVC领投,嘉程资本和山行资本跟投。据悉,本轮融资将用于教研投入与课程的持续开发,并增加在人工智能产品的投入,提高服务效率。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