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基層治理“1+10”系列改革,到大力實施“紅色引擎工程”,再到在全國率先出臺《武漢市社區黨組織領導社區治理若干規定(試行)》……近年來,面對城市基層的痛點和難點,武漢市委堅持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爲貫穿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一條紅線,一年一個舉措,一步一個腳印,構架制度層面的“四梁八柱”,探索着大武漢的城市治理之路。

“1”:

強化社區大黨委區域領導核心地位

武漢高校林立,學子衆多。如何發揮街道社區黨組織作用,將黨建工作延伸進大學校園,是城市基層黨建的一個難點。

武漢市洪山區創新開展“街校牽手”行動,與458個轄區單位簽訂需求清單、資源清單、社區共建項目清單,吸納511名共建單位特別是高校(院、系)黨組織負責人爲街道、社區黨組織兼職委員,組織召開黨建聯席會議180餘次,協調解決區域化黨建問題159個。

武昌工學院何春濤老師到洪山區張家灣街光霞社區講黨課(武昌工學院網站)

今年以來,武漢市深化拓展“紅色引擎工程”,從體制機制層面,重構黨在城市基層的組織體系,吸納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物業公司、社會組織黨組織等,共同組成社區大黨委。通過實體運作,進一步強化社區大黨委在區域中的“軸心”地位,發揮領導核心和統籌協調作用,着力打造區域統籌“同心圓”。

同時,構建“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五級構架,用區域化的理念、網格化的思路,把基層各類組織和各項工作納入有效管理,通過黨組織覆蓋到每個黨員,通過黨員覆蓋到每個羣衆,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

“3”:

做實黨領導下的社區自治法治德治

“您好,我是青和居‘天天敲門組’的,請問您家有什麼需要我們幫忙的?”這樣的聲音每天傍晚都會在青山區青和居響起。

在青和居社區黨組織的引領下,這裏有越來越多的黨員、羣衆加入到“天天敲門組”,每天挨家挨戶收集羣衆訴求,爲居民羣衆奉獻力量。他們用自己摸索出的“天天敲門十八法”,讓更多的居民打開了家門,也打開了心門。通過天天敲門、上門服務,青和居組織居民自我教育、服務、管理、約束,“敲”走了棚改回遷居民高空拋物、亂搭亂蓋、亂牽亂曬、養雞種菜等壞習慣。

青和居“天天敲門組”探望社區內孤寡老人(長江網)

走進漢陽區江欣苑社區,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近年來,社區黨委堅持把道德建設滲透到黨建工作的全過程,居民們耳濡目染的是“七色樓道文化”“社區之歌”“江欣苑故事”等文化精品,親身參與的是“尊師敬老團年宴”“賽家風演講比賽”等活動。

如今的江欣苑,扯皮糾紛的少了,不文明現象少了,鄰里和諧和睦,人人互幫互助,滿滿都是正能量。

江欣苑社區服務中心給環衛工人送去感謝和清涼(長江日報)

依法有序完善基層自治,激發社區羣衆的責任感和參與活力,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健全基層法治,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社會矛盾;推進德治建設,着力提升羣衆的道德修養和文明素質,積極營造崇德向善的社會新風尚。在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下,武漢市通過自治、法治、德治的良性互動,實現基層的有序善治,夯實黨的執政根基。

“1”:

構建信息化社區服務體系

隨着社會老齡人口的不斷增長,“老漂族”問題浮現,如何體現對老人們生活的關懷,提升老年羣體的生活質量?金銀湖“紅色物業”主動破題。

2017年9月18日,東西湖區金銀湖紅色物業公司聯合碧海社區,共同開展碧海紅色物業老年人外語班,由金銀湖“紅色管家”董燕明擔任老師。董燕明爲英語專業碩士,她走上講臺,從最基本的ABCD開講,臺下的老人們興致勃勃,彷彿年輕了幾十歲。

碧海紅色物業老年人外語班開辦至今,學員規模由最初的20餘人發展到現在的38人,一個普通的課堂也變成了老人們社交、減壓、提升的平臺。

外語班班長黃秀梅說,去年,金銀湖紅色物業公司接管社區不久,就主動上門走訪,詢問老年人需求。很多老年人反映,出國旅遊時語言不通,希望社區成立一個英語班,指導老年人繼續學習。“沒想到‘紅色物業’的效率那麼高,社區馬上有了英語班。現在,我們已經可以用英語進行簡短的對話了。感謝‘紅色物業’的貼心服務,讓我們老年人內心不再消極孤獨,充滿年輕活力!”

武漢市金銀湖街碧海社區評選“最美家庭”,弘揚家風正氣

武漢市從居民羣衆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樂業等方面的需求出發,提出了“政務服務、生活服務、法律服務、文體服務、關愛服務、黨員服務”等六項基本服務。同時,鼓勵社區結合實際創新特色服務,努力讓服務更精準、載體更豐富,做到適銷對路、羣衆歡迎。

“4”:

建立“四全”服務機制

“我下個月年滿50歲,想辦理退休手續,請問如何辦理?”近日,武昌區東亭社區第一網格居民趙女士點開手機,在“武漢·微鄰里”內的“網格羣聊”中留言。很快,社區網格員張忻欣接到系統推送的留言,迅速聯繫武昌區社保處,並將相關政策和聯繫電話一次性告知趙女士,幫助她順利辦妥手續。

東亭社區黨委打造的“武漢·微鄰里”平臺,集處理社情民意、提供居民服務、引領社區治理於一體,居民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進入自己所在網格羣。網格員和職能部門下沉到網格,工作力量都在羣內,方便羣衆一對一反映訴求,真正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

東亭社區愛老志願服務活動

今年以來,武漢市全面推行“工作力量全進入、羣衆需求全收集、分級分類全解決、服務過程全評價”的“四全”服務機制,搭建社區網格化服務信息平臺,用信息化手段,將羣衆訴求全面收集、分類處置、及時反饋,走好新時代網上羣衆路線,讓居民享受指尖上的“全科服務”。

“1314”,既是武漢市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理念,也是黨組織對羣衆的鄭重承諾——

通過黨組織的領導,把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的“一沙一石”構築好、鞏固好;把老百姓的每“一聲”都回應好、每“一事”都服務好;讓每一個黨員“一生一世”服務好羣衆,讓羣衆們也“一生一世”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努力在服務羣衆中宣傳羣衆、組織羣衆、凝聚羣衆,走好新時代黨的羣衆路線。

END

來源 | 《黨員生活》2018年第8期·上,有刪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