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泽清妈妈和老公的关系一直是冷漠的互动,就在泽清妈妈对着镜头哭诉时,父亲坐在沙发上纹丝不动,无奈地说:「她下班就是和同事逛街,不做饭、不做家务,都碰不到人。家明父亲还是一遍又一遍暗示自己:孩子是自己的希望,他不读书,就没有精神支柱了。

第一次为人父母,都是新手,在教育的过程中总是尽其所能,倾注心血。但当满满的爱成为伤害时,便出现了令人叹息的角色——「问题少年」。

「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叛逆不听话,处处与我作对?」焦灼的父母看到了孩子身上的问题,却看不到自己的问题。

出现在《镜子》这部纪录片中的问题少年泽清面无表情地和记者说:「可能我只需要改造6天,我的父母应该改造81天。」
出現在《鏡子》這部紀錄片中的問題少年澤清面無表情地和記者說:「可能我只需要改造6天,我的父母應該改造81天。」 《鏡子》出品於2017年

《镜子》出品于2017年

为了拍摄这部纪录片,央视花了10年时间筹备、2年时间跟踪采访。

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陷入困境,父母无奈将孩子送入武汉八吉府训练营,进行特殊改造。

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陷入困境,父母無奈將孩子送入武漢八吉府訓練營,進行特殊改造。 截圖來源於紀錄片《鏡子》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镜子》

为期「81天」的「变形」原本是想让问题少年正视自我、「重获新生」,但节目最终的走向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网瘾少年与偏执父亲的求学拉锯战

「平时给他自由太多,晚上10点,家明跑出去后,给他打电话,死打也不接。回来后汗流浃背,还说是打完球赶回来的,可能就是从网吧一路跑回来的。」

「平時給他自由太多,晚上10點,家明跑出去後,給他打電話,死打也不接。回來後汗流浹背,還說是打完球趕回來的,可能就是從網吧一路跑回來的。」 第一個出現在鏡頭面前的是陳家夫婦,陳家明的父親坐在計程車裡面和妻子對質,拆穿兒子的謊言。

第一个出现在镜头面前的是陈家夫妇,陈家明的父亲坐在计程车里面和妻子对质,拆穿儿子的谎言。

他们有一个16岁的儿子陈家明(化名),准备上高一,拒绝读书的他已经辍学一个月,经常以散步、打球为借口,跑出去在网吧包夜。

他們有一個16歲的兒子陳家明(化名),準備上高一,拒絕讀書的他已經輟學一個月,經常以散步、打球為借口,跑出去在網吧包夜。 截圖來源於紀錄片《鏡子》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镜子》

陈父将魔鬼训练营视作救命稻草,他提前在路口心急如焚地等待校长的到来。校长江普和陈父鸣笛打了个照面,还没停好车,陈父就追了上来,拉着校长讲起了自己网瘾孩子的糟心事。

陳父將魔鬼訓練營視作救命稻草,他提前在路口心急如焚地等待校長的到來。校長江普和陳父鳴笛打了個照面,還沒停好車,陳父就追了上來,拉著校長講起了自己網癮孩子的糟心事。 校長帶著助理來到家裡接家明,光著腿沒穿褲子的家明紅著眼珠瞪著三個闖進家門的陌生人,隨即站在床上吵鬧。

校长带着助理来到家里接家明,光着腿没穿裤子的家明红着眼珠瞪着三个闯进家门的陌生人,随即站在床上吵闹。

他很明显抗拒跟着校长去改造,还将自己手腕上自残的伤口当成伟大的作品,向校长示威。

他示意:「不要试图控制我,因为我也控制不了我自己,被逼急了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他示意:「不要試圖控制我,因為我也控制不了我自己,被逼急了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截圖來源於紀錄片《鏡子》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镜子》

可是他不知道,窗外是他那位曾在饥饿年代里艰苦奋斗的老父亲,扶着墙,老泪纵横,恨家明不争气,也恨自己没有教育好家明。

陈父是一位私企管理者,接到校长电话,要求去参加为期6天的家长改造课堂,他以公司举行招聘会为由断然决绝,声称自己不会接受「允许孩子辍学」的改造。

拒绝过后,陈父的脑海里回荡着那句话:自己是开启孩子未来的一把钥匙,不去,孩子可能会更严重。

拒絕過後,陳父的腦海里回蕩著那句話:自己是開啟孩子未來的一把鑰匙,不去,孩子可能會更嚴重。 截圖來源於紀錄片《鏡子》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镜子》

「上大学后没有穿过一双皮鞋,没有喝过一杯牛奶,不知道牛奶是什么味道,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好日子会有的。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家明想去做画家、流浪歌手,绝对不允许。」

陈父在家长课堂上讲起自己的辛酸往事。

陳父在家長課堂上講起自己的辛酸往事。 或許是曾經那段艱苦奮鬥的日子在陳父心裡深深刻下烙印,他給成功的定義就是在社會上獲得名與利,所以他最大的理想就是:「孩子要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要成功。」

或许是曾经那段艰苦奋斗的日子在陈父心里深深刻下烙印,他给成功的定义就是在社会上获得名与利,所以他最大的理想就是:「孩子要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要成功。」

校长却反驳,这不是家明的理想,这是父亲自己的理想,只是被安放在家明身上。

校長卻反駁,這不是家明的理想,這是父親自己的理想,只是被安放在家明身上。 截圖來源於紀錄片《鏡子》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镜子》

家明父亲真的很希望,孩子接受完残酷的训练营课程,能重头再来,洗心革面。像自己一样,成为上了发条的钟,一直不停地学习。

可是,家明和心理老师坦露心声,宣泄出了情绪:「干什么都要经过他们同意,就连骑车骑到哪条街,走多远都要受限制,之前答应我,中考后出去散心旅行,他还是找各种借口拒绝了。说话像逗小孩。蜥蜴不让养,蜘蛛不让碰,说有毒,其实我很坚强。」

家明嚎啕大哭,止不住地向镜头诉说,希望父亲听见。参加家长课堂的家明母亲有着平和的心态,觉得只要孩子三观正,做什么都可以。

家明嚎啕大哭,止不住地向鏡頭訴說,希望父親聽見。參加家長課堂的家明母親有著平和的心態,覺得只要孩子三觀正,做什麼都可以。 截圖來源於紀錄片《鏡子》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镜子》

家明父亲还是一遍又一遍暗示自己:孩子是自己的希望,他不读书,就没有精神支柱了。

家明是最早完成训练营课程的小孩。

接受改造的父亲也对孩子刮目相看,允许家明在武汉的街头巷尾做了一次背包客。家明第一次面对镜头瘪着嘴笑了,笑起来很阳光。

还和心理老师说:「爸爸性格变好了。」

家明父亲还为家明买了一只狗,宠物狗所在的狭小空间的墙上,贴着父亲加粗的笔记,那是陈父在家长改造营学到的育儿经。

家明父親還為家明買了一隻狗,寵物狗所在的狹小空間的牆上,貼著父親加粗的筆記,那是陳父在家長改造營學到的育兒經。 截圖來源於紀錄片《鏡子》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镜子》

但父亲渴望家明读书的念头仍未熄灭,讨好家明的方式让家明很不习惯。

父亲献殷勤的姿态让家明觉得这是在做交易,以爱之名就能换得家明的金榜题名。

识破了父亲的戏码,家明也心灰意冷,在父母面前讨巧了一段时间,终于綳不住了,循环着以前的生活,偷偷跑到网吧上网。

識破了父親的戲碼,家明也心灰意冷,在父母面前討巧了一段時間,終於綳不住了,循環著以前的生活,偷偷跑到網吧上網。 截圖來源於紀錄片《鏡子》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镜子》

家里的宠物狗被家明丢在一边,四处乱窜,地板到处都是粪便,家明父亲暴躁地说:「没人管了,很厌烦。」

生活又回到了从前,母亲终于爆发了,看着家明父亲偏执地将希望全部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她忍受不了:「不管儿子去不去上学,我们都要离婚,我们也要过自己的生活啊!」

生活又回到了從前,母親終於爆發了,看著家明父親偏執地將希望全部都寄托在兒子身上,她忍受不了:「不管兒子去不去上學,我們都要離婚,我們也要過自己的生活啊!」 截圖來源於紀錄片《鏡子》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镜子》

偏执的父亲看着哽咽的妻子,低头不语,突然就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自私了。

也可能是家明父亲意识到:人有很多条道路可以通向光明,可以获得成功。

他终于妥协。

2016年12月2日,满18岁的家明背上行囊,远走石家庄,尝试了人生第一场远行。拖着行囊赶往火车站的家明长舒一口气,第一次感到轻松。

早恋男孩赶走父母筑爱巢

张钊的新婚房间的墙上贴着一个大大的」喜」字,床上的被褥都是粉红色,唯一缺少的就是成年后的婚礼。

还没满18岁的他将父母赶出家门,和早恋女友筑起爱巢,提前过起了新婚蜜月的时光,还准备过完成人礼就向小女友求婚,也算圆满。

张钊还在读高三,辍学在家4个月,在父母眼里,女友就是祸害张钊的根源,「恋爱了之后,我们的距离一下子就拉开了。」

張釗還在讀高三,輟學在家4個月,在父母眼裡,女友就是禍害張釗的根源,「戀愛了之後,我們的距離一下子就拉開了。」 截圖來源於紀錄片《鏡子》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镜子》

「滚!」看到闯入自己新婚领地的陌生人时,张钊露出凶狠的眼神,直接让校长和其助理滚出去。

校长试图轻轻抚摸张钊的手,但被张钊推搡到阳台玻璃门上,准备暴打一顿,助理见状,联手将张钊用手臂锁住,固定到床上。

「你这么弄,我就死给你们看!」「你這麼弄,我就死給你們看!」 截圖來源於紀錄片《鏡子》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镜子》

平复心情后,张钊收拾东西不到2分钟就直接跟校长下楼梯,头也不回。

张钊眼里满是怨恨,在他心里,去那种培训学校就是去接受酷刑的。果然,张钊在经过闹市区时开始闹腾,大声呼喊「救命!」

張釗眼裡滿是怨恨,在他心裡,去那種培訓學校就是去接受酷刑的。果然,張釗在經過鬧市區時開始鬧騰,大聲呼喊「救命!」 截圖來源於紀錄片《鏡子》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镜子》

即使警察也「解救」不了他。来到训练营之后,他哭得很厉害,说丢下女朋友一个人,很担心她,出去之后就一定结婚。

让老师吃惊的是,这个纯粹感性的大男孩却把宿舍的被子叠得最整齐,每天都叠成豆腐块。

讓老師吃驚的是,這個純粹感性的大男孩卻把宿舍的被子疊得最整齊,每天都疊成豆腐塊。 截圖來源於紀錄片《鏡子》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镜子》

张钊父亲是国企员工,他也是最早来到家长课堂的。老师问起张钊想跳楼,张钊父亲露出了一贯的冷笑:「他不敢,他只是试探性地攻击。」

张钊却说,每次父亲都是轻视自己,以为自己不敢,事实上,「带手机、搞对象、打架」三条高压线,他在高二下学期时就干了个遍。

張釗卻說,每次父親都是輕視自己,以為自己不敢,事實上,「帶手機、搞對象、打架」三條高壓線,他在高二下學期時就幹了個遍。 截圖來源於紀錄片《鏡子》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镜子》

在张父的眼中,孩子辍学就是因为他早恋。张父却不知,其实,早恋是源于孩子内心没有感觉到爱。

正如张钊所说:「在我的记忆中,我爸笑得很少,他跟我妈在一起,除了吵架就是吵架。和我在一起,除了看电视就是看电视。」

张钊这么快就交女朋友,是因为自己在那个整天喊「高考万岁」的二中很压抑。而父母却认为张钊是在找借口,张钊很想把自己解脱出来。

此时,张父又冷笑道,他是在骗你们。

此時,張父又冷笑道,他是在騙你們。 截圖來源於紀錄片《鏡子》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镜子》

张父在接受改造后,给儿子写了一封劝张钊好好读书,不要早恋,一种特殊的表达却又让儿子看到过去父母对待自己的老样子。

张钊直接告诉父母:「你们根本就没有任何改变,你们根本就没有读懂我!」

两页纸上都是张钊催泪的发泄与表达,张父读着读着信,眼泪就流下来了。他在忏悔,可能自己真的没有走进儿子的心里。

兩頁紙上都是張釗催淚的發泄與表達,張父讀著讀著信,眼淚就流下來了。他在懺悔,可能自己真的沒有走進兒子的心裡。 截圖來源於紀錄片《鏡子》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镜子》

出于真心希望自己能走进儿子的内心,并被接纳,张父承诺一定会趁着晚上休息时间,给张钊写一封道歉信。

走出魔鬼训练营后,张钊面对父母,没有了暴跳如雷的厌烦,他轻轻地将行李交给他们,面对他们露出罕见的微笑,张钊掏出耳机,静静地戴上。

望着一眼看不到头的滔滔江水,心想:父母的热情不会持续很久,自己根本不会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望著一眼看不到頭的滔滔江水,心想:父母的熱情不會持續很久,自己根本不會把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 截圖來源於紀錄片《鏡子》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镜子》

他承诺和女朋友分手,在某个夜晚,还是和女友在武汉的街头见了面,忍不住拥抱。

想着父母这种可笑的表演,他向父亲试探性地讨要了1万元,说给女友买宠物,还要去石家庄远行一趟。

父亲犹豫着是否应该满足张钊这种无理的要求,背对着自己的张钊始终没有放下戒备,接纳自己。张父想再努力一把,当即承诺给孩子5000。第二天,父亲却出乎意料地给张钊转账了8000。

张钊和心理老师嘀咕,要是他真是跟以前一样,讨价还价,只给5000,我就索性给他原路退回去,「我不要了!」

張釗和心理老師嘀咕,要是他真是跟以前一樣,討價還價,只給5000,我就索性給他原路退回去,「我不要了!」 截圖來源於紀錄片《鏡子》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镜子》

张父始终在努力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仅是希望孩子能参加高考,更希望他们一家能和谐幸福,张钊能过得更健康,更开心。

或许,出于理解了父母的爱,张钊最终参加了高考,被长春某高校录取。但是想读书想奋斗的他,还是自己决定和女友分手,再次走进高三,复读一年。

沉迷赌博性质的军旗,沉默少年不归路

「清,你有多久没叫妈妈呢?」

一年前就和培训校长取得联系的泽清父母都是事业单位的骨干,外公外婆均为湖北大学退休教授。

出生于一个精英家族的泽清以一副少年老成的阴郁表情对着镜头,听说是央视在跟拍记录,泽清稍微放下抗拒的情绪,这种被主流媒体关注的存在感让他迅速配合,挎著书包跟着培训学校的老师走。

出生於一個精英家族的澤清以一副少年老成的陰鬱表情對著鏡頭,聽說是央視在跟拍記錄,澤清稍微放下抗拒的情緒,這種被主流媒體關注的存在感讓他迅速配合,挎著書包跟著培訓學校的老師走。 截圖來源於紀錄片《鏡子》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镜子》

泽清以「乖小孩」的礼貌态度接受跟拍,却万万不会想到,乖小孩形象的另一面却是「暴力狂」。

他在家里经常用凳子砸妈妈,还叫她「贱人!」

门都被砸了几个大洞,墙上全部都是泽清写出的扭曲字体。

門都被砸了幾個大洞,牆上全部都是澤清寫出的扭曲字體。 「東方不敗」、「黑社會不是好對付的」、「隱忍才是王道」這些字眼讓媽媽難以理解,為何一個精英家族的小孩就像個異類。「东方不败」、「黑社会不是好对付的」、「隐忍才是王道」这些字眼让妈妈难以理解,为何一个精英家族的小孩就像个异类。
「東方不敗」、「黑社會不是好對付的」、「隱忍才是王道」這些字眼讓媽媽難以理解,為何一個精英家族的小孩就像個異類。 截圖來源於紀錄片《鏡子》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镜子》

裹着花旗袍的泽清妈妈哭诉:「泽清很早熟,沉迷网上带有赌博性质的军旗,在他休息的时候我就端汤送饭,不合他的意,他叫我贱人,还拼命打我,用凳子砸我,而他爸爸一直没有阻止,直到儿子砸烂了几个凳子。」

裹著花旗袍的澤清媽媽哭訴:「澤清很早熟,沉迷網上帶有賭博性質的軍旗,在他休息的時候我就端湯送飯,不合他的意,他叫我賤人,還拚命打我,用凳子砸我,而他爸爸一直沒有阻止,直到兒子砸爛了幾個凳子。」 截圖來源於紀錄片《鏡子》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镜子》

「我有时候都觉得自己真是贱!」

泽清妈妈和老公的关系一直是冷漠的互动,就在泽清妈妈对着镜头哭诉时,父亲坐在沙发上纹丝不动,无奈地说:「她下班就是和同事逛街,不做饭、不做家务,都碰不到人。」

澤清媽媽和老公的關係一直是冷漠的互動,就在澤清媽媽對著鏡頭哭訴時,父親坐在沙發上紋絲不動,無奈地說:「她下班就是和同事逛街,不做飯、不做家務,都碰不到人。」 截圖來源於紀錄片《鏡子》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镜子》

而泽清妈妈反驳道:「我都是一年出国进修几次的单位骨干。他希望自己找个贤妻良母,开个玩笑,其实就是村姑。可惜他年轻的时候还是找我这么有个性、有知识的女人,至少还是有点共同语言的。」

小时候外公外婆就发现了泽清的异常,在家一年多不出门,就是没日没夜地和网友下军棋。

泽清在训练营敷衍教官,将被子平铺着,教官发狠话说:「再叠不好,别人罚站军姿20分钟,你就要深蹲20分钟。」

泽清瘪了瘪嘴,不发一言,看不出他有任何波动,不反抗也不拒绝。

澤清癟了癟嘴,不發一言,看不出他有任何波動,不反抗也不拒絕。 截圖來源於紀錄片《鏡子》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镜子》

从始至终,泽清的父亲都表示自己是这个家里面最不需要改变的人。该做的家务自己做了,事业有成。而泽清母亲看着他,陷入了沉思。

这个家族在社会上获得的成功充分展现了家族本身的价值,当泽清认同这种价值观,并希望获得成功时,突然发现自己力量不够,太羸弱,就会感到无助与自卑。

這個家族在社會上獲得的成功充分展現了家族本身的價值,當澤清認同這種價值觀,並希望獲得成功時,突然發現自己力量不夠,太羸弱,就會感到無助與自卑。 截圖來源於紀錄片《鏡子》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镜子》

泽清无助地说:」从小到大,他们一直在灌输,家里没钱,很穷,不好好读书就找不到好工作,我心里很有压力。 「

「平日她都不起床给自己做东西吃,我把她从床上揪起来的。」

泽清蜷缩在心理老师面前,像抓着浮在水面的木板,想大声呼救,却发现没人听得见。

澤清蜷縮在心理老師面前,像抓著浮在水面的木板,想大聲呼救,卻發現沒人聽得見。 截圖來源於紀錄片《鏡子》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镜子》

这期学员开班时,教练很不喜欢泽清,泽清沉默,不发一言,拒绝对话。

长时间的相处,泽清慢慢融入了这个集体,在玩闹中感受到爱和关心,以及校长对自己的肯定。泽清又展现出一个孩子的天真。

问及训练营的魔鬼生活,泽清直言:「物质上没有外面好,但是精神上却非常好。」泽清咧开嘴笑了,终于放下戒备,露出了和同龄人一样天真无邪的笑容。

問及訓練營的魔鬼生活,澤清直言:「物質上沒有外面好,但是精神上卻非常好。」澤清咧開嘴笑了,終於放下戒備,露出了和同齡人一樣天真無邪的笑容。 截圖來源於紀錄片《鏡子》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镜子》

泽清回来后,爸爸重新安装了一块门,想告诉孩子,一切都是新的。泽清母亲也亲自下厨,在厨房里忙碌。

泽清没有和爸妈红脸,日子好像过得很平静,但是砸烂的桌椅还在,墙上的醒目字眼让泽清回到了之前冰冷的生活。

泽清要求换个环境生活,让父母用自己下军棋赢的钱拿去买了一套新房。

他最终还是没有去上学,继续在网上下军旗。

他最終還是沒有去上學,繼續在網上下軍旗。 校長表揚澤清很有思想,而澤清也露出了罕見的笑容

校长表扬泽清很有思想,而泽清也露出了罕见的笑容

2017年3月5日,泽清父母向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求助。

「我是一面镜子,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无论是外表和内心,与他们是多么地相似。」

 当泽清大声朗读着自己的心声,他的妈妈第一次流下了泪水,可能是对自己灌输给孩子的扭曲思想感到后悔,金钱、名誉、成就这些符号,多么地虚无缥缈。

當澤清大聲朗讀著自己的心聲,他的媽媽第一次流下了淚水,可能是對自己灌輸給孩子的扭曲思想感到後悔,金錢、名譽、成就這些符號,多麼地虛無縹緲。 截圖來源於紀錄片《鏡子》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镜子》

工业时代的社会人就像是连轴转的机器与齿轮,毫无知觉地奔跑在追求金钱与成就的道路上,精神世界的建构却是如此滞后。

孩子们在这样一个快速转动的社会里迷失了方向,爱也从最初的温暖变成了满满的伤害。

孩子們在這樣一個快速轉動的社會裡迷失了方向,愛也從最初的溫暖變成了滿滿的傷害。 紀錄片中校長江普的初衷原本是通過訓練營的教育,去改變這些叛逆的問題少年。但在節目組跟拍的過程里,他們驚愕地發現,這些少年真的是家長口中「無藥可救」的孩子嗎?

纪录片中校长江普的初衷原本是通过训练营的教育,去改变这些叛逆的问题少年。但在节目组跟拍的过程里,他们惊愕地发现,这些少年真的是家长口中「无药可救」的孩子吗?

世界上没有生来完美的小孩,孩子就像一面镜子,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家长的折射。在纪录片拍完后,校长江普在接受记者时采访时就曾说:「问题孩子的背后肯定是有一个问题家庭……虽然我们招收的是孩子,但最需要接受教育的是家长。」

同样,世界上也没有生来就完美的父母,为人父母也需要陪着孩子一起成长。但无奈的是,有些父母在面临孩子这面镜子时,他们眼神凌冽、态度傲慢。

看完纪录片后,说姐去搜索关于这部片子的相关新闻报道时,有一段描述让说姐印象深刻,那是纪录片导演范永东和俞敏洪之间的一段对话,俞敏洪说:「片子是好片子,也会有影响力,但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力。因为中国家长不会承认自己有问题。」

如果以时间长度为轴线,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回归自身,不断调整自我的坐标轴。

Reference: 纪录片《镜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