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熟知的健身和活動追蹤器可能很快會被測量我們體內狀況的生理指標手環超越。更驚人的是很多人感到有壓力要完成當日目標(79%), 而且她們的日常活動完全被Fitbit所控制(59%)。

  很久很久以前,我們跑步是因爲我就喜歡,我們感到內啡肽衝擊,我們滿足於知道自己剛剛好好跑了一場。然而,在如今的高科技次元中這已經不夠了。我們非得要做測量:我們的心率、我們跑了多少步、甚至是訓練導致的pH值變動。

  一個叫Athos的公司甚至喪病到推出能實時測量肌肉活動、心率和呼吸的訓練服。它的軟文鼓勵消費者“升級”自己到“完美版本”。在此Athos明顯顯露了它超人類主義的立場:技術是我們物種進化的下一階段。

  這個技術狂熱健身社會的另一個栗子是牛仔褲業者李維斯公司和谷歌在一起開發和你的設備互聯的服裝,裝有觸摸表面的衣服能監控你的體重,讀懂你的手勢,幫你撥出電話,等等。

  然並,真正的問題是:如何看待非要測量我們所有一舉一動不可才能知道自己夠不夠瘦?

  在最近一場針對200個佩戴運動追蹤器的妹子的調研中,發現絕大多數受訪者把設備當成身體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件異體技術。89%的人幾乎除了充電從不取下。

  調研中多數妹子深信量化日常活動很重要(88%), 每天打開進度儀表板察看兩次以上(84%)。她們的Fitbit也構成日常生活的重要參與者,深深地影響她們如何決策飲食、鍛鍊、通勤方式。幾乎所有被訪者都會爲了增加計步數(91%)或者周運動量(95%)而故意繞道不走尋常路。很多人還爲了更快達成Fitbit設定目標量而提高走路速度(56%). 同時她們的喫貨習性也傾向於更健康的食物、更小的分量、更少次的打包(76%)。

  更多人把Fitbit看作是幫助她們達到目標的朋友(68%)。達成當日目標會使她們感受到快樂(99%), 自我滿足(100%), 自豪(98%)和激勵(98%)。達成當日目標的那些好日子會使她們更喜愛Fitbit(96%)。多數(77%)發現忘戴Fitbit出門時會特地返回去取。

  更驚人的是很多人感到有壓力要完成當日目標(79%), 而且她們的日常活動完全被Fitbit所控制(59%)。另外還有30%覺得Fitbit是令她們有罪惡感的敵人,這項技術突然看上去不那麼完美了。

  我們熟知的健身和活動追蹤器可能很快會被測量我們體內狀況的生理指標手環超越。Echo實驗室的研究者正在開發一款光學測量血氧、二氧化碳、PH、水化、血壓的生理指標腕帶。

  另外還有幾項研究正在創造植入性技術來增強人體生理。幾年後體內芯片和數碼紋身就可能取代智能手環、支付設備等。

  所以,在可穿戴技術能通過帶給我們對自身的洞察力和賦予我們新的交互方式來對我們的生活方式產生正面影響的同時,在邀請技術戴上或者進入我們身體時我們顯然必須願意與其分享我們的日常決策。當可穿戴健身科技跑着我們的一舉一動,我們也會越來越被告知什麼是爲你好和怎樣與他人溝通。

  Fitbit和其他可穿戴健身技術在長期健康利益上有沒有實際的好處也很值得關注。

  與其關心負面影響,Daniel Kraft博士建議我們應該“我的健康我作主”。對健保有重大影響的新設備正在出現,3D打印、診斷App,新形式的數據分析——這些都是把健保向消費者普及化的工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