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外媒分析,它很可能取代轟-6G成爲海軍下一代導彈載機,將覆蓋中國海域的任意一個角落,並可前出太平洋作戰,作戰能力大幅度提升。作爲轟-6G導彈轟炸機的改進型號,轟-6K在航程、載彈量等戰術性能上有很大提升,遠洋反艦能力大大超過現役轟-6G。

近日,中國不斷來那個想的最新轟炸機轟-6J引起了媒體的關注。據外媒報道,中國至少已經裝備了4架由西飛研發的轟-6J,將全面取代現役的轟-6G。作爲轟-6G導彈轟炸機的改進型號,轟-6K在航程、載彈量等戰術性能上有很大提升,遠洋反艦能力大大超過現役轟-6G。

轟-6系列轟炸機是西飛仿自蘇聯圖-16轟炸機研製的,安裝兩臺國產渦噴發動機,採用後掠翼設計,突出超音速突防能力。原型機研製成功後,又陸續推出轟-6甲、轟-6乙、轟-6丙、轟-6D、轟-6H、轟-6等一系列衍生型號,分別用於搭載核彈、中程偵察、反艦、遠程精確打擊等,其中轟-6D是一款專爲海軍研發的導彈載機,用於打擊中遠程目標。

轟-6D於1965年研製,1981年首飛,裝備245型雷達和自動領航火控裝置,在9000米高度上能發現150公里內的海上目標,具有自動領航、導彈自動轟炸和常規轟炸能力,曾外銷多國。進入21世紀後,爲了增強導彈載機的作戰能力,西飛開始研發下一代導彈載機,於2004年推出現役導彈載機轟-6G,載彈量和制導能力大大增強,逐步替換了老舊的轟-6G。

最新裝備的轟-6J是轟-6G的改進型,於2018年9月首次出現在廣西某海軍航空兵基地。外媒分析,它很可能取代轟-6G成爲海軍下一代導彈載機,將覆蓋中國海域的任意一個角落,並可前出太平洋作戰,作戰能力大幅度提升。近十年來,我國海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正在突破黃海上藍海進發,爲海軍配備性能更先進的空中力量也是應有之義。

外媒稱,轟-6J採用的是俄羅斯的D-30-KP2渦輪風扇,機身採用複合材料,最大航程可增加50%;武裝配備的是中國自行研製的額“鷹擊12”超音速反艦導彈,最大射程400公里,最大速度3馬赫,可攜帶7枚,是轟-6D的三倍。憑藉大航程和遠距離偵察範圍,轟-6J能在所有領海上空保持長時間巡航,伺機對敵艦發起攻擊,宙斯盾作戰系統和標準2艦空導彈很難準確攔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