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图书馆:

距离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已经过去整整20年了。

一度轰动全国的赛事,名气不复当年,而从中走出的新秀,至今还保留着影响力。

“小镇青年”孙宇晨借助新概念大赛,一跃鲤鱼跳龙门考入北大。

近日,孙宇晨花费3000多万拍下天价的巴菲特午餐,成为聚光灯的中心。

让我们回看那些从新概念成名的青年,他们的人生究竟有何变化?

01

2001年,郭敬明到上海参加新概念的决赛,从自贡县城走出来的少年,被这个繁华的城市所震撼到了。这一年,他18岁。

在心底,萌发了一颗幼小的种子,这粒种子,是对于梦想,财富,名利的渴望。

凭借出色的文学才华,连续两年郭敬明拿到了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等奖,声名鹊起。

与此同时,作为一名高中生,郭敬明还可以享受到额外的福利,获得一等奖的学生,高考可以有30~50的加分。

也许上天,注定让郭敬明与上海这座城市有着不解之缘,郭敬明偏偏在最擅长的领域失利了,高考作文只得了30分,无奈去了第二志愿上海大学。

02

自卑成了郭敬明的底色。

父亲是公务员,母亲在银行工作,这样的家庭,在今天看来都可以称得上不错。

可是在上海大学,95%的学生都是上海人,郭敬明说:上海大学是一个非常变态的大学。在这里,郭敬明模仿着一口蹩脚的上海话,显得格格不入。

在作品中,郭敬明也透露着对于这座城市的爱与恨:

我很恨这个城市,但是我也很爱这个城市。因为它像是一座天平,当你有足够重量,你就可以令另外一边那些看起来高高在上的巨大砝码高高地翘起。

他说:这个城市不属于他。鲁豫说大城市包容感挺强的,郭敬明反驳道前提是有钱。

几年以后,26岁的郭敬明终于如愿以偿,在博客中晒出自己的豪宅。年纪轻轻便站在了金字塔上,成为了上海最有钱的那一批人。

他的家,从四川自贡变成了上海静安区,房子换成了汤臣一品豪宅。

03

极度的自卑,也意味着自负。

郭敬明对奢侈品已经迷恋到癖好的程度,作品中充满着Hermes、Chanel、LV等奢侈品牌的字眼,小时代系列电影,是由豪华场面堆砌的,一座现代的浮华的建筑。

一个人越是炫耀什么,就是越缺什么。一个人越是渴望什么,越是难以得到。

郭敬明一手建立起的财富帝国,却没有让他得到尊重。

在《最强大脑上》,北大教授魏坤琳在争论时说:我怎么好像和女人吵架。郭敬明愤而离去。

一手捧红郭敬明的黎波说:他赶上这么一个时代,其实他自己什么都不是。

在爵迹的路演上,郭敬明情绪崩溃:是不是因为我叫郭敬明,做什么都是错的?

在其背后,可以看到抄袭门,炫富门,这是人生中的另一种阴影。

04

郭敬明代表着一种梦想。

与其同期的韩寒,亦是如此,他们是不同轨迹的一路人。

以名声搏地位,时代在推波助澜,也是时代幸运的投机者。

新概念有造星造势之能,可也掩饰不住自己的光芒暗淡,后来者鲜有其人。

张悦然,郝景芳,这些成名的写手我们现在还记得。

然而真正成功的,是摘下巴菲特桂冠的孙宇晨,这样的商人。

在普通人眼里,也许这正是,苦苦寻觅的成功之道。

相关文章