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如果你和我一樣,對命令行一竅不通、英語只有中學水平、鍵盤只會二指禪,但對Linux很感興趣,在網上大部分教程都是各種命令的情況下,該怎麼愉快使用Linux呢?本期的內容非常少,只會介紹一些自動化配置。在此期間,你不會看見任何命令——點兩下鼠標就能做到的事,爲什麼要用命令呢?系統是Linux mint 18.3 kde amd64。

1、軟件開機啓動

有些軟件提供了開機啓動功能,但大多數軟件並沒有這個選項。上一期提供的QQ和暗影絲襪雖然確實有這個選項,但沒有什麼實際效果。下面以暗影絲襪爲例講一講如何添加開機啓動。

衆所周知,暗影絲襪是網遊加速器的核心組件,能顯著降低延遲,改善網絡狀況。由於APPimage自身的問題,設置中的開機啓動是無效的(圖1)。

在開始菜單搜索“auto”,打開“自動啓動”(圖2),點擊左下角的“添加程序”。

點擊右邊的箭頭圖標打開文件管理器(圖3)。

選擇程序文件(圖4)。

最後再起個名字就行了(圖5)。

2、添加桌面圖標和開始菜單

在桌面上右鍵“新建-鏈接到應用程序”(圖6)。

填寫圖標名稱和程序路徑(圖7)。

這時桌面上就有了QQ圖標(圖8)。

右鍵打開屬性,選擇一個圖標(圖9)。

回到桌面看看效果(圖10)。

接下來在開始菜單處右鍵選擇“編輯應用程序”(圖11)。在“互聯網”目錄下點擊“新建”,按圖填寫即可。

在開始菜單中可以把圖標添加到收藏夾和任務欄(圖12)。

3、修改截圖快捷鍵

系統默認的截圖工具雖然比Win7那個強,但我還是想把它改成方便打碼的flameshot(圖13)。

首先要讓flameshot自啓動。只要修改程序設置就行了(圖14)。

在開始菜單中搜索“key”,打開“自定義快捷鍵”(圖15)。

選擇“新建-全局-命令”(圖16)。

在“動作”中輸入“flameshot gui”(圖17)。“觸發器”設置爲“Print”。

說好了不使用命令呢?我一定是失憶了!

4、掛載Windows硬盤

去應用商店搜索“gnome-disk-utility”,安裝後打開(圖18)。

這裏有兩個ntfs分區,我們要在開機後自動掛載它們,畢竟這個Linux只有一個分區,我要拿ntfs分區來下載小電影。

選中分區,點擊下面的齒輪,選擇“編輯掛載選項”(圖19)。點擊最上面的開關即可。我們還可以對默認值進行修改。我在紅框裏面加了兩個參數,“noexec”代表禁止運行這個分區上的程序,“ro”代表禁止這個分區是隻讀的。最下面可以選擇用盤符還是uuid來識別分區,建議用盤符。c盤最好掛載成只讀,避免誤刪了什麼東西。

5、防火牆

你可能不需要殺毒軟件,因爲你電腦技術高超。但絕不要關閉防火牆,特別是在學校和公司這樣的大局域網,誰知道有沒有人在掃描你的端口然後上傳“永恆之藍”呢?

你可能聽說過Linux防火牆iptable讓人眼花的配置過程,我建議使用圖形化程序。

打開應用商店,搜索“gufw”,安裝並打開。可以看到Ubuntu默認關閉防火牆,我們打開它,傳入選“拒絕”,傳出選“允許”(圖20)。

這樣就差不多了,我會在後面幾期詳細介紹如何添加例外規則,如何把例外限制在最小範圍,如何防禦勒索病毒。

最後別忘了在設置中關閉日誌,不然防火牆日誌會越來越多,反正我也看不懂這些個什麼日誌。

6、網遊加速器

首先要配置作爲加速器核心的暗影絲襪。打開暗影絲襪,添加一個連接,勾選“啓動時自動連接”(圖21)。

前面我們設置了開機啓動,因此現在相當於“開機自動連接”。現在我們可以通過“localhost:1080”來快速連接遊戲服務器了。

那麼如何讓系統自動識別遊戲服務器並通過暗影絲襪來連接呢?在開始菜單搜索“proxy”,打開“代理”(圖22)。

圖上說的很明白了,是通過“xxx.pac”來實現的。至於pac是什麼意思,以我的英文水平只能問搜索(圖23)。

事到如今,我們只需要一個pac文件了。爲了明白這玩意怎麼寫,我用谷歌翻譯看了一下這篇文章。

雖然看得迷迷糊糊的,但也差不多開始寫一個了。打開記事本,按照我的打字速度,一行字就要一分鐘,十分鐘後,這個pac總算勉強可以用了(圖24)。

圖裏“domians”中的服務器列表就是會被加速的服務器地址,很明顯,我這麼做就是爲了steam合卡升級。

順便提一句,pac可以用於除了Windows Phone之外的各種電腦和手機系統。

-  END  -

學院熱文精選:

10分鐘挑選合適的電腦配置

顯卡知識大掃盲

Lumia手機刷Android系統

PC安裝“Almost”Chrome OS

安卓手機使用Chrome插件

終於看懂安卓手機裏的文件

安卓的APK安裝包裏都有啥?

10秒學會Win10滑動關機

老電腦做個“私有網盤”

抱怨百度多年,你真的會搜索嗎?

瞭解更多新鮮科技,點擊閱讀原文進入IT之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