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五大三粗”的苏式战斗机特有的细腻标志,在座舱附近的光电球显得极其“不协调”,在强调机动性能的今天,机身上出现的任何多余设备都让人嫌弃,由此也引发了“光电球”到底有没有的讨论。

长期以来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绝对有用,虽然称为“光电球”,但实际上是前视红外探测系统,这种系统可以在机载雷达不开机的情况下探测敌机,以苏-27装备的OEPS-27为例,一般资料认为其对于高空目标的迎头探测距离为50公里左右,低空大约为15公里。

另一种是反对,认为在雷达性能越来越强大,导弹射程越来越远的今天,几十公里的探测范围意味着,对方的飞机已经飞到“互射手枪”的距离,有没有这种装置都无所谓,而且装备的光电吊舱完全可以取代这种设备。

事实上,真是如此吗?美军确实没有为自己的主力战斗机专门配备这种装置,但却悄悄的为F-35以及下一代的F/A-18E/F“沉默大黄蜂”装上了这种设备。近日,美国媒体报道称,俄可能会利用高速数据传输频道联系两架或多架装备了长波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的战机,这对于美国人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由此可见,对于这种设备,美国人有了新的认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