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巧家縣新華小學教師祖維豔

記者 張順富

今年9月10日,我們迎來了第34個教師節。什麼樣的老師最讓人愛戴敬重?是一線的優秀骨幹教師、幼兒園園丁,還是活躍在學生身邊簡樸、務實的教師……

“我是一個農村長大的孩子,從小很羨慕當老師,經過恩師的教導和自身的不懈努力,2005年8月如願以償當上了一名小學教師。目前就是我最滿意的狀態,有自己的目標,也能引導孩子們有自己的目標,並向着這個目標前行。”在今年暑假期間,一位來自巧家縣新華小學的祖維豔老師樂觀地說。

因材施教關注每一個學生

祖維豔說,自今年秋季學期開始,是她從教的第14個年頭,2014年春季學期前在巧家學校海拔最高的鉛廠小學任教,之後在巧家縣新華小學任教。這14年來都是任教語文學科,並擔當班主任。當別人覺得班主任累和苦時,她卻樂在其中;在她看來,孩子們單純而又美好,給了她快樂,讓她滿足於自己的事業。

據瞭解,祖維豔目前所在的新華小學生源廣,除了正常招生範圍以外,還有部分學生是進城務工子女等多方面的,他們的家長或沒有時間,或沒有能力在學習上輔導孩子,這就需要老師儘可能多的關注每個學生。祖維豔老師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親近學生,體貼和關心他們,與他們一起學習,一起玩耍,努力和學生成爲好朋友。針對班上內向的學生,更是關愛有加,時刻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身作則,潛移默化以自我影響學生,甚至根據學生的現狀制定班規,並和搭檔老師共同交流,達成共識,可謂因材施教。

“我和祖老師搭檔4年了,關係一直處得很好,班級很活躍,教學成績也不錯。她在平時的工作中,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爲人師表。”普卉老師如是說。

細心傾聽異同孩子的心靈

在談到教學時,祖維豔感慨地說道:“原來做學生時,老師教導我們要認真細心。現在我做了老師,甚至還是一個11歲孩子的母親,教學和生活中不得不細心。這種‘細心’,不僅僅是謹小慎微、認真仔細,更包含了老師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

作爲一個稱職的老師,不僅僅需要豐富的理論知識和管理經驗,還得需要具備認真細心、一絲不苟的品質。祖老師做到了,她靜下心來傾聽學生們的恐懼、煩惱、厭學等心理想法,做孩子們真實的傾聽者,真正體貼關心並化解他們的困惑,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祖老師飽含淚水般地介紹說,她從一年級到四年級培養的“最佳班長、最佳主持人”鄭欣怡同學,因特殊情況在2018年秋季學期開始將轉學至昆明某學校就讀。臨走時,該同學還親自到她家告別,師生之間依依不捨地抱在一起失聲痛哭……

以身作則培養孩子懂感恩

就如何培養學生感恩教育?祖老師和顏悅色地介紹說,要讓孩子有一顆對父母的感恩之心,爲使孩子們能對雙親產生髮自內心的愛和真誠持久的感恩,她通過在班會課上講自己如何孝敬老人的實例着手,讓學生了解父母之愛,感受父母之情,體驗愛的聖潔,無私和偉大。

另外,祖老師還激動地說,每年的教師節,她都會抽空給教她的截止目前能聯繫上的恩師發一條短信,送上真誠的感恩祝福,甚至曾有過約着同班同學親自到恩師家中看望和慰問。

潛移默化以自我影響學生

據悉,在今年開學第一週,祖老師用ppt課件精心製作了她讀小學、初中,乃至大學時所經歷的平時作業、試卷答題、老師評語、獲獎等情況,幽默風趣般地給學生解說,潛移默化地讓每一個孩子知道“好學生”不單純是學業要優,重要的是人品要優,心胸要廣,心理要健康,只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才稱得上“好學生”。

“祖老師是一位既嚴格又和藹可親的好老師,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都是非常關心我們,我很喜歡她。”周媛同學滿懷感激地說。

另外,祖老師還開展了關於禁毒、安全常識、學習雷鋒、瞭解一代偉人等形式多樣的隊會課,還帶領學生親手製作變廢爲寶等方面的手工作品。同時,還通過辦板報、設圖書角、學習園地、成長的足跡等方面營造出溫馨健康的班級氛圍。

有人說:園丁把對花兒的愛蘊含於守候花期,俯身叢中,澆水鬆土,精心呵護中,收穫了萬紫千紅,爭奇鬥豔;果農把對果樹的愛浸透在渴望成熟,穿梭林間,剪枝施肥,悉心照管中,換來了滿園飄香,果實累累。

“作爲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我們應該把對學生的愛貫穿於日常教育教學的點點滴滴中,努力做到以愛鋪路,以情架橋,從細節入手,面向全體學生,努力營造平等、和諧、友愛、溫馨的班級氛圍。讓每一個學生在‘學中有樂,樂中有學’中健康成長!”祖維豔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她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總是把師愛潤物細無聲地播撒到學生身上。

記者寄語:首先祝天下所有的老師第34個教師節快樂!同時借用一句廣告詞作爲祝福,送給所有爲推進巧家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辛勤付出的老師們,送給致力於班級文化建設的班主任:從頭起,始終堅信,努力就有機會!經歷過,才能明白,自己手中握着未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