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事分久必和,和久必分。悠悠三國,複雜紛亂,斗轉星移,英雄故去。只剩下大好河山歸司馬!曹魏末期司馬氏篡權建立西晉,可以說是曹魏的消亡,很快司馬炎又滅蜀漢。吳國就成了三國中最後被滅的 。

吳國是孫權建立的國家,國號爲“吳”,史學界稱之爲孫吳。由於與曹魏、蜀漢呈鼎立之勢,所統治地區又居於三國之東,故亦稱東吳。就吳國來說,雖然不是三國中最強大的國家。卻是三國中最後滅亡的國家,或者說是存在時間最久的國家。在東吳之前,司馬昭派遣鄧艾、鍾會等人消滅了蜀漢,促使蜀漢在公元263年就滅亡了。那麼,問題來了,司馬氏消滅蜀漢後,爲什麼沒有立即消滅東吳呢?換而言之,面對強大的西晉,東吳居然堅持到了公元280年,也就是說吳國是三國中最後被滅國的。

三國亂世,吳國勢弱,爲何最後一個被滅國呢?

《三國演義》劇照

公元263年,掌握曹魏大權的司馬昭決定向蜀漢發動戰爭,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三路攻蜀。蜀將姜維、廖化率軍以劍閣(今四川劍閣)險道爲屏障,阻擊魏軍主力。這一年,鄧艾率領曹魏大軍在蜀漢腹地綿竹大破諸葛瞻、攻佔涪城(今四川綿陽),兵臨成都。蜀漢後主劉禪因鄧艾兵臨城下,向魏軍投降。由此,只用了數個月的時間,曹魏就消滅了蜀漢。到了鹹熙二年(265年),曹魏皇帝曹奐禪位於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在此基礎上,司馬炎改元泰始,是爲晉武帝。曹魏滅亡,西晉開始。

三國亂世,吳國勢弱,爲何最後一個被滅國呢?

晉武帝司馬炎劇照

從蜀漢滅亡的公元263年開始,東吳堅持了17年左右。如果從曹魏滅亡,西晉建立開始算起,也即西晉在建立後的第15年纔派軍消滅東吳。那麼,問題來了,司馬氏和西晉爲什麼拖了這麼久才着手消滅東吳呢?爲什麼不早點結束三國時代呢?對此,在筆者看來,這是因司馬氏消滅蜀漢和西晉取代曹魏這兩件事情的相繼發生,促使其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來穩定內部。不管是蜀漢殘餘勢力,還是曹魏殘餘勢力,西晉和司馬氏都不能掉以輕心。在根基不穩的基礎上貿然進攻東吳,很可能會讓自己陷入到險境中。

三國亂世,吳國勢弱,爲何最後一個被滅國呢?

孫權劇照

同時,西晉之所以沒有着急發動滅吳之戰,很可能是因爲東吳的最後一位皇帝比較昏庸殘暴。孫皓(242年—284年),東吳開國皇帝孫權之孫,廢太子孫和之子,三國時期吳國末代皇帝。孫皓在位的大部分時間內,因爲自身的昏庸殘暴,導致東吳國力受到了明顯的損耗。對此,西晉希望孫皓繼續胡作非爲,以此降低滅吳之戰的難度。正是因爲西晉的放鬆,促使東吳更加沒有危機感。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西晉真正大軍出擊的時候,東吳和蜀漢一樣,都沒有抵抗多長時間。而這,也是西晉沒有急於進攻東吳的原因之一。

三國亂世,吳國勢弱,爲何最後一個被滅國呢?

三國演義孫皓

最後,和蜀漢不同的是,西晉要消滅東吳的話,需要一支強大的水軍。對於蜀漢來說,雖然有山川之險,但是,這是步兵和騎兵可以克服的。不過,就東吳的長江之險,則需要西晉在水師上戰勝東吳。正如《晉書·文帝》中司馬昭所言:“略計取吳,作戰船,通水道,當用千餘萬功,此十萬人百數十日事也。”想要消滅東吳這個國家,西晉需要在船隻和訓練上進行長期的準備,這至少需要數年的時間。如果西晉倉促進攻的話,很可能重蹈曹操在赤壁之戰中的覆轍。

三國亂世,吳國勢弱,爲何最後一個被滅國呢?

東吳水師

綜上所述東吳成了三國中最後一個被消滅的國家,公元280年,西晉大軍出擊,很快就消滅了東吳,從而徹底結束了三國時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