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10日電(董文博)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退休”一事塵埃落定。第34個教師節早上,54歲的馬雲發佈公開信,宣佈將於集團20週年之際(即2019年9月10日)起不再擔任董事局主席,屆時由CEO張勇接任。未來,馬雲將“迴歸教育”,“做熱愛的事情”。

隨後,阿里巴巴官方微博曬出了一張“馬老師的新名片”。

圖片截自阿里巴巴官方微博  憶往昔:“做老師得心應手”  2018年9月7日,馬雲在彭博社的訪談中回應何時退休時表示,“你們很快就會知道!”當日,據美國紐約時報道,馬雲稱他的退休不是一個時代的結束,而是“一個時代的開始”,將把更多的時間和財力都花在教育上,“我喜歡教育。”  阿里巴巴相關人士對此表示,不管是在社會公益還是在阿里巴巴,馬雲天天都在做老師,也天天夢想着再去做老師,這對他而言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想法。  1984年,馬雲考入杭州師範大學外語系英語專業,1988年畢業後進入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當英語老師。今年5月13日,馬雲在杭州師範大學110週年校慶上說到,“我高考失敗了兩次,所以我還沒進杭師大,杭師大就給我上了第一課——什麼是失敗,什麼是挫折,其實我一直爭取在做一個成功的失敗者。”  杭州師範大學帶給馬雲的,就是把他培養成了一名老師。“我做老師能得心應手,而且也是性格決定的,我對很多東西充滿好奇和想象。”  馬雲表示,“我沒學過怎麼當CEO,我是用當老師的方法來當CEO,在我看來,CEO就是Chief Executive Officer,是首席教育官,所以我把杭師大所學的,當老師的所有經驗,當老師的所有經歷帶到了創業之中去。因爲老師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職業,也是最偉大的職業。”  談現實:誤打誤撞進入商界“一搞搞了20年”  1995年,馬雲在一次美國出差中接觸到了互聯網,於是走向講臺準備創業。同年4月,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公司杭州海博電腦服務有限公司成立;同年5月,中國黃頁正式上線。  1997年,馬雲第一次創業失敗。離開中國黃頁後,馬雲受外經貿部邀請加盟外經貿部新成立的公司,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EDI),由馬雲組建、管理,馬雲佔30%股份,參與開發了外經貿部的官方站點以及後來的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在此過程中,馬雲的B2B思路逐漸成熟。  1999年9月,馬雲帶領被稱爲“18羅漢”的團隊正式成立阿里巴巴集團,集團的首個網站是英文全球批發貿易市場阿里巴巴,同年阿里巴巴集團推出專注於國內批發貿易的中國交易市場(現稱“1688”)。

資料圖:位於杭州的阿里巴巴集團總部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在美國紐交所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BABA”。彼時,集團超過10000名員工成爲千萬富翁,馬雲也成爲家喻戶曉的人物。  公開資料顯示,阿里巴巴集團經營多項業務,業務和關聯公司的業務包括:淘寶網、天貓、聚划算、全球速賣通、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1688、阿里媽媽、阿里雲、螞蟻金服、菜鳥網絡等,涉及包括電商、在線銀行、媒體、文娛等衆多領域。  而今年9月5日,馬雲在2018 XIN公益大會教育分論壇表示,“我進入商界完全是誤打誤撞,本來就想玩兩年,沒想到一搞搞了20年。”馬雲透露,自己最後還是會回到當老師這一行,未來會把所有精力和想法都放在教育上。  說教育:“做熱愛的事情會讓我無比興奮和幸福”  爲了達成“當老師”這一“心願”,阿里巴巴集團早已在籌劃接班人計劃,馬雲“退休”也並非首次。2013年5月,陸兆禧被任命爲阿里巴巴集團CEO;2015年5月,張勇接任阿里集團CEO。2013年3月,彭蕾擔任螞蟻金服集團CEO;2016年10月,井賢棟接任螞蟻金服集團CEO兼任董事長。

馬雲曾在多個場合提到,教師是他最喜歡的職業

對於自己未來的發展,馬雲在公開信中直言,“我想回歸教育,做我熱愛的事情會讓我無比興奮和幸福。再說了,世界那麼大,趁我還年輕,很多事想試試,萬一實現了呢?!”

早在2006年初,事業初有成就的馬雲捐資100萬元,啓動“杭師大中國新農村教師專業發展計劃”,免費培訓農村骨幹教師。

2015年3月27日,由馬雲等九名企業家和著名學者等共同發起創辦的湖畔大學舉行第一屆開學典禮,首任校長即爲馬雲。

2015年9月16日,馬雲公益基金會啓動“馬雲鄉村教師計劃暨首屆馬雲鄉村教師獎”,該基金會每年將拿出1000萬元獎金,向當年入選的100名鄉村教師提供資助和持續三年的專業發展支持;2016年1月17日,首屆“馬雲鄉村教師獎”頒獎典禮在海南三亞舉行。

從爲鄉村教師代言,到湖畔大學,馬雲心裏一直保留着最初的“教師夢”。正如馬雲在杭州師範大學110週年校慶上所言,“我一直希望有一天還能回來當老師,而且是爲了未來當一個老師,因爲我越來越強烈的認識到,未來教育一定會發生鉅變。”

“四年師範,六年老師,這十年經歷,讓我成爲了今天的我。其實我覺得我從來沒有停止過當老師,別人可能覺得我講的很多,但這是我教師的職業病,我也爲這"職業病"感到驕傲。”(中新經緯APP)

(責任編輯:李佳佳 HN153)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