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至1937年,隨着日本加快侵略步伐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國民政府採取什麼樣的對日政策、是應戰還是“和”,擺在最高決策者蔣介石的面前。與此不可分的,是他如何處理與其政敵汪精衛的政治關係。以行政院長一職爲中心,包括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中央政治委員會主席等職務在內,雙方之間發生激烈的權力爭奪,汪精衛遭到挫敗。學界分析了蔣汪之間的分分合合與關係破裂,筆者也曾研究汪精衛在1932至1933年權力鬥爭下的“政治病”,但是對1935至1937年對日問題下的蔣汪權力之爭尚無較爲深入的探討。因此,本文下面加以分析。

第一階段,從汪“暫行備位”到請辭“本兼各職”而與蔣長行政院展開權力之爭。

曾任行政院政務處長的蔣廷黻指出,汪精衛以和戰問題作爲爭權奪利的手段,在1932年擔任行政院長前“要求對日作戰,以增加政府的困難”,上臺後“又要大家維持和平”。1935年夏,日軍制造胡恩溥、白逾桓事件,強迫國民政府接受《何梅協定》,華北危局嚴重,國民黨內響起了改變對日妥協政策、汪精衛辭去行政院長兼外長職的呼聲。於是,汪精衛跑到青島“療養”,接着以“華北外交屈辱,備受國人指摘,中央亦多不滿”而提出辭職。教育部長王世傑在其8月9日日記中記載說:“汪院長赴青療養後,病狀本已漸減;據赴青省視諸人言(褚民誼、陳公博等),原已確定本月中旬返京就職。惟近來在京中央執委及黨員,頗多恐慌;懼汪返而對日屈服政策將更變本加厲。因是中央政治會議於本月七日會議開會時,覃振、石瑛、王陸一、焦易堂多人均主張設置外交委員會,以免外交大權之集中一人,並主張汪辭外交部長兼職。次日汪即由青電國府主席及中央執行委員會,辭院長及外交部長等職。”

對此,蔣介石指責汪精衛“之思想與行動,幼稚如此,可嘆!”他一度認爲對日本的侵略已無遷就之餘地,研究汪精衛“堅辭”後之“善後辦法”,認爲“政府不改組,金融無法措施”,因此着手“政府改組之準備”。隨即,他認爲對日政策一時還“不可驟變,故對內對外政策,惟留汪爲惟一樞紐”,還需要汪精衛“暫行備位”。他“忠告各委員,消除意見,以固中央”。因此,國民黨中央“挽留”汪精衛,汪“當然默許”。

所謂“暫行備位”,就是汪精衛只是暫時繼續擔任行政院長;一旦國民政府改變對日政策,他“暫行備位”也就到期。日本在《何梅協定》簽訂後推行“華北五省自治運動”,企圖分裂華北。在這背景下,國民黨自11月1日至6日、11月15日至23日、12月3日至7日接連召開四屆六中全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五屆一中全會。其中,五全大會最爲關鍵,蔣介石思考:“此次大會,必使對倭外交,得到相當之作用,而挽救華北,爲惟一要旨。”基於此,他在大會上“一字一句”宣佈了“和平未至絕望時期,決不放棄和平;犧牲未至最後關頭,決不輕言犧牲”。相應地,國民黨政府的組織與人事必然要調整,汪精衛去職行政院長兼外長是必然的。

蔣介石原計劃9月召開國民黨四屆六中全會,隨即“以剿匪與善後皆無頭緒”而決定“索性展期至11月1日”。全會召開前夕,他研究“組織政院之準備與人事之安置”,打算安排汪精衛“爲監察或考試院院長”,指責汪“當倭事,已失其常態”,“事事喪權辱國”。在蔣介石還在思考如何解決撤去汪精衛行政院長之職的難題時,汪在全會開幕之日被抗日愛國志士槍傷;這給蔣介石自然而然去掉他提供了機會,國民黨元老鄒魯等人致電胡漢民指出:全會期間,蔣介石“決心抗日”,汪精衛“已辭職”,于右任、孫科、居正、戴季陶、陳立夫、陳果夫等“一致反對汪精衛”,蔣介石表示“汪如果決不復職,亦不勉強”。但是,汪精衛並不甘心,對蔣介石言:“吾兩人之感情,有否恢復?能否諒解昔時誤會?”他並利用日本外相廣田弘毅對蔣介石施壓,鄒魯致電胡漢民指出:“汪突反職,由汪運動廣田向蔣說話。現孫、於、居、戴及二陳仍力進行逐汪迎胡。蔣亦恨汪借日壓己。六中全會時決改組政府,各方盼兄歸甚切。”蔣介石在11月6日全會閉幕詞中有意強調:雖然“衷誠盼望”汪精衛“早日康復,仍爲黨國繼續努力”,但是“每一個同志均須以總理及先烈遺留之精神來準備犧牲個人的一切”。

四屆六中全會閉幕不到十天,五全大會即於11月15日正式召開。11月16日,汪精衛由於“還沒有恢復康健,不能出席”,只能委託蔣介石“代爲報告政治工作”。鄒魯等人指出:汪精衛“欲戀棧”,曾與蔣介石“切商”,但是蔣“炳定抗日方針”,“去汪以明對日態度”。馮玉祥也指出:蔣介石對兩廣表示“日一定抗,而政府也一定改組”。因此,五全大會尚未結束,汪精衛於11月21日“不別赴滬”。到滬後,他於12月1日“即向中央辭去本兼各職”。

孔祥熙也“對行政院長職,急思嘗試”。他聯合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促汪精衛去職。這對蔣介石產生了一些影響,他一度認爲孔祥熙繼任行政院長“亦一道也”。隨即,他思考是否仍由汪精衛繼續擔任行政院長,而以孔祥熙調任監察院,但是因擔心影響法幣改革而未決定。最終,他決定自己出任行政院長,在與馮玉祥談話中強調:“爲行政院部人選與我之行藏以及國家利害甚費躊躇,如我果藏,則我利而國害矣,況無可藏之理乎。”即將出任行政院祕書長的翁文灝對預定擔任政務處長的蔣廷黻指出:“蔣即將出任行政院院長。”在這情況下,汪精衛的企圖落空,他12月4日致電駐英大使郭泰祺稱:“調治尚須時日,背間一彈迄未取出。”12月7日,五屆一中全會決定:國民政府主席仍爲林森,蔣介石出任行政院長。

蔣介石曾經考慮通過召開四屆六中全會“結束訓政,實行憲政”,實行總統制。他思考:其一,總統雖然“對議會負責任”,但是“有解散衆國會之權”。其二,五院院長“對總統負責任”,“應皆由總統提出國會通過,不必由國會選舉”。其三,總統“統率全國陸海空軍爲陸海空軍大元帥”。其四,“總統任期定爲六年”。總之,他強調“此時憲法,於總統職權,應有解散議會與任免五院院長之權”。他滿意地認爲“研究總統制與內閣制及王權之運用較有心得”。但在兩廣反對下,他只能“謙忍虛心”,以謀“粵方對大會共同一致,不加異議”。這就是說,蔣介石出任總統的時機並不成熟,只能出任行政院長。

蔣介石還考慮是否實施總裁制。四屆六中全會召開前後,他研究“中央組織是否改革”“中委名額與黨章”“中央黨部制度改正”等問題。全會決定,“以後黨政大計的進行,應留待第五次代表大會來討論”。五全大會召開前夕,蔣介石考慮“黨政制度已到改革之時否”,決定“修改黨章與組織法,當以運用黨政於兩年內不受阻礙爲主旨”。11月16日,五全大會討論是否實施總裁制,不僅汪精衛,就是孫科、鄒魯等人也“反對修改黨章總章”。邵元衝就此指出:“所謂領袖集權制之意見,約可分爲總裁制與主席制二種,若此二種,均不採用,則仍用常務委員制,此事尚須徵求介石意見。”蔣介石不得不同意“不修改總章”,“領袖問題不準提出”。11月17日,他表示:“中央幹部中,用總裁名義,恐易滋誤會,以不用爲宜,如事實有必要,則至多用常務委員會主席名稱。”

既然不能推行國民黨總裁制而只能實施主席制,蔣介石就提出“中央主席之權不必規定剛性”。上面已經提到兩廣方面提出驅汪迎胡的問題,蔣介石折中處理,11月30日預定推舉胡漢民爲中常會主席,汪精衛爲中政會主席,“以爲本黨複合之張本”。他討論汪精衛爲中政會主席“動不動的問題甚久”,鄒魯、居正等人“很有話說”。蔣介石指責鄒魯“藉抗日爲名,逼迫中央”,指責西山會議派“只知爭權奪利”,他已“讓與一切權利”,而西山會議派“猶以爲未足,而必阻礙大計,反對國策”。12月7日,五屆一中全會決定:以胡漢民爲中常會爲主席,以汪精衛爲中政會主席,蔣介石爲兩會之副主席。

總之,隨着華北局勢的惡化,國民政府對日政策必然發生變化,權力格局相應地變化。

其一,蔣介石權力地位的加強是必然的。蔣介石總結1935年“成功之特點”時提到,“完成本黨全國代表大會,改組行政院,團結內部”。顯然,他認爲既“團結”了胡漢民、汪精衛,又實現了權力改組。他強調:四屆六中全會、五全大會、五屆一中全會“實爲三個最大之難關”,他“忍受復忍受,悲痛又悲痛,幸得免於橫決,而達成第一步本黨複合之目的,期待一致對外之功效,無論以後之成敗如何,而黨國與個人之歷史實劃一新時期,則可自許也”。他自稱:“推胡漢民、汪兆銘爲黨政各主席,本身願任其副,委曲求全,苦心孤詣二語,自謂足以當之。”他又稱,他並非“降尊就屈,委曲其全”,“實爲應勢順時一定不易之常理。非此不能救國,更無以妥內”;並稱“早有此意而時機未至,今則時已成熟順理成章非實施不可也”。陳布雷指出:蔣介石任中常會、中政會“兩會之副主席,兼行政院長”,“遂躬負黨政軍重責於一身”。

其二,蔣介石出任行政院長是必然的。蔣介石在五全大會上發表“最後關頭”演講後,馮玉祥指出,“大家向認爲最後之時機,蔣之爲行政院長,即最後時機,而打仗已有把握,並且確實抗日”。蔣介石要求:基於日本侵略步伐的加快,“請大會授權政府,在不違背方針之下,政府應有進退伸縮之全權,以應此非常時期外交之需要,政府勢必竭誠盡能,對全黨負完全責任”。大會“全場一致起立接受”。在五屆一中全會決定蔣介石擔任行政院長時,孫科、鄒魯、居正、于右任、馮玉祥聯名致函他“須定一抗日之步驟,否則成何會也”,他表示“和平要有一定限度。一旦有需要,行政院必須領導全國軍民作重大犧牲”。1936年1月16日,他宣佈:“現在政府訂了一個對日的外交政策,就是對日作整個的交涉,解決一切糾紛,不再和他零零碎碎枝枝節節的談判。本人身任行政院院長,一定負起這個責任。”他以張羣擔任外長負責交涉,陳儀就此指出:蔣介石做了行政院長,“決心要與日本政府作最後一次的親善交涉的嘗試”。

其三,汪精衛去職行政院長兼外長是必然的。蔣介石1935年12月16日宣誓就任行政院長時稱:“因汪前院長健康尚未恢復,本人與各部長官今日勉就新職。”如果不安排汪精衛集團骨幹成員顧孟餘職位,則“政府中汪氏方面並無一席”。蔣介石12月12日致電顧孟餘:“今已發表兄爲交通部長,部務不可一日無人,請兄即日蒞京面商一切。”但是,顧孟餘在蔣介石就任行政院長之前一日即12月15日到滬。1936年1月9日,蔣介石要求汪精衛催顧孟餘“即來京”。1月13、26日,又多次致電汪精衛催促顧孟餘“即日來京就職,千萬勿延”。但是,一直到來年汪精衛回國,顧孟餘“迄未就職”。

在鄒魯反對汪精衛爲中政會主席時,汪精衛“因用手術取子彈受創,新發膽囊炎,頗劇”。接着,協助汪精衛辦理妥協外交的外交部次長唐有壬12月25日被愛國志士刺殺身亡,這沉重打擊了汪精衛集團:張治中得報消息後“大笑”,李烈鈞稱“中國還算有好人”,邵元衝譴責唐有壬“助汪精衛媚敵,喪權搖動國本,今日伏誅,其死已晚,猶恨國家不能明正典刑也”。胡適指出:汪精衛與唐有壬不聽其多次勸告“退出外交部”,“就死在對日外交之上!”蔣介石稱:“汪精衛被刺,幸未致命,而唐有壬卒致殞命矣。”在這種情況下,汪精衛“終以老先生們之不贊成”而“不能不憂鬱以去”,其對中政會主席一職“亦經辭去”。

蔣介石“既任行政院長,對內政銳意刷新,對國防積極準備,對經濟加緊建設。對財政金融亦預作非常時期的籌劃,而對日外交則多方運用彼國文治派與反軍閥之力量,使與侵略暴力相抗衡,務期充分爭取時間以達我建國自強之目的”。此外,行政院權力與前大不相同:其一,“所有中央各部會、省及特別市的重大事務都要經行政院通過,各部長、省主席及特別市市長的公文都要呈行政院院長”。其二,釐清行政院與軍事委員會職權。1936年1月9日蔣介石與翁文灝言定:“(一)禁菸及治‘共匪’事仍歸原機關辦;(二)行政督察專員及其他行政事件均歸行政院辦。”

第二階段,汪從祕密赴歐到設法回國而與蔣展開權力之爭。

汪精衛並不甘心失去權力,到滬後觀察局勢如何變化以定行止。蔣介石就職行政院長後曾考慮:“倭寇最怕者,是否爲餘個人問題?”“餘如下野,能否暫懈其侵略野心?”他多次致電汪精衛,“甚念”其“今日尊恙如何”“病況如何”,要求“每日電示”。他於1936年1月5日親自赴滬探視汪精衛,1月26日又派黃紹竑到滬“請其來京一談”。汪精衛經過一段時間觀察,一則以所謂“病情未告痊癒”,更以所謂“環境險惡”,於2月19日“嚴守祕密”,不得不從上海啓程赴歐“就療”。行前,他聲稱“並不放棄對國家的責任”,並聲明“何時病癒,何時歸國”,但是“如果外交緊迫,則不待病癒,當隨時歸國盡力”。這樣,他就強調了要利用日本問題“隨時歸國盡力”。不過,其留在國內觀察局勢變化的妻子陳璧君,3月15日不提中日問題而僅提:汪精衛“計劃在德國停留一段時間進行治療,完全康復後才返國”。

儘管鄒魯等人代表兩廣參加了五全大會,但是如上指出,蔣介石既想“複合”胡漢民又想維持對汪精衛的“團結”,因而以兩人分別擔任中常會、中政會的主席,兩廣方面對此並不滿意。因此,與南京形成對立的國民政府西南政務委員會、中國國民黨西南執行部並未撤銷,胡漢民1月19日從國外到香港後拒絕蔣介石“滬上會面,相偕入京”的要求。在3月14日的日記中,蔣介石指責胡漢民“謀亂,猶不知悔悟”。陳璧君見此,建議汪精衛聯合兩廣倒蔣,汪精衛回電強調“若聯西南以倒蔣,是盡毀數年來立場,我決不爲”,提出“我歸國遲早,以困難緩急爲準,不知其他”。這樣,他不提“病癒”問題,所謂“困難緩急”當指日本侵華步伐。

在汪精衛憂慮何時返國爭權時發生了兩廣事變。5月12日,胡漢民因腦溢血去世,兩廣失去“西南的物望”。5月26日,陳濟棠、李宗仁、白崇禧以西南執行部的名義通電反對日本增兵華北。6月1日,西南執行部、西南政務委員會召開聯席會議,呈請國民黨中央、國民政府抗日;隨即,通電全國北上抗日。蔣介石分兩步解決兩廣事件:第一步,在6、7兩月裏一面作好軍事部署,一面成功策反陳濟棠手下大將餘漢謀和廣東空軍,解決了陳濟棠;第二,接着與桂系談判,至9月達成和解。

汪精衛支持蔣介石處理兩廣事件,於7月13日指示其集團成員,稱“對兩廣之假名出兵,十分痛恨”,因此支持蔣介石“仍本數年來息內戰之方針”,促兩廣“覺悟,俾五全大會所定方針,依序進行”。蔣介石多次電促汪精衛返國,汪也想乘機返回,但是陳璧君從蔣介石解決兩廣事變的步伐中認爲時機並不成熟。6月5日,汪精衛致電陳璧君“擬最近船歸”,因爲“事變如此,若尤計較個人進退、工作效能,我必在海外急死”,而且“置身國內,比較可以盡力”。6月8日,他又稱“如坐鍼氈”,既然蔣介石“電促”,就計劃6月16日返國,“否則下月必歸”。7月18日、20日,陳璧君兩電汪精衛報告蔣介石順利解決陳濟棠,要求“莫又動歸意”,特別強調“十月前萬不作歸計”。蔣介石解決陳濟棠後到廣州善後,於8月20日致電汪精衛:“弟前日來粵,諸事已漸復常軌。望兄早復康健,提前回國爲盼。”8月26日,陳璧君致電汪精衛,稱雖然蔣介石要求“提前回國”,並“已察及何時首途”,但是“歸期應視困難及健康,如肝腫重歸來何必”。綜合來看,汪精衛曾計劃6月中旬、7月回國,陳璧君則強調10月前不能返回,汪精衛利用兩廣事變返回的企圖落空。

在解決兩廣事件過程中,對日問題又出現在國民政府的面前。6月3日,陳璧君報告汪精衛“各報均載華北必不免一戰”,汪精衛當即回電要陳璧君轉張羣,表示“弟正因各報所載日夜掛心,得電至感。仍盼隨時電示”。言下之意,汪精衛藉口華北局勢緊張回國。6月7日,蔣介石考慮7月10日召開國民黨五屆二中全會,解決對日和戰問題。他在全會上解釋了“最後關頭”:“明白些說,假如有人強迫我們欲訂承認僞國等損害領土主權的時候,就是我們不能容忍的時候,就是我們最後犧牲的時候。”陳誠指出:“此言容忍到了極限,就是抗戰決心付之行動的時候。”但是,蔣介石還企望和談,強調“最近外交途徑,並未達到最後關頭”。因此,陳璧君6月16日就致電汪精衛:“(一)蔣、張羣正積極與日本辦外交,十一月歸絕不宜,十二月至好,萬望採納此末次請求,於國情外交均有重要關係。票已購,可退去。(二)戴季陶歸來後,已遍傳兄十一月初啓程,對友對敵,均非至妥。(三)十二月德、意郵船均可,仍以德爲佳。開行日期可預告。”於此,她在強調10月前不宜歸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只能在12月回國。汪精衛設法回國是要爭奪權力,因爲國民政府計劃11月召集國民大會選舉總統。爲什麼要求汪精衛12月纔回國,陳碧君未說明,僅言:“萬里外事,兄既不知,又不能詳告,今非至急時,莫亂動及小不忍。”不過,從下面來看,她又告知汪精衛在選舉總統時回國爲宜。

蔣介石在解決兩廣事變的過程中考慮行政院長和總統職位問題。就行政院長職位來說,蔣介石5月31日思考“行政院院長之資格規定”,認爲“不使元老與資深者負行政直接之責,實爲安固國本之要道”;這就排除了汪精衛再次擔任行政院長的可能性。政學系頭子張羣打算出任行政院長,行政院祕書長翁文灝6月23日對政務處長蔣廷黻指出張羣“可任行政院長”。副院長孔祥熙也想出任行政院長,蔣介石8月10日痛罵他“不顧國體,辭極嚴厲”。

就總統職位來說,蔣介石意識到自己出任的時機不成熟。在6月18日與《字林西報》記者的談話中,他強調實行憲政是必然的:“中國國民黨認爲非全國一致,不足以救國,故決定召集國民大會,頒佈憲法,交還政權於國民,由國民選出政府,以代替訓政時期之黨治,此乃本黨之公意”。但是,他“切實聲明絕不願爲總統候選人”:一方面,“黨內任何人腦中均未想到總統等等之問題,蓋今日只有大家能負責任,守紀律,而且要肯犧牲其個人一切之權位與利祿,祛除自私自利之觀念,方足以救國。”一方面,由於“總統在職務上必須長住首都,而不能輕易遠離也”,“餘確知餘個人對於新中國建設最善之努力,在能親自考察國家真正之需要而實行之。餘不願此種特殊之貢獻爲職務所剝奪”。此談話發表後不久,流傳着兩廣方面“提出以王寵惠爲行政院長,汪精衛爲總統之說”。

陳璧君注視着上述問題的變化,並依此提出汪精衛回國爭當“領袖”的時間。8月24日,她致電汪精衛,一方面稱“總統權限問題將視人選而定,憲法亦將以此爲轉移”,一方面建議汪精衛“宜在大選開始前動身回國,十月太早,但不宜在大選(後)。如大選延期,自應隨之展緩”。8月28日,她又電汪精衛提出:“中日未有戰禍前,兄之歸期終以十一月大選時爲最宜。何時歸,當永(仍)居於自動地位,莫被動。”她還提出:“兄非被放逐,故何時歸,當自動,不必須人電邀,以此時絕非最後犧牲時也。”在蔣介石9月6日考慮“正副總統之人選”之後,陳璧君等人於9月21日致電汪精衛:“除外交危急、健康許可外,先生歸期應有兩種打算:甲、如在十、十一月回國,即應決心參加國民大會,拿出領袖態度,對於國家大計據理力爭,絕不客氣;乙、如在閉幕後動身回國,則可表示國家負責有人,對蔣先生及國民大會極端信任,態度比較大方,並有迴旋餘地。”這兩種打算中,他們當然傾向前者,要求汪精衛“回國即須立行入京,不容在滬徘徊,否則易着痕跡,並失國民同情”。

接着,陳璧君等人轉到日本侵華步伐問題上來。他們認爲蔣介石無法處理對日交涉,有可能要求汪精衛回國負責。在9月25日電中,陳璧君轉述了蔣介石9月22日通過張羣致電汪精衛詢問“何日可歸國”,要求“速回”;並說軍事委員會和社會上盛傳“蔣已電汪歸,舉爲總統”。她認爲:由於日本駐華大使川越茂“不願再與張羣交涉”,日本政府訓令他留在南京與蔣介石“接續交涉”,因此蔣有可能要求汪精衛來負責。汪精衛也收到張羣的來電;張羣詢問他是否收到蔣介石9月22日之電,稱中日談判“不歡而散,局勢異常嚴重。當此艱危之際,深望鈞駕從早歸國,用慰喁望也”。陳璧君等人還注意到意大利人主辦之《大滬晚報》載稱,日本政府宣佈“中日問題,張羣無全權,不與交涉,即起用某氏,若無全權亦不與之交涉。”他們認爲“某氏,意似指”汪精衛。可見,無論是從召集國民大會選舉總統的角度,還是從對日交涉的角度,汪精衛集團一度認爲汪精衛有當選總統或重任行政院長之可能。他們要求汪精衛“安心靜養”,“如無重大變化,仍照屢電所陳時間歸國”,即11月“大選”之時。不過,他們的野心很快破滅。

在選舉總統問題上,蔣介石一面塑造自己“唯一”的領袖形象,一面決定延期召集國民大會,斷絕汪精衛的奢望。就前者來說,陳璧君10月1日就國民黨籌備慶祝蔣介石50壽辰一事,致電汪精衛指出:“籌備萬壽慶典、鑄銅像、徵文,讚揚本黨惟一領袖之豐功偉業。”就後者來說,她向汪精衛報告了中常會的討論情況:10月8日,因“國選因手續趕不及,內部競爭過劇”,中常會“開會討論有延期三月至五年(月)說”;10月15日,決議延期舉行國民大會,蔣介石“以各方情勢及恐國民大會無利於己”而同意。孫科集團人物、南京市市長馬超俊對陳璧君明確稱:“汪先生身體不佳,在三五個月,尚以完全留歐醫治爲要也。”

就藉口對日交涉而掌握實權來說,汪精衛的企圖也落空。在10月3日電中,陳璧君稱日本政府決定依據“實行親日政策”“解決中日間各懸案”“反日抗日之根本的取締”三原則,“與蔣開始直接交涉”。即是說,日方仍然企圖對蔣介石直接談判施壓。10月5日,外交部亞洲司司長高宗武告訴陳璧君,他已對川越茂指出,“以蔣先生英明果斷,對日外交必有辦法,不但我個人極端信賴,極端樂觀,即汪先生當日赴國外養病,必俟蔣先生肯任艱鉅,國家負責有人,而後行,亦此意也”。陳璧君認爲高宗武似聞汪精衛“有回國息”而“特來敷衍”,因而建議汪:“依據現勢可知我輩不主張即歸,非專爲先生打算,實爲國家打算,因中日問題已至不能再拖之時。現蔣直接當衝,不能不求解決辦法,其對自己力量宜和宜戰,估計亦較清楚。如先生歸來,蔣必立即避開,且不表示真意,中日僵局永難打開,國家前途危險甚矣。”

總之,蔣介石一方面順利處理兩廣事變和延期召集國民大會,一方面以張羣出面與日本駐華大使川越茂談判,致使汪精衛11月回國爭權的企圖化爲泡影。於是,陳璧君重提6月16日安排的歸期,於10月9日致電汪精衛稱“兄歸期已代決定十二月德國船”,強調“遲早均不宜”,但是“如中日決裂則例外”。

中日決裂雖有可能,但是汪精衛集團發現日本還暫時無法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1月,日僞軍隊進攻綏遠東北地區,傅作義率部奮起抵抗,綏遠抗戰爆發。汪精衛計劃1937年正月回國,陳璧君等人則認爲,雖然綏遠抗戰爆發,但是“現日本政府及關東軍以五師維持僞國治安,防俄、防義勇軍尚感不足,如日本政府及駐屯軍主張不參加,關東軍似無動員參加綏遠戰事可能”,因此綏遠戰事“雖不能於短期結束,現時亦尚不致惹起中日大戰”。他們提出:“正月歸與二月歸不過一個月之遲早”,最好乘坐2月12日的意大利船,3月8日可到。陳璧君接着在1936年12月7日、8日兩電中進一步強調:“綏遠最近三數月必無戰事,可放心治病”,“乘船二、三月較佳”。這樣,陳璧君將汪精衛啓程回國日期從1936年12月改爲1937年2、3月;這與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有關。

張皓:1935—1937年對日問題上蔣汪權力之爭研究

蔣介石和汪精衛

西安事變的發生,使汪精衛集團認爲奪權時機到來,因而調整了汪精衛回國時間,汪也“聞訊馳歸”。在1936年12月13日電中,陳璧君對汪精衛強調“兄爲朋友、爲黨,均應即歸。惟莫因急而致病,反不能治事”。針對有人認爲汪精衛“因病不能歸”,陳璧君“說時至今日,汪先生知之,必力疾起程”。12月14日,汪精衛回電陳璧君“不問中央有電否,我必歸”。同日,中常會電促回國,汪精衛覆電“遵即力疾起程”。12月22日,他從意大利熱那亞乘船啓程,通電聲稱“中國之奮鬥有賴於蔣介石先生之領導,吾人當力謀其安全與自由之恢復”,他回國後“當與諸同志一致努力,以期挽回此危局”。他還在路程中,得知蔣介石12月26日回到南京已“恢復自由的消息”,但是隻能“繼續旅程”。蔣介石的經濟顧問何廉指出:汪精衛在西安事變發生後不久“就給國內打電報,說他馬上要回南京。這在表面看來似乎是件好事,好像他要回南京來支持政府,實際上他要回來奪權。汪系分子在南京爲他不動聲色地進行幕後活動”。

汪精衛即使趕回南京,也不能利用日本之手重任行政院長。西安事變發生當日,中常會、中政會聯席會議決定由副院長孔祥熙代理院長。蔣介石回南京後,孔祥熙12月28日“辭代理行政院長職,自本日起院發公文用蔣名義”。日本駐南京總領事須磨彌吉郎詢問翁文灝“行政院人是否更動”,蔣介石12月29日要翁文灝回答:“行政院人選並不更動。”國民黨中央決定:一致慰留蔣介石“辭”行政院長及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職。12月30日,孔祥熙指示翁文灝:“在蔣請假期內,行政院發文用‘行政院長蔣中正假,孔祥熙代’。”

儘管如此,汪精衛集團仍然“力圖出組行政院”,蔣汪之間發生兩場爭奪。第一場發生於1937年1月,“此時蔣先生正辭院職,有人擬議由汪先生繼任”。蔣介石曾對汪精衛的連襟褚民誼表示切望汪“能早日來都把晤”,但是在汪趕回南京前於1月2日“返鄉休養”。汪精衛集團注視着蔣介石的舉動,谷正綱、王懋功等人於1月11日致電汪精衛稱: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前政局在醞釀中,如張繼、王寵惠等迭飛奉化,及張厲生召集各地黨部負責人員開密會等,似均於政局有關。本日盛傳王寵惠有長行政院說”。汪精衛1月14日抵滬,停留幾天後於1月18日趕到南京。他聲稱,本打算病癒纔回國,西安事變發生時還擬赴英治療膽囊炎,但是“因憂急國事”而返國;因爲未“病癒”,“所以到了上海後仍不得不繼請德醫診治”。他在1月23日行政院及各部、委員會、署的歡迎會上演說“反對獨裁”。德國政府發現:“汪精衛全文發表了關於法西斯主義、民族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和專制民主的文章。其內容系堅信:中國在拒絕了法西斯主義等等之後,只有繼續發展孫逸仙的三民主義,纔有可能達成民主。”這就是明確向蔣介石爭權,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指出:這“與汪的固有立場相符”。這對行政院產生了一些影響,孔祥熙談話“表示行政院主官或須全體辭職”,他本人“擬辭財政部長”。

汪精衛的活動遭到蔣介石集團和國民黨元老的反對。張繼批評汪精衛“應該少說話,不可過於熱中(衷)”。孔祥熙批評汪精衛集團“請汪回來,爲聯日”;另有人強調汪精衛須“少說話,須消極,更須對外交改變態度,不可有親日之說”。王世傑直接對汪精衛強調“對日外交應堅定”,因此“行政院院長仍應促蔣介石先生繼任,否則政院不能支配軍事軍人,政、軍將永呈分立狀態”。更有人強調:汪精衛要注意“與蔣先生更親密合作,必能有助於大局。更應注意者勿再首肩黨國之重任,因上次之任行政院長兼外交部長,正當外交棘手之際,危困重重”,“一般人不察,以爲汪之失政。今若再爲馮婦,必將舊事重提,轉爲不美”。蔣介石本人指責汪精衛不自量力,“只知爭權利,此國之所以亂而不能平也”。他決定對汪精衛“應示以懇切”。於是,汪精衛1月24日至27日“特來奉化”見蔣,結果如時人指出,汪精衛“以前年之受各方責備,早已有相當覺悟”,故此次與蔣介石商談“即主張政府依舊不予改組,是其不願再爲馮婦正彰甚明”。1月28日,汪精衛主持國民黨中央開談話會,稱蔣介石“近來病況大好”。

第二場發生於1937年2月至4月。汪精衛在與蔣介石面談時“甚注重經濟”。蔣介石予以回絕,認爲“汪先生要辦經濟事業,必被人欺,應實告之”,感嘆“精衛甚欲主持經濟,其實非其所長,可知人事甚難安置也”。他思考如何“對汪安慰與出路”,一度打算安排其任監察院長,但是隨即認爲不妥。于右任2月18日“辭監院”,蔣介石“親函慰留”。

汪精衛看不上監察院長職位,仍然覬覦行政院長之職。2月12日,蔣介石思考“行政院長問題”。2月24日,馮玉祥透露“某爲汪先生要當行政院長事,很疚心”。除孔祥熙外,其他一些有力人物也想出任行政院長。張羣於2月22日提出辭職外長,由王寵惠3月3日繼任,馮玉祥透露王寵惠“還要兼行政院,不知真假”。此外,“宋子文看大家有誤會他的事,所以亦不願即作行政院長也”。鑑於這一系列問題,蔣介石4月2日“決定告假,推王寵惠代行政院長”,孔祥熙作爲特使到英國參加英皇的加冕典禮。孔祥熙“不願奉使赴英”,但是因爲爭取英國支持抗戰的重要性而不能不一行。何廉分析蔣介石這些措施指出:張羣辭去外長職而將擔任中政會祕書長,由於行政院祕書長翁文灝隨同副院長孔祥熙赴英,其職務由魏道明接任;“這是自然的,因爲魏和王寵惠關係密切,而新任外交部長將代理行政院長和副院長的職務,院長仍在休假,副院長有任務去了倫敦。”何廉進而指出:“儘管有了這些變動,政府真正的實權和以前一樣,仍掌握在委員長手裏。他要求辭職,但未被接受,只是給假去休養。”通過這種安排,蔣介石再次挫敗了汪精衛出長行政院的企圖。

綜上,汪精衛赴滬後觀察局勢變化,發現政局不利於自己而只能赴歐“療養”。到海外後,他研究國民黨內局勢和對日關係的變化,尋求返回爭權的機會;無論是兩廣事件還是西安事變,都成爲他利用的對象。他自信:如果多數人想起他擔任行政院長時“困守空城,安定時局不是容易”,則“我歸後或可做事”。他雖然利用西安事變返回了,但是事變的和平解決使其陰謀落空。儘管如此,他還是同蔣介石爭奪行政院長職位。蔣介石讓王寵惠代理行政院長,挫敗了汪精衛的企圖。此前,陳璧君對行政院參事陳克文等人感嘆汪精衛左右“無幾人有能力可以助其作事者,殊可痛心”。王寵惠代理行政院長後,陳克文爲汪精衛憤憤不平,指責王寵惠“欲在政院樹植勢力”,祕書長魏道明“過去政績甚劣,操守尤壞”。汪精衛無可奈何地稱自己“現在在政治上,專做解決問題的工夫,比從前做行政院長好,不必忙於公文和人事”。

第三階段,汪從“回任”到失權,蔣介石以非常機構實現全面控權而展開鬥爭。

以政治地位與蔣介石抗衡,“只有汪胡兩公能之”。胡漢民去世後,汪精衛“爲今之碩果”。1937年1月下旬蔣汪兩人的溪口會談,實際上爲新的權力格局達成妥協。在挫敗汪精衛多次奪取行政院長職位企圖的過程中,蔣介石終歸要安置好汪精衛。

如前指出,蔣介石安置胡漢民、汪精衛分別擔任中常會、中政會主席。汪精衛赴歐“療養”後,中政會主席之職有無人代理並不重要,因爲蔣介石擔任副主席。鑑於蔣介石在西安事變中被扣留,中常會於1936年12月23日決議以林森代中政會主席之職,並以居正“補常務委員兼代常務會議副主席”。居正之代理,在蔣介石回寧後自然取消;而林森之代理,就給汪精衛提出了問題。汪精衛在赴歐時就提出連中政會主席職也辭去,回到上海後又提出要辭去此職。蔣介石考慮還是安排汪精衛擔任爲宜,王世傑奉令見汪精衛指出:“汪先生不必再辭中央政治會主席職。”有人強調:汪精衛既然不能重任行政院長,“不若即以政治委員會主席之隆高地位贊助一切之爲得策”。於是,國民黨中央於1937年2月15日決定汪精衛“回任”中政會主席。不過,蔣介石對汪精衛擔任此職務的權力作了限制:雖然汪精衛心腹曾仲鳴接任陳布雷之副祕書長職,但是蔣介石安排張羣擔任祕書長,陳公博嘲笑張羣走了“祕運”。

在1937年2月15日至22日召開的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上,蔣汪之間出現一種微妙的政治現象,即:蔣介石推舉汪精衛出任中常會主席,汪精衛則爲國民黨中央修改對蔣介石“辭呈”的答辭。蔣介石曾考慮以胡漢民去世爲契機,於1936年7月“取消中央常會主席制”,但終未採行。汪精衛回到南京後,蔣介石1937年1月25日考慮“黨主席之推汪”。全會召開前,蔣介石2月11日思考“中央主席辭職推人問題”,2月14日又思考“辭常會副主席”並“推汪任常會主席”。全會召開期間,蔣介石2月16日思考“內政外交常會主席與外委長、主任各人選”,2月18日“預定提汪精衛爲中常會主席”。顯然,汪精衛在得不到行政院長職位時企圖出任“黨主席”,蔣介石也打算推舉他擔任。但是,汪精衛不可能得到此職。在2月19日的會上,蔣介石“爲推汪任常會主席事,甚費周折”,“各常委商酌甚久,均有難色”,居正“且對汪明白表示,謂同人等之所以不贊成汪先生再任常會主席,實因汪先生病體初愈,恐以甫愈之身未能勝任,轉致有累”。2月20日,蔣介石“邀居正、張繼等商談推汪爲常會主席事,終未能得若輩西山會議派之同意”。他指責“老派自尊不識大體,只有搗亂,可痛也”。

與此同時,蔣介石以西安事變“承受黨國付託,謬膺軍政重寄,責任所在,無可旁諉”,而向五屆三中全會請辭“本兼各職”。馮玉祥感慨,蔣介石“動不動即辭職”,2月20日“又寫親筆信辭職”,但是“愈辭愈不準”。汪精衛爲國民黨中央修改慰留蔣介石稿子,“改的稿子很好”,“如措國家如磐石之安,登人民於衽席之上”。馮玉祥指出,蔣介石“辭職”之一大原因爲“常委主席已知汪先生而不成”。林森指出“我只知道介石非辭職不可,無法使此會平安過去”。即是說,蔣介石不能不以“辭職”爲手段,使五屆三中全會得以順利召開。五屆三中全會主席團在全會閉會前夕即2月21日簽字退還了蔣介石的辭呈。顯然,通過推舉汪精衛爲中常會主席和以“辭職”爲手段,蔣介石達到了目的。他與林森、吳稚暉商議“擬設一國防委員會,推汪爲主席,介石爲副主席,既可少數人議事,又可維持介石推汪爲常會主席事”。這個國防委員會取代了1936年7月設置的國防會議,以中政會主席、副主席分任主席、副主席。它發展成爲後來的國防最高委員會,爲蔣介石的獨裁奠定了基礎。

汪精衛得不到“黨主席”一職,口中“雖唯唯,而心中未嘗不憤憤也”。在1937年3月4日中常會上,汪精衛指責:“常會太無人負責,一人不來,大家都不來,如此下去,不堪聞問”;又稱:“三全決議案不可不行,尤其是中常、中政二會中委到會聽講報告的事。”是日,中常會“規定了常委辦公時間二、四、六”,汪精衛宣稱“決定後之案送去給蔣先生再決一次爲好,因他不當主席也”。居正說:“介石是請汪先生作常委主席,因恐有人反對故未成。”馮玉祥評價:“我看汪先生深有以黨中之老資格,要奪到辦事之權也。”這樣,蔣介石6月1日宣佈“身體康復,恢復行使職責”。汪精衛則於6月17日因“疲勞過度”而“復突患脈搏中歇症”,6月18日“全身皮膚髮炎,恐肝病復發”。

《盛京時報》8月1日宣稱:“最近國民政府首腦部間和戰兩派之對立,具有具體的條件,呈微妙之動向。”蔣汪兩人在7月28日平津失陷後的發表的言論,的確體現了兩派之對立。7月29日,蔣介石發表談話指出:“我政府對日之限度,始終一貫,毫不變更,即不能喪失任何領土與主權是也。我國民處此祖國之存亡關頭,其必能一致奮鬥到底!餘已決定對於此事之一切必要措置,惟望全國民衆沉着謹慎,各盡其職,共存爲國犧牲之決心,則最後之勝利必屬於我也。”汪精衛則演講宣稱:“犧牲兩字是嚴酷的,我們犧牲自己,我們並且要犧牲全國同胞一齊犧牲。因爲我們是弱國,我們是弱國之民,我們所謂抵抗,無他內容,其內容只是犧牲。”7月31日,蔣介石發表《告抗戰全體將士書》,號召“全國一致,急起抗戰”。汪精衛則宣稱:“此次廿九軍之失敗,可得一證明,證明‘日本只能威懗(嚇),而不能真正作戰’一語完全謬誤,此語實亡國之論也。”針對汪精衛的言論,蔣介石8月1日在中央軍校紀念週上強調:“今後我與敵已勢不兩立,我存則敵亡,敵存則我亡,共存共榮已成爲決不可能之事。”他有意地指出:“人人皆易中倭寇之奸謀,惟我決不上當。有我生存一日,倭寇決不能遂宰割我中華民族之願。”汪精衛則於8月3日演講聲稱:“和呢,是會喫虧的,就老實的承認喫虧,並且求於喫虧之後,有所抵償。戰呢,是會打敗仗的,就老實的承認打敗仗,敗了再打,打了再敗,敗個不已,打個不已,終於打出一個由亡而存的局面來。”

到日軍侵佔上海、進軍南京之11月至12月,蔣汪戰“和”之爭更加明顯。11月20日,蔣介石批評“老派與文人,心皆動搖,主張求和,彼不知此時求和,乃爲降服,而非和議也”。11月21日,汪精衛公然宣稱“兩害必取其輕,主和也”。12月中旬,蔣介石批評“主和主戰,意見雜出,而主和者尤多,此時如和,無異滅亡”,汪精衛卻“甚想以第三者出而組織,以爲掩護,此爲不可能之事,彼竟作此夢想”。

隨着這種戰“和”之爭,汪精衛企圖奪取行政院長職位;這在日僞輿論反映出來。8月1日,《盛京時報》宣稱:蔣介石“爲全國澎湃之抗日氣勢所趨,乃聲明對日決一死戰”。軍政部長何應欽、參謀總長程潛兩人則認爲以“現在戰備,終難維最後勝利”,因此“須極力避擴大,講和平手段,最少限度,容忍日本側之要求”。“一時蔣介石下野,圖國力之充實”,成爲國民政府的重大問題。這樣,日僞鼓吹蔣介石下臺,汪精衛上臺。8月2日,《盛京時報》聲稱,蔣介石、汪精衛、何應欽、于右任、孫科、陳紹寬、張嘉璈等要人7月31日下午召開國民政府全體會議決議:(1)“對黨、政、軍三機關,實施全國的戰時體制”;(2)“凡關於軍事、外交其他一切軍機事項,臨期應變措施,專委蔣介石處理之”;(3)“汪精衛爲中央政治委員會主席,擔任最高領袖之責”。對比蔣介石“本日會客,對外交戰務籌劃實施,幾無暇晷”“晚傍訪汪談外交”的日記,這幾項措施似乎可信,反映蔣介石享有臨機處置權。《盛京時報》則稱:所謂戰時體制,是蔣介石專門負責軍務,而“黨務以汪精衛爲最高責任者”;由於“蔣介石專任軍務起見,事實上對汪精衛委任行政院院長職務”,“汪精衛將於日內正式就任行政院院長”。

但是,汪精衛未能在“日內”重任行政院長,日僞輿論幾日後又開始蠱惑。8月7日,《盛京時報》宣稱:“國民政府部內,現有斷行改組行政院、組織舉國一致內閣等主張,漸次有力化。據傳,其戰時內閣行政院院長推汪精衛任之,企圖與廣西派完全妥協,以期徹底的全國合作之趣旨,其內閣部內,添加共產黨或人民戰線派代表之方針。”出任華北僞政權財政官員的李景銘在其日記中稱:“傳中央將聯合共產黨人民戰線派,組織聯合一致內閣,彭德懷、張學良均奉命入京,以汪爲行政首領。此事或可實現,但於對日開戰問題仍無裨益。”日僞一方面非常關注國共兩黨、以及蔣介石與桂系的聯合抗日,一方面宣稱汪精衛會出任行政院長。

針對汪精衛的企圖,蔣介石考慮改組行政院,權衡新政學系、CC系之關係後決定以孔祥熙接任行政院長;汪精衛聞之“甚憂鬱嚴肅”。11月16日,國防最高會議決定“國民政府與五院院長或副院長合併辦公”。12月14日,張羣召集陳立夫、張厲生、翁文灝等人“商研政府改組辦法”,“擬自任行政院祕書長,而不設副祕書長”。12月29日,孔祥熙“徵求對於政府改組案之意見”。12月31日,國防最高會議決議孔祥熙爲院長、張羣爲副院長,陳立夫爲教育部長,翁文灝爲經濟部長。汪精衛非常失望。他借對日軍相繼侵佔上海、南京發表評論,以“沉着堅決”的語氣聲稱:“從前城池失守,應以身殉,始合道德的最高觀念;今道德觀念不同,故仍願留此有用之身,爲國盡力。”言語之中,汪精衛已透露出了賣國投日的打算。

在以孔祥熙繼任院長、改組行政院的過程中,蔣介石還採取兩項重大措施。

第一,設置陸海空軍大元帥,蔣介石成爲實際上的國家元首。

蔣介石曾打算在1937年秋將國民政府主席制改爲總統制,但是林森自擔任國民政府主席以來“極爲各方所推重”,蔣介石雖爲“極負重任之領袖”,“然以我國之崇尚老成”,不能不慎重考慮。在蔣介石8月5日思考“大本營與大元帥職權”後,中政會於8月11日決定“於戰時置大元帥,代表國府主席,行使統帥海陸空軍之權”。即是說,“將主席原有大元帥職權,移交蔣先生”。繼之,中常會8月12日召開祕密會議,林森出面提議推舉蔣介石爲海陸空軍大元帥;設置大本營,下設六部“分司作戰、政略、財政金融、經濟、宣傳、國民指導等事”。蔣介石隨即認爲“未經宣戰不必另設名目”,“只擴大了軍事委員會,來對付抗戰的局面”。他9月1日在國防最高會議上說:大本營組織“過重形式,現時仍以在表面上避免戰爭之名爲宜”。因此,“只就軍事委員會酌量改組”,將原擬設於大本營下的“各部納入該會”。

第二,設置國防最高會議,蔣介石剝奪了汪精衛的中政會主席職務。

如前指出,汪精衛“回任”了中政會主席。在“以黨治國”體制下,中政會負最高政治指導指責。但是在一系列重大舉措上,蔣介石不會讓汪精衛插手,汪精衛憤怒地指責蔣介石關於孔祥熙出訪歐洲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祕不得與聞”。不僅如此,蔣介石還打算在1937年秋召開國民大會時改變中政會性質,考慮“以中央政治會議爲上院,國民會議爲下院”。這樣,中政會無事可“指導”,在日軍制造七七事變後更是如此,汪精衛7月14日就指示這日中政會例會停開,因爲“本週要案不多”。進而在8月12日,中常會決定中政會暫停,另置國防最高會議“爲實際最高軍政機關”。它“以中央常委、五院正副院長、行政院各部部長、中央黨部各部部長、中央政治委員會暨行政院祕書長,訓練總監部總監、軍事參議院院長、全國經濟委員會常委爲委員;以軍委會委員長爲主席,中政會主席爲副主席”。可見,國防最高會議成員囊括了國民黨黨政軍各部首領,蔣介石以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身份任主席,以張羣兼任祕書長,汪精衛以中政會主席身份任副主席。通過暫停中政會,蔣介石剝奪了汪精衛的中政會主席職務。

即使是這種國防最高會議,其運作時也要視蔣介石的需要而定。爲了保密,蔣介石在決策一些重大問題時並不通過國防最高會議,像8月21日簽訂的《中蘇互不侵犯條約》在訂約之前就在國防最高會議上“未曾討論”。因此,雖然法律上規定它“每星期開會二次”,但實際上它在成立之初“每週集會一次”,至11月“亦已一月有餘未嘗集會;每週惟舉行其常務會議一次或數次”。雖然汪精衛主持召開國防最高會議常務會議,但是“其決議大部繫於事後送蔣先生核行,蓋蔣先生系經中央執行委員會授權,於戰時主持一切黨政之人也”。汪精衛對此非常惱怒,在12月3日的國防最高會議常務會議上宣稱“中央常委及國防會議常委應共負責”。

從上可見,汪精衛只能“回任”中政會主席。他還企圖出任國民黨“黨主席”,但是在國民黨元老的反對下未能得逞。蔣介石利用推舉汪精衛爲“黨主席”的策略,設置了國防委員會。七七事變發生後,汪精衛竭力主“和”,企圖奪取行政院長職務。蔣介石一方面改組行政院,以孔祥熙接任院長。另一方面,他出任海陸空軍大元帥,雖然出於對日戰略考慮而未宣佈,但是已享有國家元首權;設置國防最高會議,暫停中政會。這樣一來,汪精衛不僅未能出任“黨主席”,還丟掉了中政會主席職務,僅僅擔任國防最高會議的副主席。

總之,1935至1937年蔣汪之間的權力鬥爭是隨着對日政策的演變而展開的。在華北危局之下,國民政府嘗試最後的對日交涉,即使汪精衛不被刺,蔣介石出任行政院長、張羣出任外長也是必然的。汪精衛出國“療養”後,竭力尋找回國爭權的有利時機,企圖在原計劃於1936年秋召開的國民大會上與蔣介石爭奪國民黨的領袖地位。他企圖利用兩廣事件的發生回國,但是蔣介石順利而很快地解決使其企圖落空。汪精衛又企圖利用國民大會的召開回國,但是蔣介石宣佈不競選總統,實際上暗示國民大會不會召開,汪精衛的企圖又落空。西安事變發生後,汪精衛着急回國爭權,但是蔣介石“恢復自由”使其非常尷尬。儘管如此,汪精衛還是企圖利用日本對蔣介石的壓力重任行政院長,但是在全國一致要求抗日的情況下,其陰謀不能得逞。汪精衛只能“回任”中政會主席。他還不甘心,企圖出任國民黨的“黨主席”,蔣介石則成立了國防委員會。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汪精衛竭力主“和”而企圖奪取行政院長職務,全面抗戰的爆發使其陰謀不可能得逞。蔣介石改組行政院,擔任海陸空軍大元帥,將國防委員會發展成爲國防最高會議,以此剝奪汪精衛中政會主席之職。至此,蔣介石基本上實現獨裁。

之所以說蔣介石基本上實現獨裁,是指蔣介石在這些權力鬥爭結果的基礎上,在1938年採取兩大措施,進一步實現獨裁。

其一,出任國防最高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考慮:“一、在此抗倭軍事時期,五院制暫停,而以五院院長爲最高國防會議常務委員。二、最高國防會議,得以命令爲便宜之處置。三、國民政府有緊急處分之特權。”蔣介石“對此研究頗切,自覺有心得也”。儘管五院制國民政府未取消,但是國防最高會議發展成爲國防最高委員會,凌駕於國民黨黨政軍之上,蔣介石擔任委員長,享有便宜處置權。

其二,當選爲國民黨總裁。於該年3月29日至4月1日召開的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全場一致議決修改黨章案”,推選蔣介石爲總裁,總裁擁有“否決中央執行委員會所有決議的大權”。蔣介石自稱:“爲確定黨國重心,予敵以精神與策略上之一大擊,不敢以謙讓辭也。”這是強調針對日本的侵略。不過,更主要的將蔣介石與胡漢民、汪精衛之間權力鬥爭畫上了句號,國民黨人普遍認爲“國民黨十年來之內部爭鬥,多由於領袖之未能確立,‘九一八’後黨內鬥爭已較少。再經此次改革,領袖制已由事實之醞釀變而爲法律之承認”。由於胡漢民已去世,主要的是針對汪精衛。在醞釀召開大會時,居正提出“主張黨代表大會之召集,應以推舉蔣先生爲國民黨總裁,爲其主要任務”,汪精衛須“自行謙退”,汪“笑領之”。在大會上,蔣介石“意存謙讓,以汪爲革命舊人,望其兼負領導革命之責”,汪精衛還是被推選爲副總裁。但是,汪精衛“於接受推舉之即席演說中,即有不自然之情態見於詞色”。接着在4月2日蔣介石、汪精衛分別以總裁、副總裁身份招待與會代表和國民黨中央委員的宴會上,汪精衛強調實行“民主集權”,由中常會或中政會“行使全權”。陳布雷“等皆覺察之,頗引以爲憂”。

作者爲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原文載《史學月刊》2019年第4期,註釋從略。來源史學月刊公衆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