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浙江新聞、錢江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流傳了好幾天的馬雲退休傳聞,終於在教師節這天塵埃落定——馬雲本尊以一封信息量滿滿的“傳承計劃”,公開了自己在阿里最後的“職業規劃”。

生日在教師節、創立公司在教師節、以教師身份自詡、今後投身教師事業……回顧馬雲的經歷,他身上的“教師元素”很多,但這個男人值得學習的師者之風遠不止表面這些。

珍貴視頻:馬雲最喜歡的工作還是當老師

馬雲和肯·莫利,肯·莫利的兒子

1980年,剛剛打開改革開放大門的中國迎來了一支來自澳大利亞的代表團,莫利一家也在其中。

“晚上自由活動的時候,我們在公園裏玩火柴,一個男孩走過來和我們打招呼,他想鍛鍊一下自己新學的英語口語技能。他介紹了自己,我們互相寒暄了幾句,約定之後再來這個公園碰面。”

很多年後,戴維這樣回憶道。

15歲的馬雲和他新認識的澳大利亞小玩伴戴維·莫利攝於西湖邊。戴維胸前佩戴着澳中友好協會旅行團的證件。

這個騎着自行車少年到處主動和外國遊客招呼,以此來練習自己笨拙的口語的少年,就是馬雲。

“高考數學1分的故事誤導了很多人,其實我數學不錯的”

馬雲1984年考入杭州師範學院(今更名爲杭州師範大學)外語系英語專業,畢業後做了6年老師。

杭州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王利琳在參加圓桌論壇,討論培養面向未來的教育人才時說,杭師大最成功的校友就是馬雲。

這話馬雲沒聽見。但是說他高考數學分不高的故事他聽到了。“我數學考了1分還引以爲豪,誤導了很多年輕人。數學不重要其實不是那麼回事情。我數學還蠻好的。我高一還是數學課代表……”

誤打誤撞進入商界,

沒想到一做就是二十年

“我進入商界完全是誤打誤撞,本來就想玩兩年,沒想到一搞搞了20年。最後還是會回到當老師這一行,我自己覺得我能夠得心應手。”

1995年,一次偶然的出差,馬雲從教師崗位辭職。他異想天開地認爲自己10年後就能回學校當老師。

但到了05年,當他認爲自己創業已經基本完成的時候,沒想到阿里和ebay的競爭剛到火熱的狀態,爲了肩負的責任,馬雲選擇留下,回到教師崗位上的這個計劃只好一再被推遲。

最喜歡的工作還是當老師

“我最喜歡的工作,我做得最好的工作,還是當老師。我想有一個身份,這輩子的烙印不會打掉的,就是當老師。”

馬雲曾在採訪中說,他有信心,在教書這件事上可以比成爲阿里巴巴CEO做得更好。

“我做老師能得心應手,而且也是性格決定的,我對很多東西充滿好奇和想象。”

在互聯網世界坐擁諸多頭銜,馬雲最愛的還是被人稱爲馬老師。他曾經透露,自己最後還是會回去當老師,願後半生做鄉村教師的代言人。

馬雲:願意一輩子做教育工作的支持者

馬雲曾經說,他可能沒辦法再回去當老師,但他決定一輩子做一個教育工作的支持者。

於是,雖然沒能回到教師崗位上,但他支持教育的腳步卻從未停止:

——2014年12月15日,“浙江馬雲公益基金會”正式成立,並設立了一億元人民幣的“杭州師範大學馬雲教育基金”,用於支持母校杭州師範大學的發展。

——2015年9月16日,“馬雲鄉村教師計劃”正式啓動,每年將向100名鄉村教師提供總額1000萬元的獎金資助和持續三年的專業發展支持。

——2016年7月4日,馬雲公益基金會在杭州發佈“馬雲鄉村校長計劃”,計劃10年投入約2億元人民幣,尋找和支持中國優秀的鄉村校長。

——2017年,馬雲通過馬雲公益基金會,在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設立了名爲Ma-Morley獎學金計劃——這筆2000萬美元的獎學金,是紐卡斯爾大學有史以來收到的最大規模捐贈。

.......

從企業家到師者,馬雲的決然轉身教會了我們什麼?

2018年9月10日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發出題爲“教師節快樂”的公開信宣佈:一年後的阿里巴巴20週年之際,即2019年9月10日,他將不再擔任集團董事局主席,屆時由現任集團CEO張勇接任。

消息一出,全網轟動,有網友激動地說:“我不能再渾渾噩噩了,也該幫父親把擔子挑起來了”

有網友讚歎:“馬雲一直都是懂得感恩的人,在教育事業方面所做出的貢獻都是有目共睹的。”

馬雲在公開信中高度評價張勇:在擔任CEO的3年多中,張勇以卓越的商業才華、堅定沉着的領導力、超級計算機一般的邏輯和思考能力,帶領阿里取得了長遠發展,連續13個季度實現阿里巴巴業績健康持續增長,已經證明自己是中國最出色的CEO;更因爲他的戰略格局和組織文化傳承上的擔當,阿里巴巴的接力火炬交給他和他領導的團隊,是馬雲與阿里巴巴合夥人羣體現在最正確的決定。

圖/將在一年後接任董事局主席的張勇,被馬雲稱爲合夥人機制下人材梯隊中的“傑出商業領袖”。

勇於改變,馬雲從企業家到師者的決然轉身,教給了人們的第一件事。馬雲在採訪中拿比爾·蓋茨舉例子時說:“我永遠都無法和他一樣富有,但是我能比他更早地退休。”54歲,對一個企業家來是風華正茂的年紀,掌控一家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如果願意,馬雲遠遠未到急流勇退的時候。但是從2013年阿里的CEO易位,到不再爲“雙十一”晚會壓軸演講,到退出公司日常管理轉而頻繁出現在各類國際會議和演講臺上,馬雲的退場早經規劃,並非一時起意。這種選擇打破了帝王將相對權力“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式”留戀,大有自信人生二百年的智者風度。

公益慈善事業應是富人的歸途之一,弘揚“公益文化”,師者馬雲作出了表率。中國有“達則兼濟天下”的人文傳統,企業家中間雖然也有牛根生、曹德旺這樣富而有仁的例子,卻鮮有像股神巴菲特將80%的財富都捐給蓋茨基金會、扎克伯格捐出99%的Facebook股票這樣吸引世界眼球的大手筆。放手4000億美元生意,轉而投身教育公益事業,把身份名片換成“鄉村教師代言人”,是中國企業家公益慈善意願的一次典型釋放,馬雲如何用經營阿里的經驗做教育也令人期待。

企業是靠制度和人才延續的,馬雲深諳此理。馬雲的離場預告當然不僅事關個人,“傳承計劃”中馬雲尤其強調了自己敢於放手的原因,在於企業探索謀劃已久的治理制度、文化體系和接班人體系。要打造一個102年的“互聯網的經濟體”,解決全球1億個工作機會,服務20億的消費者、爲1000萬家中小企業創造盈利的偉大企業,阿里巴巴選擇依靠制度和人才梯隊而非個人魅力。這種看上去理所當然的現代性企業特質,仍爲今天許多企業所欠缺。

價值中空或者價值虛僞化的企業,路必定是越走越窄,師者馬雲給世界留下了一條善意短信。馬雲留下的阿里不是一個完美的王國,但環顧四周,不管是京東、騰訊、百度還是後起之秀拼多多,近期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危機,阿里一路走來也有危機,卻能不斷收割輿論好感,與創始人不斷重申的價值取向有關係。“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幫助中小企業、年輕人和婦女發展。只有不斷爲世界創造價值,企業才能得道多助,基業長青。

擁抱夢想從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馬雲演繹了最真摯的重返初心。“世界那麼大,趁我年輕,我想試試,萬一實現了呢。”年輕人中間流行喪文化的時候,54歲的馬雲卻說出這樣的話,足以讓人燃起對生活可能性的信心。福原愛在節目裏說:“不是乒乓球裏有人生,而是人生裏有乒乓球”,學會用不同階段的選擇填滿人生,而非讓人生一次次被填滿,經過長時間的鋪墊佈局,傾心教育事業的馬雲終於走上了夢寐以求的“講臺”。

馬雲的離場預告解讀,

千人千種,

如果你我願意保持謙遜,

或多或少可以從這位傳奇人物身上受教。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祝願馬雲開啓新的旅程,

繼續爲世界貢獻師者箴言。

延伸閱讀↓↓↓

①以後鹿城這些人辦婚宴必須按標準來,你可能只用送300元紅包,你怎麼看?

②他們“歸隱”雁蕩山水,建了一座“琅琊閣”,每扇窗裏都藏着一幅美景!

③奧康30週歲,王振滔對兒子王晨說了七個字......

他曾是“柳市首富”,26歲被全國通緝,資歷比南存輝更老,如今遠走柬埔寨續寫傳奇……

編輯 | 迪力審讀 | 林豐

責編 | 世潮  監製 | 高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