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報道,除美國國家安全局外,中央情報局和美國網軍也在開發類似的網絡武器,多達2000多種,是世界頭號網絡武器大國。在信息時代,這些網絡武器足以對全球基礎設施和各國生產、生活造成嚴重破壞,而且不受外界環境限制,波及範圍巨大,威力不亞於核武器。

二戰結束後,美蘇成爲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爲奪取世界霸權,兩國採取了相對溫和的軍備競賽進行對抗,在原子彈、核潛艇、導彈、航空航天領域展開激烈角逐。到80年代,軍備競賽威力初現,蘇聯在軍備研發上至少比美國多花了700億盧布,仍然有17項重要技術落後,終於被龐大的軍費開支拖垮。

蘇聯解體後,軍備競賽局勢有所緩解,但並沒有完全消失,美俄之間在覈武器和化學武器上仍然在暗中掰手腕。1992年,美俄達成核武器和化學武器削減協議。按協議,美俄核彈頭應削減至1700枚至2200枚,但數據顯示,俄羅斯至今仍持有6850枚核彈頭,美國也有6150枚左右,還有不減反增趨勢。俄羅斯經濟持續衰落,經濟已無力維持龐大的軍事體系,核武器是它保住大國顏面的最後一道防線,是萬萬不能放棄的。

就在蘇聯解體的那一年,以美國爲首的多國部隊發起了海灣戰爭,這是戰爭史上第一場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戰爭,信息化、電子戰成爲戰爭的主流。戰後,世界各大國都意識到信息技術在未來戰爭中的重要性。美國利用其技術優勢,開始研發網絡武器,伺機攻擊敵國防禦系統。可以預見,一旦爆發戰爭,一定會進行一場激烈的信息與電子對抗,摧毀對方指揮體系,達到不戰而勝的目的。

2017年5月,一種勒索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爆發,波及150多個國家和地區、30多萬臺電腦受損,損失達100億美元。此次病毒爆發的原因是美國國家安全局開發的“永恆之藍”網絡武器流入民間,被黑客利用。這只是美國國家安全局開發的衆多網絡武器之一。除此之外,還有針對瀏覽器、路由器、手機的網絡攻擊工具,可侵入全球任何網域,竊取或破壞網絡信息和數據。

在信息時代,這些網絡武器足以對全球基礎設施和各國生產、生活造成嚴重破壞,而且不受外界環境限制,波及範圍巨大,威力不亞於核武器。美國此舉正在引發全球網絡武器軍備競賽,威脅到全球網絡安全。據報道,除美國國家安全局外,中央情報局和美國網軍也在開發類似的網絡武器,多達2000多種,是世界頭號網絡武器大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