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中組部、中宣部發布了一份分量很重的公示名單——擬表彰192名“人民滿意的公務員”,98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公示期爲6月14日至20日。

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是公務員獎勵的最高榮譽,自1996年至今已舉辦9屆。

湖南有6名公務員和3個公務員集體入圍擬表彰名單。

他們是誰,都有什麼樣的優秀事蹟?一起去看看。

第九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

擬表彰對象

(全國192名,湖南6名)

於勇

於勇,男,漢族,1982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湖南省長沙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隊作戰訓練大隊副大隊長。

湖南這6個人擬獲公務員最高榮譽,他們中有的人將46歲生命奉獻給洞庭

於勇

從警14年來,於勇同志以實際行動踐行着忠誠與擔當,先後參加四川抗震救災等重大行動9次,多次參加公安部及省市督辦案件的處置,在維護國家安全、制止暴恐犯罪等方面功績突出,榮立公安部個人一等功1次、個人三等功3次,2015年至2017年連續三年考覈優秀,2018年被授予“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榮譽稱號。

2015年3月,根據公安部的統一部署,長沙特警要遠赴新疆喀什參與當地的反恐處突任務,聽到消息後,已經買好了婚紗,訂好了酒席的於勇,毫不猶豫決定推遲婚期,再次請戰,踏上了守衛邊疆的征途。在新疆喀什的100多個日夜裏,於勇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嚴防各類暴恐案件的發生,“睡覺時都帶着兩把槍”。至勤務結束,他總共完成了265次護校、110次卡點武裝盤查,參與喀什市106次政法委演練,完成52次重大活動警保衛工作,抓獲各類嫌疑人37名。

2017年12月,婁底新化發生重大持槍殺人案件,根據省公安廳、市公安局統一部署,於勇隨隊連夜趕赴案發地,按照先期圍捕方案,他既是指揮員又當戰鬥員,參加設卡盤查、摸排調查、圍山搜捕等工作,連續48小時沒有睡覺,克服天氣寒冷、飢餓、疲勞等困難,完成抓捕任務。

用雙肩擔起維穩的重任,用智勇兌現平安的承諾,用忠誠述寫特警的輝煌,這是於勇的真實寫照。

餘元君

餘元君,男,漢族,1972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湖南省水利廳原副總工程師、省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原總工程師。

湖南這6個人擬獲公務員最高榮譽,他們中有的人將46歲生命奉獻給洞庭

2017年9月14日,餘元君(前右)實地指導全省河道修防工職業技能競賽。

餘元君大學畢業後投身水利,治水興湘,一干就是25年。

萬里長江,險在荊江,難在洞庭。洞庭湖水系複雜,接納湘資沅澧四水,吞吐長江,水旱災害多發頻發,歷來是湖南乃至全國治水的重點難點。多年來,餘元君踏遍每一條水系、每一段堤防、每一個垸子,心之所想,眼之所見,都是洞庭湖的治理大業。正因爲如此,他逐漸成長爲“行走的洞庭湖水利百科全書”:一支筆、一頁紙,他就能勾勒出洞庭湖任何區域的水系圖、工程分佈圖,其速度之快、位置之精準、數據之翔實,令領導和同行刮目相看。

爲做好“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洞庭文章”,餘元君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從以往單一的工程治理,逐步轉變爲生態保護、生態修復、工程建設的協調融合。他深知,保護生態,治理洞庭湖,不是政績工程,不是短期行爲,需要一任接着一任、一代接着一代、真抓實幹。2018年12月14日,在給單位同志上的最後一堂黨課中,餘元君深情地講道:“老一輩‘洞庭人’,騎自行車、劃小船,用雙腳丈量洞庭湖,用雙手繪製工程圖,給我們做出了榜樣。今天,守護好一江碧水、一湖清水的重擔,歷史地落到了我們肩上。作爲‘洞庭人’,作爲共產黨員,要爲洞庭湖謀長遠,功成不必在我,但建功必須有我!”其行其言,令人敬佩。

2019年1月19日,餘元君倒在了東洞庭錢糧湖垸分洪閘工程的簡易工棚裏,把46歲的寶貴生命永遠融入了浩淼洞庭……

2019年2月,中共湖南省委下發決定,追授餘元君同志“湖南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並號召全省廣大黨員幹部向餘元君同志學習。

鄧建軍

鄧建軍,男,苗族,1980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湖南省瀘溪縣武溪鎮黨委書記。

湖南這6個人擬獲公務員最高榮譽,他們中有的人將46歲生命奉獻給洞庭

鄧建軍

沒有驚人的話語,沒有出衆的相貌,也沒有華麗的衣着,鄧建軍這個平凡而樸實的“80”後苗家小夥,在湘西基層一線一干就是近20年,用自己的行動贏得了羣衆的尊重。

湘西自治州委組織部在推薦人選公示中介紹了鄧建軍三項主要事蹟:一是抓黨建促進發展。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爲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維護農村穩定的堅強領導核心,堅持把支部建在產業上,大力實施“支部引路、黨員帶路、產業鋪路”模式,着力建強一個支部、發展一個產業、帶富一方百姓。

二是興產業助力脫貧。科學規劃“十百千”工程,全鎮建成百畝示範基地14個、千畝示範基地2個、萬畝示範基地1個和13個特色產業園區(村、社區)。實施易地搬遷449戶1668人,引導搬遷貧困羣衆在家門口勞動就業,全鎮7個貧困村(社區)1770戶6716人,已出列貧困村5個,脫貧1367戶5377人,貧困發生率從11%降至3%。湖南新聞聯播以《鋁業小鎮》爲題推介瀘溪經驗。

三是強基礎維護穩定。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持續打造平安城鎮。積極應對6.30洪災,組織搶險隊伍成功轉移被困災民3300名,集中安置災民6000餘人,幫助2.49萬人平安渡險。武溪鎮先後被評爲全國計劃生育依法行政先進單位、全國無邪教示範鄉鎮,連續多年評爲全州平安鄉鎮。其個人先後獲得“全省優秀黨委書記”、“全州十佳黨委書記”等榮譽稱號。

楊軍

楊軍,男,漢族,1974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歷任茶陵縣農業局技術員、農技站副站長、站長,鄉鎮副鄉鎮長、鄉鎮長、街道黨工委書記等職務,2015年11月至2019年3月任縣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現任茶陵縣衛生健康局黨委書記、局長。

湖南這6個人擬獲公務員最高榮譽,他們中有的人將46歲生命奉獻給洞庭

楊軍(右二)走訪貧困戶

省、市明確茶陵縣要在2017年底實現整體脫貧,率先摘帽。兩年時間要讓近2萬戶、6萬多名貧困羣衆脫貧,楊軍同志從2015年11月調任縣扶貧辦主任起,一刻也不敢懈怠。他走遍了全縣18個鄉鎮(街道)、68個貧困村和154個非貧困村,把所有時間都用在了茶陵的扶貧事業,奉獻給了貧困羣衆。

縣扶貧辦是全縣脫貧攻堅的“參謀部”。作爲“參謀長”,如何壓實各級各部門脫貧攻堅責任?如何提升基礎管理?如何推進重點項目?楊軍始終在思考、在探索,向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大量建設性意見建議,提出了一系列制度方案,有效促成茶陵縣“黨政主抓、部門聯動、社會參與、各方支持、全民上陣”大扶貧機制和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形成。2018年,茶陵縣順利實現脫貧摘帽目標,68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序列。2017年,楊軍被評爲“湖南省最美扶貧人物”。

匡兵

匡兵,男,漢族,1988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湖南省耒陽市公安局水東江派出所副所長。

湖南這6個人擬獲公務員最高榮譽,他們中有的人將46歲生命奉獻給洞庭

匡兵與妻子溫琦華

2016年3月25日下午16時,海南省三亞市西島附近海面上一艘載有16名遊客的遊船上發生一起惡性案件,一名歹徒持刀砍殺遊客。危急時刻,和妻子溫琦華到三亞拍攝婚紗照的匡兵同志挺身而出,赤手空拳地衝向歹徒搶奪歹徒手中的尖刀,在狹小的船艙內與歹徒展開了殊死搏鬥。

在搏鬥過程中,匡兵左右手被刺數刀,在手臂動脈被捅破的情況下,毫不畏懼,依然與歹徒周旋,迫使歹徒停止砍殺,制止了犯罪行爲的繼續發生。妻子溫琦華也爲保護三個小孩被歹徒猛刺數刀。搏鬥中,匡兵左手橈神經、正中神經被刀刺中嚴重損傷以及左手多根肌腱被砍斷,至今左手存在嚴重功能障礙。經法醫鑑定,匡兵和妻子均落下7級傷殘。匡兵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公安系統“2級英雄模範”。2017年11月17日,夫妻雙雙被授予“全國道德模範”榮譽稱號。

2018年9月底,匡兵和溫琦華第二次來到三亞,終於拍上了遲到的婚紗照。

聶建剛

聶建剛,男,漢族,1978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湖南省農業農村廳法規處主任科員。

湖南這6個人擬獲公務員最高榮譽,他們中有的人將46歲生命奉獻給洞庭

聶建剛

聶建剛出生於江西吉安革命老區的農村家庭,從小與農業有不解之緣,犁田、插秧、割禾、打穀……樣樣熟悉,是父母種田的好幫手。法學專業畢業的他懷着對農村農業的樸素情感,選擇了進“農門”,將法學與農業相結合,在湖南省農業委員會法規處一干就是10多年。

10多年來,聶建剛宣講農業法律100多場次,解答、回覆法律諮詢14000多個。在《湖南農業》開辦“三農普法”專欄,每期撰寫案例評析,並傾力幫助農民解決困難,依法索賠500餘萬元,成爲了農民的“貼心人”。

2012年湖南省12316農業信息平臺開通以來,聶建剛作爲政策法律諮詢專家接聽平臺來電3000多個,排在專家接聽電話數的首位。一年365天,他每天24小時開機,對每個來電都禮貌接聽、耐心詢問、詳細解答,盡力讓諮詢者滿意。農民有困難,只要能力允許,他總是傾力幫助。婁底市婁星區退休教師袁發生3次專程來長沙,向他諮詢農民合作社、農村土地流轉等政策,探討農村土地“反包倒租”“村委會託管”等法律問題,如今兩人已成了忘年交。常德市鼎城區韓公渡鎮黃家鋪村八小組農民歐陽來源多次來信稱讚他是“真正的共產黨員”,是“心底裝着基層羣衆的好乾部”。

“作爲農業人,能夠用所學宣傳法律、踐行法治、服務三農,就是我最大的心願。”聶建剛說。對他而言,對農業法制工作如此執著,是因爲“這是一種擔當,一種使命,一種情結,更是一個法學知識分子的精神追求。”

第九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

擬表彰對象

(全國98個,湖南3個)

湖南省韶山市公安局韶山沖派出所

韶山沖派出所是偉人故里的基層公安機構。派出所把政治建警擺在首位,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切實做到“兩個維護”。堅持黨建引領,從嚴治警,緊盯民警的“工作圈、朋友圈、關係圈”,65年來民警隊伍保持“零違紀、零違法”記錄。

湖南這6個人擬獲公務員最高榮譽,他們中有的人將46歲生命奉獻給洞庭

韶山沖派出所民警執勤中

韶山沖派出所堅持以“旅遊零發案、旅遊零事故、旅遊零投訴”爲工作目標,堅持“八個一律”調解法,2018年來,化解矛盾糾紛200餘起,救助遊客300餘名;堅持以“忠誠爲民”爲宗旨,積極開展學雷鋒志願者活動。在毛澤東廣場警務站設立“學雷鋒示範崗”安排民警巡邏值守,無論是財物丟失、老人走失、遊客疾病求助等事情,做到“快速受理,高效服務”,讓每一個遊客都能切身感受到偉人故里人民警察的貼心溫暖;對景區實行“網格化管理”,運用電子沙盤、熱力圖、人臉識別等警務科技,打造“三圈防控”,城市快警秒級處警,各類來韶訴求羣體有力穩控,轄區發案持續下降。2018年,人民羣衆對韶山社會治安的滿意度排名全省第一。

今年5月,湘潭韶山市公安局韶山沖派出所被公安部記“集體一等功”。

湖南省寧遠縣委組織部

湖南這6個人擬獲公務員最高榮譽,他們中有的人將46歲生命奉獻給洞庭

《人民日報》推介寧遠組織工作經驗

近年來,寧遠縣委組織部緊緊圍繞發展大局,把黨建促脫貧、人才促振興、幹部講擔當作爲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開展三比三創、亮身份做表率、支部書記大比武等一系列活動,推動了廣大幹部積極作爲、奮發有爲。去年,寧遠成功脫貧摘帽,被評爲全省基層黨建示範縣、作風建設先進縣。2008至2018年,連續三屆榮獲湖南省組織工作先進集體,連續十年榮獲羣衆滿意度測評先進單位。黨建促脫貧、人才促振興、“三比三創”等36項工作經驗被《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中央媒體推介。

湖南省桃江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

桃江縣供銷合作聯社以加快推進全省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爲契機,按照“改造自我、服務農民”的總體要求,創造了供銷社綜合改革的“桃江模式”,在全國推廣。

着力打造新型農村惠農綜合服務體系,覆蓋全縣所有鄉鎮和97%的行政村,成爲了桃江縣深化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力量。依託桃江筍竹、蔬菜、糧食和小水果等特色農業產業,建立“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產銷對接模式,全面強化供銷社對農民合作社的服務帶動能力,有效促進了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先後創辦“桃江縣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小水果專業生產合作社聯合社”,帶動發展竹筍專業合作社25個、蔬菜專業合作社12個,世林竹筍專業合作社、良友蔬菜專業合作社被評爲全國總社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

來源:湘伴微信公衆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