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原作者)开始写这个博客的时候,我为了了解互联网上的说法,用“不忠”作为谷歌提醒关键词。于是几乎每天我都看到一厢一厢的蠢话。特别是从认为不忠是一种病态这个观念出发的大把大把的胡言乱语。

  我们可以试图把关于不忠的话题分为一下几种类别:

  - Gleeden(婚外恋约会网站)创造的热点话题,女性杂志潮流的类型,装作这是没什么大不了的话题。

  - 那些没有理解自己其实受害于对方的抛弃而非不忠的人撕心裂肺的哭诉——毕竟一份承诺总是可撤回的。

  - 那些没有理解他们不能放下他们的占有欲(然而不幸的是我们的文化却大张旗鼓地鼓动它)的人的哀嚎,他们将自己的惶恐不安和嫉妒混杂成一个可怖的情绪,认为自己被背叛了,深信对方一定心怀恶意,认为自己将来再也无法信任任何人,为一个承诺没有被尊重而悲愤不已 ;我在这里试图对着所有这一切进行一个并不容易的解析。

  然而,特别是(这也是我试图在这篇文章中解释的),那些对以下这个烦人的老问题的众多分析: “不忠的原因是什么?”。文章几乎全部的前提是,那些正常人都遵从一夫一妻制,那些婚外遇都是证实这个规则的反面例子,是歧途,游荡,不正常的,病态的,针对它们一定有一个“临床医学”上的分析。

  甚至是事实

  这个认为“忠诚”是正常行为,而其他所有行为都应该被认为是出了问题,一个异常状态甚至病态的观念,在我看来,是95%关于不忠的说法都该被扔到垃圾桶里的原因。

  的确,当我们混淆文化理想状态(完美无瑕的爱情和无懈可击的一夫一妻制的仙女童谣)和统计上的事实(越来越不易建立的、发现50%而不是5%的情侣有不忠的统计)的时候,我们当然会妄加揣测。

  因为 “正常”不被“理想”所定义。我们可以一心向往仙女童谣,但这不是普遍情况。当电影和文学作品让我们相信所有人都住在城堡或带泳池的别墅里的时候,我们却心知肚明这不过是虚构而已,并且“正常”要平淡乏味得多。当广告喋喋不休地告诉我们买这个或那个是我们通往幸福的钥匙,也许我们在掏腰包方面被说服了,然而内心深处,我们清楚地明白这只不过是一大堆无聊的废话而已。

  然而,在伴侣生活方面,我们却被说服到认定了仙女童话的理想才是正常的地步,而且只要我们“找到那个对的人”并且“为了关系而努力”,就可以避免双方误入歧途。(请注意误入歧途这个表达方式:我们所有的文化指标都强调婚外恋是一个错误,一个过失,甚至一个罪过。)

  然而, 我们越是仔细看统计数据,人们的口径越松,我们就越会发觉不忠是规则,严格的一夫一妻是例外。

  爱情不能抹杀对其他人的欲望

  并不因为我们相爱,就建立情侣关系,恪守一夫一妻制,而且突然之间奇迹降临,我们就再也没有和其他人发生关系的欲望了。爱情也许只能让我们暂时痴迷,但没有麻痹效果。

  于是,一个尊重一夫一妻制承诺的人,并不是一个成功扑灭他对其他人欲望的人,而只是不从行动上实践欲望而已。这种禁欲在机会少的时候十分容易(我明白自己在说什么),但它有时在挑逗者众多的情况下却几乎是人力不可控的。

  于是,我们反倒应该过来解释忠诚的现象。(个人角度来说,我除了父权社会的投射以外找不到其他有理的解释)

  将最少程度的自由认为是背叛,认为是情侣关系遇到困难的表现,实在是误解了人性。这导致了完全不合理的反应,甚至有时候葬送了原本相处融洽的情侣,为了一夫一妻制的神坛而牺牲了人性的爱情,这个制度本身就屹立在无情和复仇的神性之上。

  于是,我想说:一旦你明白不忠才是规则而不是例外,如果你执着于你爱的人和你们的关系,你们应该预见不忠的发生,并且好好讨论你们在不忠发生的时候应该如何做。(特别是要考虑到环境条件)

  正如Dan Savage(美国作家、戏剧导演)所说:

  只有那些最虔诚的素食主义者才能在20年的素食生涯中食肉不超过三四次。同样道理,如果一个人在10年或20年的伴侣关系中有过寥寥几次不忠,和一般人想相信的相反,是因为他很好地履行了一夫一妻制的诺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