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湖南省腦科醫院)神經外科收治了一名中樞神經細胞瘤患者小林(化名)。

患者年僅16歲,神經外科專家爲其進行了手術,成功將腫瘤一次全部摘除,目前,這名男生即將康復出院。

(術後,小林恢復良好)

“兒子身體一直很好,之前也沒有什麼症狀,怎麼突然一下,腦袋裏就長了個這麼大的腫瘤。”

媽媽回憶,小林身體很好,平時也喜歡運動,特別喜歡踢足球。兩個月前卻開始莫名出現頭痛、頭昏的情況,但是這種情況經常一晃而過,所以小林也就未多加理會,並未告訴父母。

沒想到的是,這種情況非但未消失,還越來越頻繁。醫院檢查後才發現罪魁禍首竟然是腦室裏一個罕見的巨大腫瘤。

“這麼年輕的孩子,腦室腫瘤如此之大,這樣情況非常罕見。”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神外一科主任、主任醫師鄒叔騁表示,“這次手術的難度在於一次手術要儘量將孩子的腦腫瘤全部切除。而腫瘤幾乎把孩子整個腦室填充滿,無論從中部、前面、後面,離對側很遠,很深。”

因爲瘤體太大,有可能堵塞室間孔,一旦堵塞室間孔,腦室裏水越積越多,壓力越來越高,有可能形成腦疝,會有生命危險。

(術前頭部核磁共振影像,顯示腦室內腫瘤巨大)

8月22日,醫生鄒叔騁、李創華、張衛民特邀請神經外科大科主任黃紅星,一起爲小林實施了側腦室腫瘤切除術。

醫生經左側額上溝內皮層造瘻後入右側側腦室內顯露腫瘤。

手術中可見腫瘤色灰白,質稍軟,血供豐富,邊界尚清,局部同腦室壁粘連明顯。於是,醫生先取部分腫瘤組織行快速病檢結果回示初步考慮中樞神經細胞瘤。

而且腫瘤供血血管主要來源於脈絡叢,醫生在顯微鏡下予以分塊切除。

由於腫瘤過於巨大,使得醫生手術操作空間變得異常狹小,又不能傷及周邊重要的功能區核團及血管,所以手術簡直如一場精工細作的雕刻。

經過一番努力,醫生們才小心翼翼地將腫瘤分塊切除。整臺手術幾乎都是這樣的精細操作,醫生們必須注意力高度集中,不能有半點差池。

手術超長的耗時,對醫生的耐力和體力都是巨大的考驗。

當手術結束,醫生從手術室走出時,手術室的時針已經由上午9點移到了晚上6點。術後,經過治療,目前小林情況恢復良好,即將康復出院。

(術後磁共振影像,腦室內巨大腫瘤已手術切除)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一病區鄒叔騁主任表示,中樞神經細胞瘤發病年齡一般在15至52歲,以中青年多見。

但是它的平均病程一般爲3-7個月,但發病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因此不易被發現。雖然說症狀不明顯,但是隨着病程的發生,症狀也是有跡可循的。

他提醒,有一部分患者會出現輕度頭痛或不適,而隨着腫瘤的生長,頭痛會逐漸加重,頻率也會增加,持續時間也會增長。

當腫瘤生長阻塞室間孔或進入第三腦室阻塞中腦導水管時,患者轉爲持續性頭痛、噁心、頻繁嘔吐,伴有視物不清,甚至失明,形成腦疝,危及生命。

因此,早治療是關鍵,一旦出現不明原因的頭暈頭痛,則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專家進行就診,避免貽誤病情。

(編輯Anne。圖片來源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 張衛民 徐珊

湖南醫聊每日分享健康科普資訊,歡迎關注點贊轉發。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