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行“县管校聘”管理重大改革后,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将不会再有一辈子都在某学校工作。近日,教育部在官网发布了《开展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集中调研》的通知。

感谢您关注教师帮微信!

调研
小磊哥说
近日,教育部在官网发布了《开展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集中调研》的通知。

通知表示,自2015年来,教育部分两批公布了共49个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区,多省份纷纷出台文件,浙江省已全面展开教师管理改革。

通过调研交流,了解到“县管校聘”在各地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育部表态将进一步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制度。

“县管校聘”作为打破教育壁垒,促进教育公平的利好政策,自颁布实施起,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一说好政策:

一说滋生腐败:

1

“县管校聘”是什么

“县管校聘”是指全体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全部都实行县级政府统一管理,特别是统一定期强制流动到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从而将教师和校长从过去的某学校的“学校人”改变为县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

实行“县管校聘”管理重大改革后,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将不会再有一辈子都在某学校工作。

2

“县管校聘”改革初衷

“县管校聘”改革的缘由是为了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既为广大青年教师提供展示自我、参与竞争的平台,同时也激活了机制,凝聚了人心,必将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

“县管校聘”实施中面临的问题

1、监督问题

一个好的政策,能够得以正常的实施,必须有一套科学到位的监督机制。“县管校聘”在实施中谁来监督权利的使用? 如何聘用,聘用谁,应该怎样来评定?如何保证过程的公平 、公正?这些都是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2、参与范围

“县管校聘”的参与范围如何划定?是否上到校长,下到行政、后勤人员?

3、教师意志

有的老师想外调换一个地方,有的老师想稳定,不愿去其他学校。政策下行,不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走与留关键在一个“聘”字,由竞聘打分决定??

针对以上实施问题,试点中暴露的问题:

1、各学校将最差的教师拿出来流动

2、量化打分,人为因素大,校领导任人唯亲、打击异己

很多时候,国家出台的政策有着非常良好的初衷,但一到执行层面就大大变样。

所幸,“县管校聘”政策在多地仍然处于试用阶段,希望推行过程中,能够从一线教师的角度考虑 ,多听一线教师的想法,将这一项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真正的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

#县管校聘# 这一政策,老师您怎么看?欢迎留言区分享您的观点哦!

扫瞄二维码,进入教师帮

点击“阅读原文”,做高薪教师!
点“在看”,你的支持是我坚持的动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