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2018中國-東盟市長論壇在南寧舉行,中潤普達作爲唯一的數字經濟企業代表受邀參加。

本屆論壇吸引來自中國12個省55個市(縣、區)的市(縣)長與東盟8個國家72個城市(省、府、市等)的省(市)長齊聚一堂,主要圍繞“城市建設與金融服務”、“城市發展與科技創新”、“城市互聯互通與交通物流產業合作”、“城市跨境合作創新”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菲律賓衆議長阿羅約在論壇上作主旨演講。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陳武,老撾原副總理宋沙瓦,泰中友好協會會長、泰國原副總理功塔帕朗西,中國市長協會副會長齊驥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參加會議的還有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長周家斌,南寧市長、廣西市長協會常務副會長周紅波等多位中國-東盟重要嘉賓。

會上,中潤普達集團CEO杜小軍圍繞“城市跨境合作創新”議題,對話越南檳椥省人民委員會主席CAO VAN TRONG、湖南張家界市長劉革安、廣西桂林市長秦春成、廣東肇慶副市長唐小兵、廣西東興市長陳建林、廣西憑祥市長武曉輝及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梔、亞太日報秦梓茜,就數字經濟如何助力城市跨境合作發表看法。

以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爲代表的信息技術正引領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爆發,爲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既催生了數字經濟,同時也幫助傳統行業進行全面的數字化轉型,實現更好的創新發展。當前,城市建設中各個環節的數據單元正在實現互聯互通,數字城市正向着與人類大腦高度相似的方向進化,一個具備類腦智能化處理能力的智慧社會雛形正在顯現。以人工智能爲代表的科技浪潮爲互聯網類腦架構各神經系統的激活和聯動提供了動力源泉。

杜小軍發言指出,智慧社會的最終階段是以AI類腦系統爲核心的擁有自主意識和思考能力的城市。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推動城市數字化創新轉型的發展趨勢,與中潤普達“讓機器像人類一樣思考”的使命高度契合。中潤普達此次也是作爲唯一的人工智能企業代表參會,將通過公司領先的技術能力和市場經驗,爲城市跨境合作創新貢獻力量。

類腦人工智能將智慧城市與互聯網類腦架構結合,是促使城市數字化轉型,提升效能的催化劑和靈魂。中潤普達依託自主研發的中文認知矩陣和動態平衡模型技術,逐步訓練和賦予機器類腦的思考和認知能力,利用類腦的神經元網絡鏈接社會要素和自然要素,通過語音識別、圖像識別和語義識別技術的綜合應用,實現對社會的認知、判斷、決策、反饋和改造的類腦智能化處理。

目前,中潤普達旗下已開放有“魔系AI”中文語義類腦輔助系統、精細化專業氣象數據服務專家“氣象AI”、國內首個基於AI的新一代政務大數據可視分析平臺“沖霄”等,已充分運用到多個城市建設的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產業運營等各類場景之中。

中潤普達類腦系統的相關應用已經開始深度融入到政府治理、民生服務、商業應用和產業智能升級等方面,構建能夠智能高效處理分發的城市智慧大腦,可實現城市數據資源的協同共享,建立大數據支撐、信息化管理和智慧化決策的“人工智能+”新服務模式,使“百姓跑腿”變成“數據跑腿”,“類腦決策”助力“人腦決策”。公司也將以此爲契機,通過人工智能類腦輔助系統積極建設以數字政府、數字產業、數字社會、數字設施爲重點的數字城市示範,打造開放合作的數字產業新高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