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在婚姻關係課堂上,老師問我們:你們覺得哪幾件事,是導致婚姻破裂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給出的答案分別是:出軌,暴力,兩地分居。

而老師的回答意味深長:等你們接觸更多案例就知道了,其實排名第一的不是這些,是對小事的態度。

工作後,接觸了更多案例,我發現確實如此,日常生活方式、愛好等的不同,都是導致伴侶分道揚鑣的導火索。

但同時,我也發現,很多在一些事上有差異的伴侶,卻仍舊相處和睦,很是恩愛。最關鍵的,是雙方對待這些差異時,採取的態度。

看過一個說法,如果你把一個細菌當成敵人一直去趕他,很可能這個細菌會帶着一羣細菌來反攻你,直到更大的病症把你擊倒。

而婚姻裏,如果你不能允許任何小的差異發生,那你的婚姻就會被無數矛盾消耗。而這差異就像婚姻中的慢性病,調和好了,婚姻纔會好。

01.

生活方式不同,就過不下去嗎?

“三觀不合的兩個人,能走多遠?”這三對夫妻,給出了最佳答案

前不久,朋友和我一頓吐槽,“我喜歡早睡,他偏要熬夜;我喜歡喫清淡的,他就愛喫辣……”

說一旦丈夫某個行爲和自己不同,她都會抓狂。感覺和老公生活方式很不同,過不下去了。

這讓我想到日本高分紀錄片《人生果實》,片中英子和修一是一對結婚六十多年的夫妻,他們在生活習慣上,完全不一樣,卻依然過得甜蜜恩愛。

就拿“喫”來說,修一和英子存在巨大的差異,修一愛喫土豆,英子簡直厭惡土豆;修一愛喫傳統日式早餐,英子卻愛喫西式早餐。

“三觀不合的兩個人,能走多遠?”這三對夫妻,給出了最佳答案

但是,英子會變着花樣,做各種有土豆的菜給修一喫;還會做兩種早餐,一種是給修一的日式米飯,一種是自己喫的西式麪包抹果醬,各自都可以喫到自己喜歡的早餐。

“三觀不合的兩個人,能走多遠?”這三對夫妻,給出了最佳答案

英子每天都準備兩份不一樣的早餐

他們都認同和接納了彼此的喜好,並且做到了對自己的尊重,於是若干年的餐桌上,夫妻得以在同一時間,幸福地喫着各自喜好的食物。

當然,但凡夫妻有一方比較執着地想要把這個差異當成矛盾去調和,那麼往後的一日三餐,對於兩人來說都不再是享受,而是痛苦。

有心理學家也曾說:夫妻是否喫同樣的東西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同時喫着各自鍾愛的食物,並彼此一起分享食物帶來的愉悅感。

是的,當我們以爲婚姻裏必須這樣,決不能那樣時,其實我們就認同那些制約和規則,比婚姻本身更重要,於是就放棄了對婚姻的努力。

反之,當我們認爲任何的瑣事,或者規則,都不能匹敵彼此的愛和對婚姻所持的信任,把那些看似一地雞毛的瑣事,換一種彼此都能接受的方式中和時,矛盾就會逐漸消融成滋養婚姻的養料。

02.

“志同道合”是婚姻裏一個謊言

前天,相聲演員曹雲金髮文承認離婚,其中提到的一點原因,就是雙方性格不合。之前兩人一起上《我家那小子》節目時,就曾提過這個問題:

比如曹雲金說自己喜歡動,對各種極限運動很感興趣;妻子喜歡靜,不喜歡太刺激的活動。

“三觀不合的兩個人,能走多遠?”這三對夫妻,給出了最佳答案

“三觀不合的兩個人,能走多遠?”這三對夫妻,給出了最佳答案

“三觀不合的兩個人,能走多遠?”這三對夫妻,給出了最佳答案

一個在民政局工作的朋友也曾說:很多夫妻來辦離婚手續的時候,理由都是:不能志同道合很痛苦。

所謂的志不同道不合,是指我喜歡看歌劇,你卻愛看足球。我喜歡看美劇,你居然喜歡看動畫片……

濛濛也是這樣,因爲有個“希望伴侶完全志同道合”的信念,所以當丈夫的一些行爲和自己不同時,她都感到彼此不太合適。

這些看似小事的背後,在透露這一個巨大的信息:這些離婚的伴侶,他們都有個隱性的期待,就是婚姻是真空的,沒有任何菌羣的。

換句話說,他們希望婚姻無需調和,就能自動規避掉所有衝突,兩人無需努力磨合,就能白頭到老。

對此,有心理學家說,婚姻的矛盾大多起源於夫妻對生活的低估,和對某個不合理信仰的臣服,卻忘了婚姻本身是需要經營的。

那些看似無法調和的部分,正是提升婚姻彈性的機會。而彈性,纔是讓婚姻持久的養分。

03.

好的婚姻

是積極應對婚姻慢性病

“三觀不合的兩個人,能走多遠?”這三對夫妻,給出了最佳答案

幾年前看過一個小短片,是陳小春和應採兒夫妻的。

他們同坐在沙發上,應採兒追劇追到落淚,陳小春在一旁卻無動於衷,應採兒用慍怒的眼神看了他一眼,陳小春立即回過神來,也裝作抽抽搭搭的樣子,表示自己也在入戲。

有人就感嘆:男人要像陳小春,什麼都聽老婆的。而應採兒說,她知道老公在敷衍她,她之所以瞟他一眼,只是在逗他而已。

她還有句金句是:我要是希望陳小春和我一樣,那我就不要活了。陳小春不善於社交,脾氣又古怪,對孩子動輒大喊大叫……如果一一計較,只能是離婚,然而應採兒都能接納。

這就是她智慧的地方:尊重和丈夫的不同,也允許婚姻一地雞毛的過程發生。有句話叫做困難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你一開始就不認爲自己有戰勝困難的勇氣。

很多夫妻之所以原本相愛,卻以分手爲結局。正是由於他們用太多精力消耗在與瑣事做鬥爭,以及要求對方與自己志同道合上。而忽略了,婚姻裏最該被重視的是人。

“三觀不合的兩個人,能走多遠?”這三對夫妻,給出了最佳答案

我的父母結婚53年了,他們無論年齡,文化,甚至宗教信仰都有很大的差異,他們一個很胖一個很瘦,一個胃口很好,一個喫得很少……但一切的一切,都不能阻止他們一起白頭到老。

我問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媽媽說:婚姻的確很難,但努努力,別被那些瑣事所打敗,就會好。父親同意這個說法。

有人把婚姻比喻是打乒乓球,如果以和諧爲目標,那麼當開局出現混亂,速度出現快慢的時候,雙方要不斷去調整自己,以適應和等待對方;

而不是一方自認技術嫺熟,就扔下另一方揚長而去,抑或一方認爲太無趣又辛苦,就放棄努力,逃之夭夭。

不是忍耐,而是努力,努力在婚姻裏看到自己,也看到雙方的差異。努力放下一切的限制,把每一天都經營好,像調理身體的慢性病一樣,調和婚姻中的矛盾……

如此,夫妻才能成爲密不可分的戰友,收穫和諧美滿的婚姻關係。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