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媽媽對於孩子重點關注的三大問題,喫,睡,拉。睡眠的問題也是讓媽媽非常糾結的問題。

一個媽媽說:沒生娃時每天8點起牀都覺得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自從有了娃,七點,六點甚至五點起來毫無壓力。

沒生娃前半夜雷打不醒,生娃後那就是“一夜七次娘”,孩子動一點點自己就已經醒了。

寶寶晚上睡不好,不是餓不是尿,而是媽媽自作聰明做了這兩件事

養個孩子比上班要累好幾倍,要是個個都能把帶娃的勁用到上班上,相信公司的業績肯定是蒸蒸日上。

喫拉都還好,睡眠纔是大問題,娃睡不好,你也別想睡好。

難道有了孩子就真的成了碎片化睡眠了嗎?看着鏡子越來越憔悴的自己,我們一定要奮起解決寶寶的睡眠問題。

很多時候我們都說寶寶晚上醒了一般都是:餓了,渴了,尿了,冷了,熱了,不舒服了。

寶寶晚上睡不好,不是餓不是尿,而是媽媽自作聰明做了這兩件事

這些都是外在的環境也可以進行改變,但是有些家長說,喫了,喝了,換尿不溼了,開空調了,應該也沒什麼不舒服了。

爲什麼寶寶還是睡渣,平均一兩小時就醒來一次,那是因爲家長無意中做了這兩件事情,以爲幫助寶寶入睡,卻不知道反而導致寶寶更加睡不好。

第一件:有一種醒是家長覺得娃醒了

家長看到孩子好像要醒過來的樣子,手像趕蚊子一樣揮動,眼睛在像要睜開,嘴巴像要吮吸。就怕孩子完全醒過來就趕緊拍孩子,或者把孩子抱起來,卻不知道孩子本來可以自己再入睡的,卻被家長拍醒了。

寶寶晚上睡不好,不是餓不是尿,而是媽媽自作聰明做了這兩件事

孩子睡覺時大腦會自動轉換頻道,有兩個頻道,一個是深層睡眠,一個是淺層睡眠。大概30-45分鐘轉一個頻道,家長覺得孩子睡得很熟的時候就是深層睡眠。這時候家長大聲說話,叫孩子孩子都沒有反應。

大概這樣睡了30分鐘,大腦就自動轉到淺層睡覺這個頻道,這時候孩子會有一些無意識的動作,比如孩子翻身,微笑,哼哼兩聲。

家長不理會孩子,過了大概半小時孩子就會自動進入到深層睡眠。萬一家長一看孩子就抱,就會有兩個結果:

1、孩子乾脆就醒過來了,玩一會再哄着才能睡。

2、孩子就是不醒,也習慣了自己在淺層睡眠,半醒半睡之間媽媽要抱我,形成了依賴,萬一哪一次不抱了,孩子就會覺得寂寞空虛冷,自己醒了過來。

一般孩子三個月以後晚上睡上五小時左右是沒問題的,除非孩子是真的自己醒過來,餓了哭着找東西喫,家長不要主動在孩子淺層睡覺時去打擾孩子。

寶寶晚上睡不好,不是餓不是尿,而是媽媽自作聰明做了這兩件事

第二件事就是有一種餓是媽媽覺得孩子餓

從孩子的生理發育規律來看孩子到了三個月後就已經具備睡整覺的能力了,在晚上的時候喫進去的奶可以支撐孩子睡上五個小時左右了,生理上可以但是心理上可能還不想,所以大多孩子還是隔三個小時左右要喝一次夜奶。

建議到六個月就要斷夜奶了。因爲夜奶過多就影響孩子的睡眠,而對於孩子來說睡眠是促進生長發育的重要因素。

寶寶晚上睡不好,不是餓不是尿,而是媽媽自作聰明做了這兩件事

建議:

1、分牀不分房

特別是母乳餵養的媽媽,晚上睡覺時香甜的乳汁不斷的刺激孩子,所以進入淺層睡覺可能就想喝點奶。

而媽媽也覺得晚上好睏,把奶頭直接塞給孩子方便快捷。一會又睡着了。

可以把孩子放在小牀上,而小牀放在媽媽的大牀邊,可以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又不會讓孩子聞到奶味睡不好。

寶寶晚上睡不好,不是餓不是尿,而是媽媽自作聰明做了這兩件事

2、晚上臨睡前那一餐給孩子喫好喫飽,換好尿不溼

讓孩子不因肚子餓或者尿溼而醒來

3、不用母乳來做安撫

孩子哭鬧用母乳效果肯定不錯,但是特別是晚上喫得太多會導致孩子肚子更不舒服,也就是隻能緩解一時。而且學會導致孩子喫得過多導致發胖。

想培養寶寶的好睡覺,家長就不要自做聰明的做了這兩件事情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