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的2年裏,阿姆斯特丹將啓動一項獨一無二的項目。這項工程不需要任何工人,只需要一臺能夠3D打印金屬的6軸機器人。然後再過兩個月,一座24英尺(約7米)長的步行拱橋將橫跨水面之上。

  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劃是由荷蘭著名設計師Joris Laarman領導的,他的公司MX3D在最近的幾年裏試圖發掘3D打印的潛力。目前,MX3D公司的多軸機器人可以通過凝固金屬液滴在三維空間裏自由創作。

  首先打造出支架,然後打印機器人會隨着橋身的完成慢慢地向前移動,直至整個橋打印完成。這是一個非常酷的點子,不過這個項目只是一個試水。如果成功,它將標誌着3D打印大型基礎設施的新紀元。

  Laarman已經成功進行了小規模的MX3D打印技術,他在自己的工作室裏3D打印了一系列金屬小雕塑。不過現場打印,將會受到不規則地形和其他條件的制約,與此相比更有挑戰性。在工程軟件公司Autodesk的幫助下,MX3D正開發一種新的容錯機制,這能夠幫橋樑建造機器人解決更多未知挑戰。

  如果我們可以3D打印一座橋,下一步呢?可能就是利用3D打印起重機打印一座摩天大樓。再進一步,在地球軌道上打印一艘太空飛船,材料可以是來自於小行星提取的金屬。或者在火星上建立棲息地後就地取材。當然這些設想現在看起來還不切實際,不過如果我們既然都能夠造出3D打印金屬的機器人,爲什麼不搞點大的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