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除夕,明天初二就是走親戚的時間了,廣大的農村朋友們都要去丈人家走親戚,小孩子去姥姥家磕頭,當然,姥姥是要給紅包的。

新女婿如果去丈人家,大包小包的禮物是少不了的,過年時,是實體商家賣貨最多的時候,人人都需要走親戚,人人都需要帶禮物。

過年走親戚:農民朋友們一定要做到“知假辨假不買假”

於是,一些假貨就混了進來,那些賣假貨的非常壞,當然,生產假貨的更壞,他們有的在禮物名字上做文章,弄成跟真貨差不多的名字,買的人一不小心就會上當。

花點冤枉錢不說,主要是提到丈人家後,人家看出來,還以爲是小氣不捨得買真的。花了錢,卻沒有落到好,被揹負上小氣鬼,不重視丈人家的名聲,你們說說這多麼的氣人?

每一年,國家在春節時都會通知廣大民衆,買東西時一定要注意。今年同樣,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公安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六大部門聯合通知,廣大農民朋友們買東西時一定要細心,做到知假辨假不買假。

不侷限於某個地方,這些行動是全國性的,用意是讓廣大農民朋友們多多注意假冒僞劣產品,並且積極發現和舉報違法違規出售及生產這些產品的地方或個人,共同努力,消除假冒僞劣產品的生存空間。

過年走親戚:農民朋友們一定要做到“知假辨假不買假”

農村重點整治的對象包括:小作坊、小商店、小攤點、小餐館、小商販。當然,正常遵守秩序方便民衆的真貨是不會有人影響的。

我們都知道,春節賣得最多的就是食品類,而重點品類集中在:方便食品、休閒食品、酒水飲料、調味品、奶製品、肉類。

關於這些東西,買時一定要注意,重點注意廠名、廠址、商標、產品名稱和產品標識等信息。現在山寨貨大多采取文字遊戲,比如採取和真品差一個字的方法,比如用相近字的方法,對於那些三無產品更不要買,沒有生產廠家、沒有生產日期、沒有生產許可,這樣的食品沒有任何安全保障,花錢事小,喫出來毛病就麻煩了。而且這類人大多采取流動販賣的方式,真喫出了毛病,找人也找不到,就算是找到了,也是扯皮的事。

買時多上一點心,就可以避免這些麻煩。

另外還需要注意一點,那就是過保質期的食品。這個在城裏是賣不出去的,但農村人買東西時,特別是買禮物時,大多數都不會去看生產日期和產品保質期,這就給了一些無良商販們機會。

過年走親戚:農民朋友們一定要做到“知假辨假不買假”

他們會從某些地方以極低的價格批發來那些本來該扔的過期食品,包裝好後襬在春節的攤位上,走親戚的匆忙買下,他們倒了掙了一些錢,但食用這些東西的人們安全卻失去了保障。

在這裏再一次提醒廣大農民朋友,買時不要太匆忙,注意一下這些問題,別做出花錢又尷尬的事。

你們那邊賣這些假貨的多嗎?歡迎大家來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