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上甘岭》《英雄儿女》为代表的革命战争题材影片,到改革开放后以《西安事变》《金陵十三钗》为代表的多元化题材作品,随着技术进步,中国的战争影片从表现手法和内涵上都在不断探索、创新。当代中国电影工业,使影片对历史细节的还原能力超越其他艺术形式,让观众抚摸近乎真实的历史场景,感受战争的残酷,了解主人公的经历与心境。

策划人语

战争题材影片,是一种特殊而重要的类型片,它不仅有震撼的画面与视效,更能激发观众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热情。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上甘岭》《英雄儿女》为代表的革命战争题材影片,到改革开放后以《西安事变》《金陵十三钗》为代表的多元化题材作品,随着技术进步,中国的战争影片从表现手法和内涵上都在不断探索、创新。当代中国电影工业,使影片对历史细节的还原能力超越其他艺术形式,让观众抚摸近乎真实的历史场景,感受战争的残酷,了解主人公的经历与心境。战争影片让人们认识一个民族的经历,了解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这是其创作使命与价值的所在。

黑格尔曾说:“在战争中整个民族都被动员起来,在集体情况中经历着一种新鲜的激情和活力,因为这里的动因是全民族作为整体去保卫自己”,他对战争的认识,深刻影响着电影人对战争片创作的探索。

当代电影工业,使影片对历史细节的还原能力超越其他艺术形式,令观众安全地“亲历”战争,抚摸近乎真实的历史场景,感受战争的残酷无情,体会主人公辛酸坎坷的成长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电影人这样想,也在这样做。

战争片:彰显民族精神

《拉贝日记》

《上甘岭》

铭记抗争精神

在抗美援朝战争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刻,志愿军战士张计发写了一篇文章——《一个苹果》,将真实的朝鲜战场传递给世人。

战争片:彰显民族精神

《上甘岭》

1952年冬季,美军为攻占上甘岭前沿两个志愿军阵地,在43天的战斗中,大批兵力向这个总面积只有3.7平方公里的山头上倾泻了290万发炮弹和5000多枚炸弹,山头被削低了2米,岩石被炸成一米多厚粉末。经过艰苦战斗,志愿军战士在极大困难中,以超乎人们想象的毅力和勇气粉碎了敌人的进攻,歼敌两万五千人。文章从一个苹果写起:八位志愿军战士在防炮洞里,尽管口渴得很厉害,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文章发表后不久,这一情节被改编为影片《上甘岭》的经典桥段,该片于1956年12月1日上映。

影片中,这一场景被更加鲜活地展现:志愿军在敌人全面封锁中,被迫转入坑道。在敌人筑垒封锁、轰炸爆破、切断水源等手段胁迫下,战士们忍受着坑道里潮湿与憋闷,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缺乏食物和水源,战士们嘴唇开裂,口中几乎没有唾液……但当他们看到这个经历枪林弹雨送到坑道的苹果时,只是依次接过苹果,或放在手中端详,或用鼻子嗅嗅香气,然后坚决地让给战友。

指挥过此战的秦基伟将军在回忆录中曾写道:

“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

从此,“上甘岭”三个字及其所代表的志愿军的顽强不屈、中国人的抗争精神,一同被铭记。同时被记住的,还有英勇智慧的连长张忠发,以及郭兰英唱响的主题曲《我的祖国》。

从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间,各大电影制片厂先后拍摄了《赵一曼》《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董存瑞》《上甘岭》《林海雪原》《红色娘子军》《地道战》《小兵张嘎》《英雄儿女》《地雷战》等众多的革命战争题材影片。有统计显示,这一时期主要电影制片厂至少80%以上的电影创作者,都投入到战争题材影片的创作中,俨然形成了一股洪流,形成了规模宏大的战争片高峰。

视角和语境:

更迭中的变与不变

时代与技术发展,电影工业逐渐形成新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在战争题材影片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市场化推动,进口影片的大量上映,相应提高的观众审美需求,呼唤着国产战争影片新创作;多元化、差异化的文化需求,也促使着中国影人对战争片表现手法开展新探索。

战争片:彰显民族精神

《金陵十三钗》

改革开放后,多部战争影片开启了人们新视野。《血战台儿庄》《南昌起义》《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大进军》《大转折》《辛亥革命》,将一段段历史场景搬上荧幕;《高山下的花环》《红河谷》《黄河绝恋》《红樱桃》《我的长征》《金陵十三钗》《我不是王毛》,转变叙事方式,从个体经历展开表达。这些影片中,传统意义上“英雄”的含义被有意淡化,随之增强的是对战争残酷性的再现。有时候,这些影片甚至抛弃了旁观者视角,而以第一人称叙事,站在亲历者视角,直接参与到战争的物理中心去,叙述者有时是逃亡的难民,有时是部队的下级士官或第三国的国民,或是硝烟中的幸存者……视角更迭,语境转变,不变的是对战争本身的挞伐与谴责,以及战争中每一个个体无力却不断挣扎求生的艺术表现。

1999年,影片《南京大屠杀》上映,“中日结合”家庭不得不直面情感的质疑和历史的无情潮流,当成群结队的缴械士兵和市民被敌人胁迫着走向屠场的时候,透过镜头表达的求生欲望与现实中的无力感撕扯出揪心的一幕,观众至此也无法掩饰观影的平静;2011年《金陵十三钗》上映,战战兢兢中求生的南京女学生躲进教堂以求生存,逃难于此的秦淮河女子也渴求活下去,动人之处就在于一些人权衡之后的毅然选择:在敌人的胁迫中,为他人的生存而放弃自我;2012年,电影《一九四二》面世,正在经历战争的国家,又普遭旱灾,庄稼绝收,潮水一样涌出故乡的难民投奔他处求生,在天灾与人道困境中,敌人战机竟轰炸难民队伍,战争的无情被充分表达;《拉贝日记》中,惶恐逃生的难民涌入租界,身为纳粹党员的主人公拉贝,在艰难时刻做出的选择,足以为人称道……

国际政治领域,发动和结束战争,是国际势力再平衡的方式选择。但对个体家庭而言,任何战争都是血腥残酷的。面对战争,个体大多无法选择命运,求生的本能、道德的坚守、挣扎的欲望交织穿插,组成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壮丽图景。这些图景被记录在电影胶片中,成为电影史上的难忘篇章。

战火:

诞生英雄的土壤

即便战争残酷无情,但一些人并未放弃抗争,而是在被炮弹玷污的土地上倔强地成长。既然无法选择命运,那么就去改变自己,改变直面命运的方式。用个体微弱力量坚守和抵抗,汇入到反抗斗争洪流中,从普通一员成长为英雄。

《小兵张嘎》中嘎子的成长历程如此,《地道战》《地雷战》中诸多村民群众和民兵战士的成长如此,《集结号》中的谷子地亦如此。

2006年,改编自小说《官司》的影片《集结号》一经上映就引发了轰动。何谓英雄,影片给出了一个更为朴实与别样的定义:面对无法选择的困境并不放弃,面对重新选择的机会依旧执著。战争时代和军人身份,令连长谷子地没有选择:没有听到集结号吹响,谷子地就无法下达撤退的命令;面对“失踪”的结论,谷子地无法选择承认或放弃,于是,他寄希望于用手挖出战友遗骸,用脚跑出结论证据,用尽心力去调查、证明,为阵亡的战士找回“烈士”称号……

引入商业化运作模式后,国产战争影片的情节设置、视觉制作、细节挖掘等,具备了更加鲜活生动的感染力。但题材所限,战争影片不能和纯粹商业片并行:史实可以挖掘但不能修改,战争中凸显的民族精神和气节可以多元、深化,却不能改写、挪移。在被限定的创作空间内,电影人探索出了更多元的表达方式。

毕竟,令人们认识一个民族的经历,了解这个民族的精神追求,依旧是战争影片的创作使命和价值所在。

战争片:彰显民族精神

来源:金融时报 记者安仁

编辑:王佳

邮箱:[email protected]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下载金融时报客户端 看更多独家新闻资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