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場古鎮是位於上海南匯的一個小鎮子。去了之後,覺得很值得,心裏感覺滿足。回來之後,才明白,原來很多的發現都需要自己的刻意而爲。以爲隨意隨性,結果多半是渾然不知。說起來,這要謝謝一位並不認識的頭條號讀者,她推薦給我的。她看了我寫的召稼樓,覺得要把更好的古鎮推薦給我。

獨走新場古鎮

雖然我倒了兩次公交車,到達新場古鎮的時候已近中午,人卻真的很少。我順着導航的指路,在一座橋邊的入口進去。我竟然有些困惑,也許是人們忙於準備午餐,所以才無人在此閒逛吧。

那條小巷喚作洪西街。喜歡那種標配的石板路,掃得很乾淨,略微有些潮溼。兩邊都是舊宅子,很少有張揚的新,顯出古樸的懷舊氣息。

獨走新場古鎮

舊宅子有些是住家,圍牆的門裏通常是院子,大小不一,但都有綠植;有些則闢爲商用,直接的街面屋子,也有前鋪後居的,相當便利。門口的招牌不大,就是簡單的木牌寫上楷書或是隸書。有些小到A4紙那樣大小,比較簡陋,或者乾脆就沒有,反正小小的店面賣什麼都一目瞭然。

我喜歡看到的東西,在我的記憶中已經消失了很久的舊門面赫然出現,心頭還是默默驚喜了一下。那木門木框早已舊得退了顏色,殘存的漆也已起殼剝落,不過倒擦抹得乾淨。那門是我還很小的時候,看到過的,其實不是我們現在常見的捲簾門或者大鐵移門,而是一塊塊的“排門板”,尺把寬兩米來長,開門的時候,先將攔腰的門栓條解開,然後將門板一塊塊卸下來在一旁堆疊好,打烊關門時再一塊塊上好,栓緊上鎖。麻煩是麻煩些,但一下子就把人拉回了安靜而緩慢的舊時光裏。彷彿眼前有花布衫、羊角辮的小姑娘,踮起腳,手攀上帳臺,買幾顆糖果或是豆子。

獨走新場古鎮

這些記憶一過就是四五十年,怎不叫人恍然如夢。原來這小鎮上還留着兒時的記憶,除了感懷,哪裏還有第二種情緒?

在長長的巷子中又時不時出現交叉的橫巷子,往往更加的窄,一兩人的容身,吸引我的,是斑駁瀝瀝的白牆和幽幽的黑門,是古宅無疑了。走進橫巷,有時候就是另外一個洞天,大院子裏面有不少大樹和花草,有清新的氣息,然目睹的全部是歲月痕跡。在牆上一塊小方牌子,指示着這屋子是清朝時期的宅院,屬於受保護文物。抬頭看到青黛色瓦片整整齊齊,間或也有小處的裂損,並不礙全局。肉眼能看出來的還是片片舊瓦,有些還能看見正脊,兩邊的翹角,帶着雕花垂沿的主瓦。

獨走新場古鎮

獨走新場古鎮

這時一位略微佝僂的老者從我身後走過,我叫住問他,這宅子是否依舊是原來主人的後人在居住?老人並不理我,木然向前,拐入彎曲的走道不見了,我愣在原地。

他耳聾,聽不見你說話。這時旁邊院子裏的老媽媽突然開口對我說,他是外來的人。我這屋子是我太祖父的私宅,我這一輩已經修過兩次,今年我已八十二歲。裏面的舊屋基本上都是外來人在住着。我暗自驚歎於老人精神的矍鑠和清晰的思路。縱然有很多問題,心道也不該打擾老人家,問她可否往裏面的走道進去看看,她說可以的,都通的。

我於是便向深處走去,看到一扇扇緊閉的門窗和棄置院落的舊傢什,有帶鏡子的舊式五斗櫃,照一照,人臉灰濛濛的模糊。不少門窗框還有頗爲精緻的雕花。我這樣走着看着,兩個一拐,竟出了小巷,可是一看,並不是我來時的路。我不禁啞然。

獨走新場古鎮

獨走新場古鎮

我買了一個薺菜餅,不如想象中的好喫、油墩子也味道平平,但總是一種回憶,市區這種兒時的小喫早已不多見了。我的嘗試招來五六個客人,倒也不賴。一對貌似剛退休不久來逛的夫妻和我搭話,說糉子不錯。我說等下就去嘗。

走着走着,發現遊人又不見了,岔道出來便看見了小河,前面的橋邊一叢叢鮮花開得正豔。走上橋遠眺,方知古鎮是如阡陌縱橫的一塊方形,河道在其中圍繞着。尋思這便是古鎮的“豐盈”之處了。

我走下橋,到古鎮的另一邊,看到一箇舊店鋪門前玻璃上貼着女演員湯唯的照片,另外一家鋪頭是專門做字畫裱幀,但不知爲何,少了書卷氣。走不久,又碰到了那對中年夫婦,他們高興地向我推薦一個小飯館的菜飯套餐,說一人食最實惠,味道不錯,被電視臺大力推薦過。於是我便循着他們指的路走去,不久真的到了食肆街了。生意不錯,感情人都聚在此地。餐館有室內室外,外面臨着小河,看河上架着石橋,多了不少詩意。雖沒有滿座,大多是三五成羣的,也算熱鬧。門口的服務生朝我微笑,做了個請入座的手勢,卻並不來拉我,想是覺得一個人的生意沒啥意思。

獨走新場古鎮

我終究是沒有找到菜飯套餐的地方,走過那個大門匾石牌坊的廣場,進入洪東街,人才多了起來。熱鬧是另外一種氣氛,我在年輕老闆娘的店裏叫了一份油炸臭豆腐,這是我父親的心頭好,可惜不是他的年紀可以隨意喫的,我也不過爲了歇歇腳而已。聽老闆娘在和另外一對小情侶聊天說哪個巷口是電影《色戒》的拍攝地。想起了那張湯唯的照片,卻怎麼也想不起電影裏在此地的場景了。可是這些縱橫四向的小巷又怎麼可能走遍每一條呢?熱鬧的街頭有介紹古鎮歷史沿革的博物館,有再現昔日繁華的市井民俗。我想這纔是有意義的,幾百年前的小鎮,繁華蓋過姑蘇,如今暗隱在市郊依然是江南古鎮文化傳承的代表之一。小橋流水人家,老店茶樓,迎來送往,它是安靜而不張揚的。邊走邊看,再次遇見那對夫妻,便覺得或許古鎮不大,或許真有緣分。

再走過兩條街,卻沒有尋到想看的寺廟,時間倒已經不早了。我於是開啓採購程序,糉子、襪底酥(我們兒時稱之“腳底板”,有各種餡味)、三鮮燒賣。說實話,真沉。

獨走新場古鎮

獨走新場古鎮

獨走新場古鎮

獨走新場古鎮

獨走新場古鎮

離開之前,我老想總結一下古鎮之行給我的印象,最好挑出幾點深刻的。然而並沒有。遠遠望過石牌坊和舊宅樓,倒是喜歡上了這古鎮的樣貌和狀態。不管你聽說過還是沒聽說過,它就在那裏,也不管你去過或者沒有去過,它就在那裏,不喜不憂。不打廣告,不作宣傳,有緣就去看看,無緣也不強求。

上車之前,再次碰到那對夫妻!我們都笑了,世界真小。

坐在車上,我想起曾經有一次從無錫返城,開車不小心誤走,上了繞城高速,經過千燈。後來知道那也是一個古鎮,就像南邊的烏鎮西柵、西塘,西面的周莊、錦溪、甪直、同裏。江南有很多的古鎮,就等着有緣人的擇日探訪,可以喫茶、寫生、漫步、發呆,怎麼都是相宜溫婉的。

末了的一個驚喜,便是,沉甸甸帶回家的東西,都很好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