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八佰》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历史的真实事件,1937年淞沪会战,国民党军节节败退,战争末期,国民党军国民革命军88师524团400多人奉命守住上海四行仓库。确实当时的守军国民党军国民革命军88师524团400多人,但是为了震慑日军,时任国民党军国民革命军88师524团团长的谢晋元告诉前来探望的记者,对外宣城有800守军,故而电影《八佰》由此而来。

“技术”问题,真是一个“大问题”

本文约2000字 | 阅读时间大约4分钟

“技术原因”现在基本能包治电影的“百病”。

5月21日,祖峰处女作《六欲天》由于技术原因,该片片方及全体主创将不会参加本届戛纳电影节及其相关活动。而奉俊昊导演的《寄生虫》不负众望,豪夺金棕榈大奖,成为历史上第一部获得戛纳电影节最高奖项的韩国电影。

而国师张艺谋同样。

今年在柏林电影节上,张艺谋导演的《一秒钟》退赛,就是因为这个难以攻克的技术难题。

我的确有点感慨,电影诞生都100多年了,我们还纠缠在“技术问题”上,难道我们真的是电影技术还落后这么多?

6月14日,导演贾樟柯突然发了一条微博:电影事业,不能这么搞。


“技术”问题,真是一个“大问题”



其实对于自己原本可以公开发行的电影常常被整成“地下电影”的贾科长来说,说这话绝对有发言权(当然还有一位有才华但自己的电影几乎不能公映的电影导演娄烨)。

但这一次,他不是为自己在呼吁。

他其实说的是另一部电影,管虎的《八佰》。


“技术”问题,真是一个“大问题”



电影《八佰》定档七月五日,恰逢影片前期宣传期,在六月十五号开幕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原定于作为开幕影片的《八佰》因为“技术原因”停止放映。

又是无比神秘却对它又无可奈何的“技术原因”。

我们电影的“技术”真的有这么差,差到“无法见人”的地步?

这部“技术有问题”的《八佰》到底在说什么?

《八佰》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历史的真实事件,1937年淞沪会战,国民党军节节败退,战争末期,国民党军国民革命军88师524团400多人奉命守住上海四行仓库。

四行仓库的位置很重要,一边是仓库,另外一边是公共租界,二者之间仅仅隔了一条苏州河。

不太懂历史,而且不愿面对这段历史的人,可能心里一万个不满:明明400多人,也胆敢说八佰人?

确实当时的守军国民党军国民革命军88师524团400多人,但是为了震慑日军,时任国民党军国民革命军88师524团团长的谢晋元告诉前来探望的记者,对外宣城有800守军,故而电影《八佰》由此而来。名字既显示了国民党军国民革命军力量薄弱,400冲800,又告诉小日本守军誓死抵抗的决心。

日均原本想在几个小时内解决战斗,岂料当时的守军竟然孤军奋战四个昼夜,打击了日军的气焰。

有人会说,不就守一个仓库吗?

苏州河一边是炮火连天的四行仓库,一边是灯火通明的海繁华区。当时的侵华小日本掠我国土,却不敢惹租借内各国,于是战火只能局限在四行仓库却不能越过苏州河。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奇观,国民党军奋死抵抗,河的对岸有中国人,有外国人一同观看了这场战争,日本的丑恶行径在国际上第一次被国际社会旁观。刚开始可对岸的民众似乎还有些无所适从,但是随着守军的奋力抵抗,民众的抗日情绪高涨,一起在可对岸呐喊助威。生死存亡之际,中国民族团结一致抗日。


“技术”问题,真是一个“大问题”



看官,看懂没有?

我们也知道,这是华谊兄弟想翻身之作。

对于这个电影公司,我个人感情比较复杂,当时小崔关于该公司偷税漏税的事件中,我是坚定的站在小崔一边。现在,在这种情况下,能拍这么一部反应抗日英雄的电影,我一定是站在华谊兄弟一边的。

但这剧在宣传的时候就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

《八佰》居然定位于大庆的献礼影片。

这就走偏了。

估计悄悄咪咪的上映仍由人评说,还行。这么大张旗鼓一弄,有人非常不高兴。

比如,以司马夹头为代表的一群人对此还煞有介事的开了一个会。这些人说,片中打的旗帜颜色不对,这400人悲剧结局宣告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当局依靠英美帝国主义抗战路线的破产留下惨痛历史教训。

被开国领袖都称为“民族革命典型”的勇士,居然被说成这样,这些人的良心不痛吗?

电影行不行,关键要看这些在抗日战争中,这些官兵和战士是不是在抗日?如果是,就闭嘴。

历史就是历史,不能抹杀啊。

看到一句话,说得非常到位:

我们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我们根本没有从历史中得到任何教训。当我们把历史只是当作历史的时候,历史就将一再上演。

历史的教训好像只能在各类“史书”上呈现,沾满了历史的灰尘,没有想去抹去尘埃,看看历史的真相。

历史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应该不是空洞的说话,更不是不住的叹息。因为历史并不能虚构,它就那样发生了,而今天的我们正在创造和书写历史,能否跳脱历史循环的怪圈,谁也不敢保证。

科幻作家刘慈欣在《三体》中说过: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古罗马时代的历史学家塔西佗在其著作《塔西佗历史》中说,当政府部门或某一组织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这个“塔西佗陷阱”能避免吗?

《八佰》只是一部文艺影视作品,让导演拍出来,让观者来检验,岂不更好?但我们要明白一个事实:看不到,并不意味着这段历史不存在。

我一直纳闷,纳闷抗日神剧都可以存在,为什么严肃的历史题材居然“技术”不过关,岂不搞笑吗?

比如这种。


“技术”问题,真是一个“大问题”



比如这种。


“技术”问题,真是一个“大问题”



这不是侮辱智商吗?这样神勇,抗战用得着八年吗?

戏说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而且在贬低现在群众的智商,这会让世界看笑话。

这是异常惨烈,中国人伤亡几千万人的抗日战争吗?为什么抗日神剧大行其道?

我们需要有真正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电影,尊重历史,还原真相,直面现实的电影,让下一代人正确看待我们几千年的历史,让他们看清楚真实的历史,才是拍电影的目标。

“技术”问题,真是一个“大问题”

刘著民,媒体人,评论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