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轉稅改革沒有回頭路 上市公司影響整體可控

“社保轉稅”的制度安排引發各界強烈反響。9月6日,國務院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強調,在社保徵收機構改革到位前,各地要一律保持現有徵收政策不變,同時抓緊研究適當降低社保費率,確保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以激發市場活力。

社保徵管體制改革後,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影響幾何?對上市公司的衝擊有多大?企業社保繳納壓力加大後有何應對措施?證券時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業內專家、多家上市公司以及中小企業有關負責人,以求多角度看看此次改革進程中將會激起怎樣的漣漪。

證券時報記者 趙黎昀 王小偉

王基名 李曼寧

“養兒防老,積穀防饑。”

進入現代社會,繳納社保便是“養兒”。根據國家安排,從2019年1月1日起,社保將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

“一石激起千層浪”,上述“社保轉稅”的制度安排引發各界強烈反響。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的基調是,可適當降低社保費率,總體不增加企業負擔。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經過多方調查獲知,圍繞社保轉稅展開的博弈日趨激烈,目前業界尚未形成統一共識。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社保轉稅”已進入倒計時。

強制養老

“明年新個稅法實施後最顯著的影響,就是統管各項相關數據的稅務部門接手社保費用徵收,企業將失去在兩部門給職工申報不同工資標準的‘操作空間’,無法再鑽漏洞了。”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稱,這個漏洞存在於社保繳納覈算機制間。據政策規定,企業參保職工個人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按本人上年度個人實際工資總額爲基準,若高於全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則最高繳費基數按不超過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確定上限。若低於全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則最低繳費基數按不低於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確定下限。

當下,國內確實有不少企業不以職工實際工資繳納社保費,而按照最低工資標準給職工繳費。甚至有些企業老闆爲了降低成本,想方設法逃避交納,使得員工各項保障沒能得到充分保護。而由稅務部門接收之後,稅務部門的徵管能力要遠高於社保局,對不合規定的交納情況會進行全面、嚴格的監督。

“按照最低繳費基數給員工繳納社保,甚至部分員工不繳納社保,早已是十分普遍的行爲,存在不合規操作的現象比例基本超過7成,但新方案實施後,之前的‘空子’不好鑽了。”採訪中,不少企業談及社保徵管體制改革對自身影響時頗爲謹慎。

河南地區一上市公司高管劉傑(化名)告訴記者,近期已多次接到機構投資人電話問詢改革影響,企業也已組織專人覈算相關成本提升幅度,雖尚無明確數據,但可以肯定的是改革後企業人力成本必然大幅提升。

他表示,雖然此前河南地區的社保也是交到當地地稅,但稅務部門只是替社保局代收社保費,由於兩個部門信息共享不便,因此未能詳細將社保信息和交個稅的工資進行比對,多數企業就可以按照最低繳費基數繳納社保,即使是財務管理相對規範的上市公司,也多存在這一問題。而且,上市公司作爲地方納稅大戶,都或多或少會享受相應稅收優惠政策。此前地方政府更關心企業納稅總額,對社保繳納額度情況並未有過多關注。

“此次改革對於製造業企業影響將最明顯。由於勞動力密集,人員構成和各自需求複雜,此前沒有按照實際工資覈算社保,甚至不繳納社保的人羣比例會更大。”劉傑表示,企業繳納社保時,往往也會參考員工的需求。

劉傑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公司基層生產員工多來自農村,在當地都辦理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每年僅需個人繳納幾百元,就也可享受醫療保障,因此這些員工很多強烈要求不繳納社保,企業也不得不尊重個人意願。操作方面,這些員工此前都走第三方勞務派遣方式,但這種人數比例也有限制,不能大面積使用。新方案實施後,這些不願意繳納社保的員工,也必須被納入繳費體系內,等於變相強制養老了。

成本提升

社保徵管體制改革後,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影響幾何?

“按照最嚴格的標準測算,改革後企業人力成本增加會達到10%。但因爲公司成本結構裏,本來人員工資佔比就比較低,社保成本提升後,總的成本增加並不明顯。”牧原股份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公司成本中主要是原料成本,人力成本本身佔比不到5%,社保需要多繳的又只是一個增加值,因此在總成本中增加不足1%。平時生產經營過程中,其他因素的波動往往都能超過這個增加比例,所以這部分成本增加對企業影響並不大。

他認爲,社保成本提升,對於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的生產企業壓力更大。養殖行業雖屬勞動密集型行業,但要考慮成本結構因素。如果人工成本在總成本中佔比達到百分之十幾甚至二十,那有可能受影響就比較大。

除企業成本結構影響外,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所受影響也不盡相同。

“上月末鄭州稅務部門就已開始着手將過去企業採用的金三系統,變更爲自然人管理系統。過去金三系統對於申報工資數據記錄不是特別準確,而新系統上線後,要求企業每個人都必須按照實際工資錄入,這或也是爲後續依規繳納社保做鋪墊。”鄭州一小型工程設備企業財務負責尚捷(化名)稱,中小企業往往人員流動性更大,此前對於社保繳納的規範性欠缺,對比國有企事業單位和大型上市公司,本次改革對於中小企業的衝擊會更加明顯。

她表示,由於企業人員流動性較強,而辦理社保手續繁雜,公司常常一個員工剛辦好社保不久就面臨離職。此外,雖然社保按規定是可以跨省聯網,但實際辦理過程中也十分麻煩,有一些需要經常變化工作地的員工入職時就要求不辦理社保,而是回戶口所在地自行繳納。以她所在企業爲例,公司員工總數有60多人,但目前實際僅爲20多人辦理了社保,且均是按照最低繳費基數進行覈算。而如果60多人在改革後都需按實際工資繳納社保費用,對於企業將是沉重負擔。

尚捷簡單爲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算了筆賬。2018~2019年鄭州市企業職工按2017年1月至12月月平均應發工資作爲社會保險繳費基數。低於2017年度鄭州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即3524.3元)的,按3524.3元/月確認基數;高於2017年度鄭州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即17621.5元)的,按17621.5元/月確認基數。

按照規定的2018~2019年鄭州市企業職工社會保險繳費比例,養老保險公司繳19%,個人繳8%;失業保險公司繳0.7%,個人繳0.3%;工傷保險公司繳根據行業,個人不繳;生育保險公司繳1%,個人不繳;醫療保險公司繳8%,個人繳2%。

以工傷保險企業繳納1%算,一個月收入6000元的員工,此前公司按最低繳納技術,每月需爲其繳納的社保費用爲1046元,而按照實際工資,每月則需繳納1782元,多出736元。而對於此前沒有繳納社保費用的員工而言,企業每月將多支出1782元。這樣算來,這個60多人員工的企業,每月在社保費用方面就需交先前多支出近10萬元。

在利安達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高級合夥人周洪濤看來,改革後企業成本增加是必然,且對於很多企業成本增長幅度要超過10%。

“國有企業、行政事業單位這方面繳費相對規範,因爲每年醫保部門還會對這些單位有稽查,監督是否按照實際工資繳納社保,不合規會有處罰,但民營企業以往默認是放開了,且每年社保繳納的最低基數本身就不低,企業負擔較重。”周洪濤表示,很多勞動密集型企業不願意上市,就是因爲社保問題。因爲上市企業的相關規範要求,企業在上市過程中就面臨大額的社保補繳。對於人員少、利潤率高的高科技公司而言影響不大,但對於向建築、紡織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就是難以承受之重。

周洪濤稱,國家一直說降低稅負,但企業感受是稅收增長率連年提高的原因,就是因爲國家加大了稽查力度。因此企業不可存僥倖心理,需依照規定繳納。會計單位接觸最多的就是企業,能看到一些企業如果按照新規就要面臨經營不下去的局面,沒有利潤可賺,只能無法爲繼或者另闢蹊徑。社保徵管體制改革的消息去年就已傳出,一些企業已經提早覈實準備,稅局也會做出相應提醒。對於企業來說,目前財務覈算上已經需開始調整。

分歧較大

社保繳納規範化的初衷,是國家保障民生,監督企業擔負員工養老等義務的手段。目前,多繳多得是我國社保繳費的基本原則。在職時社保費交的多,退休後養老金也會按比例拿的多,反之職工退休後的養老金就會縮水。不過,由於社保交納基數提高,個人負擔部分增大,調整後員工到手收入或也會出現減少的情況。

“新個稅法8月31日實施後,起徵點由每月3500元提高到每月5000元。個稅改革與社保徵管體制改革同時實施,員工到手工資可能增加,也可能減少。”劉傑測算,以鄭州最低工資標準繳納社保的企業員工而言,2019年新的個稅改革與社保徵管體制改革實施後,覈定工資爲6000元的員工到手收入將減少174元,覈定工資爲30000元的員工到手收入將增加839元。

到底是多交社保多拿退休金划算,還是少交社保少享受保障划算?不同地區、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人羣,對於社保觀念的千差萬別,直接影響了改革對個人的作用。

“我們這一代養老得到了較好的保障,還是得益於社保體系的完善。過去工資低,每月社保繳納費用不過幾十元,而如今退休後,每月退休金可以拿到三五千元。”談及對即將施行的社保改革看法,鄭州地區一棉紡廠已退休職工李芳認爲,繳納社保其實是一種變相的存款行爲,也可抵禦貨幣貶值。社保費用中個人只支出約三成,企業出七成,改革後企業的負擔確實會加大,但對於個人而言還是利大於弊。

與之類似,鄭州市民黃玲也認爲社保繳納有助於保障長遠利益。在家做全職主婦的她,5年前從公司辭職後依然按月自行繳納社保。她告訴記者,雖然自己繳納社保需要將在職時企業繳納部分也全部由個人負擔,每月繳納金額一千多元,但交社保還是考慮爲自己未來的醫療、養老提供保障,且如果需重回職場,社保繳納也可保障持續性。

不過,同樣沒有單位保障,自由職業者胡剛更傾向於自行購買商業保險。在他看來,目前市場化保險機構衆多,產品多樣,完全可以根據個人需求購買不同種類,不同額度保障的商業險以防後患。相比社保需根具國家政策履行,個人可支配限度不大而言,商業險更能貼近不同人羣的不同需求。

“對於工資較高,沒有房貸、車貸等家庭負擔的人羣而言,按照更高基數繳納社保,是好事,不過對於當前月工資較低的年輕一族,改革後每月到手的工資降低,生活壓力會加大。” 周洪濤稱,目前普遍年紀在四五十歲,有一定經濟基礎的人羣,對社保更爲重視。一是在這個年齡段已經具備一定原始積累,有多餘的閒散資金,同時離退休較近,可享受後期福利的希望也更近。而對於二三十歲的年輕一族,養老對於他們還很遙遠。每月工資僅夠支付日常花銷的話,對於社保再多投入就無疑增加了生活壓力。目前企業中主動提出不願繳納社保的,也多是這部分人羣。

上市公司對社保轉稅實際上也很敏感。目前,上市公司主要持三類觀點:一,已爲員工全額繳納社保,無實質影響;二,預計職工薪酬有一定程度增加,但整體可控;三,尚未收到相關文件,無法識別其影響程度。

具體看,精鍛科技、涪陵榨菜、長春高新、永興特鋼等公司明確表示,公司原本即全額繳納社保,因此基本不受影響。

例如,精鍛科技表示,公司一直是以員工月度實際工資收入總額爲基礎申報交納社保費用,社保繳費新規定有利於營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對公司成本影響不大;涪陵榨菜稱,公司已爲員工全額交納社保,國家近期強制執行對公司業績不造成實質性影響。

捷捷微電、開元股份、索菲亞、安潔科技等公司預計,新規實施後公司成本會有所增加,但影響不大。如安潔科技表示,預計公司經營中職工薪酬支出會有一定的增加,但是整體影響可控,公司主要以提升自動化水平來增加公司產能。

截至目前,較少有公司對影響程度進行具體測算,捷捷微電是少數作出量化說明的公司。捷捷微電稱,目前公司給員工參保的繳費基數約佔實發工資的60%多,據現狀估算與未來人員配備等因素分析,預計對企業的影響不會超過1000萬元,約佔成本的2.5%左右。

此外,社保新規實施細則尚未出臺,不少公司的回應還比較“模糊”,多家公司表示:“公司堅持規範運作,目前相關政策尚未落地”、“公司社保嚴格按照當地規章制度執行”、“公司爲每個員工都買了社保,至於購買基數調整情況,會依據國家新的政策執行,具體情況請關注公司定期報告。”

改革沒有回頭路

據《中國企業社保白皮書》數據顯示,2013年,僅31%的企業合規繳納社保(按照職工工資實際覈定繳費基數),統一按最低基數繳納的佔比近1/3。2016年,社保繳費基數完全合規的單位僅佔25%,接近75%的企業未按照職工工資實際覈定,其中36%的企業統一按最低基數繳費。2017年,基數合規單位佔比又進一步下滑至24%,其中23%的企業統一按最低基數繳費,還有11.3%的企業按固定工資部分不算獎金繳納。

而另一方面,自2017年起,養老金要求的財政補貼將持續攀升,2016年中國養老金空賬達到3.6萬億元。據數據顯示,養老金2016年收不抵支的省份增至7個。據清華大學人口和人力資源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預計在未來的5到10年當中,養老金缺口大約是8萬億到10萬億元。

“社會保障體系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若需體系建立健全,相關監管必須落實到位,改革推進也是必然之舉。”宋向清稱,當然,改革的推進勢必會對過去的企業生存環境進行改變,會出現經營能力較弱的中小企業難以爲繼的局面。社保改革如何推進、如何更適於企業和個人利益均衡發展,還需要政策在推廣過程中不斷探索。

他表示,對比發達國家,目前我過的社會保險繳費比例偏高,這對於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及其職工,確實會形成一定負擔。因此未來我國的社保費率或有向下調整的空間。

劉傑也表示,中國企業社保費率位居全球高位,企業用工成本較高。目前70%左右的企業未按照職工工資實際覈定繳費基數繳納社保,未來該部分企業的社保繳納壓力進一步加大。企業希望國家能夠出臺相關的緩衝政策或措施,能夠爲企業緩解經營壓力。

國泰君安研報顯示,2015年全球典型國家企業社會保險繳費比例中,中國合計爲29.25%,而智力爲4.5%、美國爲8.25%,平均值爲16.256%。

“對於社保改革,目前不少企業還抱有觀望心態,或者考慮以低報工資額減少社保繳納費用。但企業最終是要考量到利潤總額上的,如果納入報表的工資低的話,勢必增加企業的利潤總額,也就是增加稅負。”周洪濤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稱,我最近跟企業溝通時,觀點都是勸大家不要抱有僥倖心理。社保改革推進是社會制度完善的必然,企業只有盡力提升經營業績來緩解成本壓力,鑽空子不會是長久之計。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