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令人驚歎的是,這種人造的神經細胞成功獲得了神經細胞基本的信號傳輸功能,而且能夠與真正的人體細胞進行交流,而這一切都是在人體外進行的。該研究團隊估計,未來這種人造神經細胞或許能夠真正用於治療人類大腦所受的傷害或者疾病,替換那些受損的神經細胞。

科學家在實驗室培育的全功能神經細胞能夠與真正的神經細胞進行溝通

  對於神經系統科學家們來說,在實驗室培育迷你大腦的工作似乎有點不盡如人意。現在有一羣研究人員已經培育出一種人造神經細胞,功能完全與真正的神經細胞相同。令人驚歎的是,這種人造的神經細胞成功獲得了神經細胞基本的信號傳輸功能,而且能夠與真正的人體細胞進行交流,而這一切都是在人體外進行的。

  與這種人造細胞所能實現的功能相比,我們更加憧憬這種人造神經細胞背後的理念。該研究團隊估計,未來這種人造神經細胞或許能夠真正用於治療人類大腦所受的傷害或者疾病,替換那些受損的神經細胞。此外它們還有可能在修復學領域佔據一定的地位,外科醫生們或許可以把它們作爲病人組織與假肢間溝通的橋樑,讓病人更大程度的操控假肢。

  神經細胞是一種特殊的細胞,它們的功能是處理並向其它細胞傳遞信息。爲了進行交流,它們會通過突觸釋放出化學信號或者說神經傳導物質。這些化學物質會被毗鄰的細胞接受,然後轉變成爲一種電信號或者動作電位,這種電信號會沿着神經細胞的細長軸突進行傳遞。當電信號傳遞到另一端時,會再次轉變成爲一種化學信號通過突觸釋放,準備再一次引發傳遞過程。

  爲了模擬這一過程,瑞典卡洛琳研究所的科學家們使用了傳導分子(或者說高分子)來構造神經細胞,並將酶基生物傳感器與有機生物電子學聯繫到一起。這些傳感器會接收研究人員在它們周圍製造的化學信號,這些化學信號隨後會通過一個電泵轉變成爲電信號。電泵用於控制帶電離子的移動,這就像是存在於神經細胞細胞膜間的通道。最終電子信號會被轉變成爲一種化學信號。

  研究人員認爲,通過進一步的研究和微型化,這些細胞完全能夠應用於實驗室之外,甚至有可能應用於人體。首席研究員Agn eta Richter-Dahlias在一份聲明中稱:“我們預測,未來通過增加無線通信概念,這種生物傳感器能夠放置在人體的某一部位,遠距離誘發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藉助這項研究,未來我們有可能將其應用於神經系統疾病和研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