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吉林市規劃局網上發佈2011-2022年吉林市總體發展規劃戰略,可以預見的是兩年後吉林的發展今年有大變化,在全面推廣振興老工業基地的城市發展目標和戰略下,想必吉林市一定會迎來新的騰飛。

城市發展目標和戰略

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完成老工業基地振興的任務,實現經濟產業結構升級,使全市經濟發展水平、人民生活質量、自主創新能力、持續發展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實現在全省率先發展的目標。突出城市自然和人文資源優勢,融合城市歷史與現代文化,強化濱江山水城市特色,將吉林市建設成爲旅遊文化名城、新型產業基地和生態宜居城市。

城市性質

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和以化工爲主的新型工業基地,具有中國北方特色的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城市職能

1、全國重要的以化學工業爲主的新型工業基地;

2、東北地區和吉林省重要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

3、吉林省重工業基地、現代製造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長白山林特產品基地;

4、具有中國北方特色的旅遊城市;

5、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6、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城市規模

人口規模:規劃2020年中心城區城市人口規模爲200萬人。

用地規模:規劃2020年,中心城區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爲215平方公里,人均建設用地107平方米。

城市開發邊界:劃定規劃期內城市開發建設的集中區域邊界,防止城市無序蔓延。劃定中心城區城市開發邊界範圍384平方公里,其他縣市、各鄉鎮開發邊界按照上位規劃要求,在各自總體規劃中劃定。

市域城鎮體系

1、市域空間結構

規劃形成“一區、六組羣、兩級三軸線”的市域城鎮空間結構。

“一區”即吉林都市區,是以中心城區爲中心、交通半小時(半徑30公里)可達的地域範圍。吉林都市區是長吉整合都市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六組羣”即六個城鎮組羣,分別爲吉舒-舒蘭城鎮組羣、蛟河-奶子山城鎮組羣、岔路河-萬昌城鎮組羣、煙筒山-明城城鎮組羣、磐石-寶山城鎮組羣、樺甸-蘇密溝城鎮組羣。城鎮組羣是以縣城或重點鎮爲中心的城鎮密集發展地區,是市域城鎮人口和產業的主要承載空間。

“兩級三軸線”即一級城鎮發展軸兩條,分別爲哈吉沈城鎮發展軸和吉長城鎮發展軸,分別以哈爾濱-吉林-瀋陽高速公路和琿烏高速公路爲支撐;二級城鎮發展軸一條,即磐石-樺甸城鎮發展軸,以103省道和長春-大蒲柴河高速公路爲支撐。

2、市域城鎮體系

規劃形成“市域中心城市—市域中心城市—縣域中心城鎮—重點鎮—一般鎮”五級城鎮等級結構體系,包括:1個市域中心城市,即中心城區;2個市域次中心城市(舒蘭城區、樺甸城區);7個縣域中心城鎮(蛟河城區、磐石城區、永吉城區、樺皮廠鎮、天崗鎮、岔路河鎮、煙筒山鎮);9個重點鎮(紅石砬子鎮、上營鎮、缸窯鎮、烏拉街鎮、搜登站鎮、新站鎮、白石山鎮、明城鎮、呼蘭鎮);24個一般鎮,包含其他所有建制鎮。

市域城鎮規模分爲六級。包括:1個大於100萬人一級城鎮(中心城區);2個20-50萬人二級城鎮(舒蘭城區、樺甸城區);4個10-20萬人三級城鎮(永吉城區、蛟河城區、磐石城區、岔路河鎮);3個5-10萬人四級城鎮(樺皮廠鎮、天崗鎮、煙筒山鎮);9個2-5萬人五級城鎮(紅石砬子鎮、上營鎮、缸窯鎮、烏拉街鎮、搜登站鎮、新站鎮、白石山鎮、明城鎮、呼蘭鎮);24個小於2萬人六級城鎮,包括所有其他建制鎮。

市域城鎮職能分爲五類。包括:7個綜合型城鎮(中心城區、舒蘭城區、樺甸城區、蛟河城區、永吉城區、磐石城區、岔路河鎮),9個旅遊型城鎮(北大壺鎮、烏拉街鎮、搜登站鎮、旺起鎮、煙筒山鎮、松江河鎮、漂河鎮、常山鎮、紅石砬子鎮),11個工貿型城鎮(平安鎮、上營鎮、水曲柳鎮、明城鎮、紅旗嶺鎮、呼蘭鎮、新站鎮、白石山鎮、夾皮溝鎮、樺皮廠鎮、天崗鎮),3個工業型城鎮(雙河鎮、缸窯鎮、溪河鎮),13個集貿型城鎮(江密峯鎮、一拉溪鎮、西陽鎮、法特鎮、白旗鎮、取柴河鎮、驛馬鎮、朝陽山鎮、松山鎮、黃松甸鎮、八道河子鎮、小城鎮、二道甸子鎮)。

市域綜合交通

綜合交通發展目標:

以國家及區域的交通系統爲依託,以中心城區爲核心,完善圖們—吉林—烏蘭浩特及舒蘭—吉林—梅河口兩條地面交通走廊。結合吉林港的建設及二臺子機場復航,組成鐵路、公路、航空、水運等多種運輸方式的立體綜合交通網絡,加強對外交通設施與市區交通體系的聯繫和結合,逐步形成合理的交通結構,建立適應吉林市未來發展要求的高效綜合對外交通體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